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中数学思维培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2020-07-14乐媛

速读·上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学生思维能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培养

乐媛

摘要: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的基础科目,但是对处于6~12岁的小学生而言,其数学知识的难度和抽象性都相对较高。之所以要让学生学习数学,核心目的在于通过阶段性的数学学习帮助学生养成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维能力不仅是小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同时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作用。鉴于此,本文结合当前小学中年级教学过程中数学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期望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不仅会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鉴于此,在针对中年级阶段的小学生进行数学授课的过程中,一定要采用多种手段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在良好数学思维的帮助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也具有一定的帮助。

一、中年级数学课堂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过程中的突出问题

(一)数学教材过于抽象,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采用的数学教材都是部编版的统一教材,也有少部分区域采用各個省教育部制定的教材。对中年级的小学生而言,由于在教学的初期阶段已经学习了部分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理解能力。但是在由于教材结构趋于统一化,不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从而限制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二)数学知识体系过于复杂,不利于学生吸收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的体系较为复杂,学生不仅要学习数学计算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要学习系统化的几何平面知识,对处于中年级阶段的学生而言,这些庞杂的知识学习起来较为吃力,一旦学生感到学习吃力,会使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陷于不利境地。鉴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难度,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数学教材的形式影响到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其接受知识主要通过直觉思维。数学教材虽然可以帮助学生们掌握数学知识,但是当前部分教材的形式过于片面化,导致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鉴于此,数学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将书面知识转化为简洁的口语知识或者趣味性的口语进行教学,然后将其传达给学生。只有学生真正理解了课本上的内容,才会对数学感兴趣,从而拓宽自身的思维。

二、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当前,中年级学生所用的数学教材内容过于体系化,跳跃性较强,如果教师单纯的讲解课本知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鉴于此,教师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调整授课方案。

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科目《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过程中,由于中间还穿插有《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内容,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鉴于此,教师可以将《三位数乘两位数》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两节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在一起进行体系化的学习。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三位数和两位数的乘法之后,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先进行简单的除法练习,然后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习两位数的除法。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连续性思维。

(二)教师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结合前文可知,小学生常采用直觉思维。而数学思维是系统化和抽象化的,直觉思维只能理解到一些表面的数学思维。鉴于此,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一定要积极引导,采用各种生动有趣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级数学《认识一个亿》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树立大数的概念,可以利用一些学生认知内很庞大的物体进行导入式教学,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和地球相关的纪录片,通过纪录片直观的描述来帮助学生理解一个亿这个大数的概念。除此之外,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小组尝试着计算一下两个地球的质量,学生通过计算,不仅可以在短期内了解大数的概念,同时还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简化教学,拓宽学生的思维

结合前文可知,中年级的数学知识较为复杂,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尽可能的简化书面语言,运用一些较为直自的语言或者趣味性的语言进行授课。

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级数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过程中,由于书面上采用的教学方法较为复杂,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计算一些整数,然后在循序渐进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应用一些日常的生活案例进行教学,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举一个最常见的五角钱的案例,由于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角和元的换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五角钱变为0.5元,然后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借助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容易接受,学生在掌握了较为简单的小数计算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调整难度,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总结

小学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抽象性较高的学习科目,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一定要重视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师可以通过调整教学方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羽,黄振中.“抢跑”真的能赢吗?——小学数学校外辅导对校内教学和数学思维培养的影响[J].教育发展研究,2018(18):7-12.

[2]顾青山.把学生带入“惯悱”的境地——小学数学教学中诱发认知冲突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学报.

[3]林土法.“说”是知识到思维的桥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会说的尝试[J].上海教育科研.

猜你喜欢

学生思维能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培养
谈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与初中英语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
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如何更好地提升小学生数学课堂参与度
浅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施
浅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