APP下载

环氧虫啶对柑橘木虱的田间防效初探

2020-07-16王旭明吴仰辉郭年梅

湖北植保 2020年3期
关键词:宁都县木虱药害

王 希 王旭明 吴仰辉 郭年梅 钟 玲

(1.江西省植保植检局 江西南昌 330096; 2.大余县植保植检站 江西大余 341500;3.大余县内良乡农业服务中心 江西大余 341500)

柑橘是全球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是世界第一大类水果、第三大贸易农产品。柑橘黄龙病(citrusHuanglongbing,HLB)由革兰氏阴性细菌引起,能给柑橘造成毁灭性危害,现已成为柑橘的首要病害。柑橘木虱(DiaphorinacitriKuwayama)属昆虫纲同翅目木虱科,是传播柑橘黄龙病最主要的虫媒介[1]。由于目前尚无药剂能有效防治柑橘黄龙病病菌,且抗病植株难于选育及性状不稳定等原因,及时、有效防治柑橘黄龙病唯一的自然传播媒介——柑橘木虱,是控制柑橘黄龙病发生及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2-3],对确保柑橘安全生产至关重要。化学药剂是防治柑橘木虱的重要手段,然而,随着药剂使用年限的增加和不合理、不科学的用药,柑橘木虱对某些化学杀虫剂的敏感性下降,甚至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4-5],因此亟需防控柑橘木虱的新药剂,以实现药剂的轮换使用及抗性治理。本试验在江西宁都县、大余县两地开展,旨在探索环氧虫啶对柑橘木虱的防治效果和使用技术,为试验药剂的登记和推广提供理论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基本情况

试验分别设在江西省宁都县会同乡会同村彭月生脐橙园和大余县池江镇同心村李春脐橙园。品种均为“纽贺尔”。两个脐橙园均于2012年种植,彭月生脐橙园面积4万m2左右,李春脐橙园面积0.67万m2左右。宁都县彭月生脐橙园试验地为泥壤土,土壤疏松透气,pH值为6.3,肥力较好。大余县李春脐橙园试验地为红壤土,土壤疏松透气,pH值为5.8,肥力较好。各试验小区的栽培及肥水管理等条件均一致,且符合当地科学的农业实践。

1.2 供试药剂

试验药剂:25%环氧虫啶可湿粉剂,上海生农生化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对照药剂:宁都县用240g∕L螺虫乙酯悬浮剂,拜耳作物科学公司产品;大余县用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赣州宇田化工公司产品。

1.3 试验设计

宁都县、大余县两地试验均设5个试验处理。宁都县试验处理依次为试验药剂25%环氧虫啶可湿粉剂2000、3000、4000倍液,对照药剂240g∕L螺虫乙酯悬浮剂4000倍液和喷等量清水的空白对照;大余县试验处理依次为试验药剂25%环氧虫啶可湿粉剂2000、3000、4000倍液,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和喷等量清水空白对照。除空白对照处理仅含成龄柑橘树12株,其余每个试验处理均为667m2。每试验点各处理均设4次重复,共20个小区,每小区含至少3株柑橘树。两地试验点总计40个小区。

表1 试验设计

1.4 试验方法

宁都县、大余县两地试验均采用WS-16型(山东卫士)背负式手动高压喷雾器(喷雾器为单个空心圆锥喷头,喷孔直径1.3mm,操作压力0.2Mpa~0.4Mpa,流量 0.65L∕min~0.88L∕min)均匀喷雾,每667m2用药液量为100L。试验药剂处理于柑橘木虱若虫发生始盛期(宁都县为2018年7月11日,大余县试验为2018年9月3日)施第一次药,15d后再施第二次药,共施2次药。对照药剂处理仅于柑橘木虱若虫发生始盛期施1次药。试验期间,没有使用其它对柑橘木虱有防除作用的药剂。

1.5 调查方法

1.5.1 药效调查及药效计算

药前(宁都县为2018年7月11日、大余县为2018年9月3日)调查虫口基数,第一次药后7d、第二次施药后5d、15d、25d调查各处理的残留活虫数,共调查4次。每重复调查3株树(其中药剂处理区每重复随机调查3株树,空白对照处理区每重复调查所有的3株树),每株固定5个短枝随机选取嫩梢上的10片嫩叶,累计每个处理调查150片嫩叶,计算虫口减退率和校正防效。

虫口减退率(%)=([施药前虫口数量-施药后虫口数量)∕施药前虫口数量]×100;

校正防效(%)=([PT-CK)∕(100-CK)]×100,式中PT为药剂处理区虫口减退率,CK为空白对照区虫口减退率。

1.5.2 药害调查

观察各试验药剂对柑橘有无药害,记录药害的类型和程度。药害分级标准为:-:无药害;+:轻度药害,不影响作物正常生长;++:中度药害,可复原不会造成作物减产;+++:重度药害,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对作物产量和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严重药害,作物生长受阻,产量和质量损失严重。

2 结果与分析

2.1 田间防效

从表2可以看出,两地试验结果均显示25%环氧虫啶可湿粉剂对柑橘木虱有较好的防效,用4000~2000倍液于柑橘木虱若虫发生始盛期施第一次药,连续施2次药(间隔期为15d),第一次药后7d的虫口减退率达59.17%~82.94%,防效达55.22%~80.46%,第二次药后5d的虫口减退率达78.33%~90.87%,防效达83.75%~93.39%,第二次药后15d的虫口减退率达82.50%~100%,防效达89.62%~100%。本试验第二次药后25d调查,指定枝上均没有柑橘木虱,故试验数据未列出。

宁都县试验结果进行差异显著性测定表明,第一次药后7d天试验药剂25%环氧虫啶可湿粉剂2000、3000和4000倍液处理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试验药剂25%环氧虫啶可湿粉剂2000倍液处理防效与对照药剂240g∕L螺虫乙酯悬浮剂4000倍液的防效相当,差异不显著。第二次药后7d、15d,试验药剂25%环氧虫啶可湿粉剂2000、3000、4000倍液处理间防效均相当,差异均不显著,且与对照药剂240g∕L螺虫乙酯悬浮剂4000倍液的防效也相当,差异也不显著。

大余县试验结果进行差异显著性测定表明,第一次药后7d试验药剂25%环氧虫啶可湿粉剂2000、3000和4000倍液处理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试验药剂25%环氧虫啶可湿粉剂2000倍液处理防效与对照药剂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的防效相当,差异不显著。第二次药后7d、15d,试验药剂25%环氧虫啶可湿粉剂2000、3000、4000倍液处理间防效均相当,差异均不显著,且与对照药剂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的防效也相当,差异也不显著。

2.2 试验药剂对柑橘树的安全性观察

试验期间,对各小区柑橘树进行综合观察,两种药剂处理区柑橘的长势、叶片形状和颜色与空白对照区无明显差异,在试验期间未发生药害,表明两种药剂均对柑橘树生长安全。

3 小结与讨论

据中国农药信息网数据(截至2019年10月4日),现仅有喹硫磷、联苯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噻虫嗪、螺虫乙酯、吡丙醚、氯氰·毒死蜱、高氯·毒死蜱、啶虫·毒死蜱、螺虫·噻嗪酮、吡丙·噻嗪酮、阿维·螺虫酯、联苯·螺虫酯和螺虫·吡丙醚在我国取得登记可用于柑橘木虱的田间防治。环氧虫啶是一种高效、广谱、低毒的新烟碱杀虫剂,在我国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分别为稻飞虱和甘蓝蚜虫,在宁都县、大余县两地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均表明,25%环氧虫啶可湿粉剂防治柑橘木虱有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同时,试验期间未发现试验药剂对柑橘树产生药害,在试验剂量下对柑橘树安全。建议进一步研究25%环氧虫啶可湿粉剂在柑橘树上的应用并实现登记,以期丰富防治柑橘木虱药剂的品种,延缓柑橘木虱抗药性的发展,达到有力控制柑橘黄龙病的扩散蔓延的目的。

为了规范农药田间试验方法和内容,使试验更趋科学与统一,并与国际准则接轨,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制定了我国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国家标准,但是杀虫剂防治柑橘木虱却缺乏相关的国家、地方、行业标准。本试验参照《农药 田间药效试验准则杀虫剂防治梨木虱》和《农药 田间药效试验准则杀虫剂防治桔全爪螨》设计并开展。因为柑橘木虱有趋嫩梢取食的习惯,本试验药后25d调查,指定枝上已基本没有柑橘木虱,这与刘慧等调查结果相似[6],因此农药的持效性效果难以明确。为明确农药的持效性效果,需要进一步探究杀虫剂防治柑橘木虱田间药效调查方法,建立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杀虫剂防治柑橘木虱的相关准则。

表2 25%环氧虫啶WP防治柑橘木虱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猜你喜欢

宁都县木虱药害
烟草对柑橘木虱的诱杀效果研究
宁都县杂交水稻制种产业的困境与思考
矿物油乳剂对柑橘木虱定殖行为的影响
宁都县降水气候特征分析
新颖手性酰胺类的合成、杀虫活性和药害研究
作物遭受药害的补救措施
如何辨别肥害和药害
作物药害如何急救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找到第一个柑橘木虱
宁都县六小创建“教师菜单式活动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