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托吡酯治疗偏头痛的效果观察

2020-07-14钟立佳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18期
关键词:偏头痛

钟立佳

【摘要】 目的 研究托吡酯治疗偏头痛的效果。

方法 82例偏头痛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1例。对照组采用普萘洛尔治疗, 观察组采用托吡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头痛发作频率、头痛发作持续时间、头痛程度评分, 脑电图变化和血流速度异常现象。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头痛发作频率為(6.0±1.0)次/个月, 治疗后为(1.3±0.8)次/个月;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头痛发作频率为(6.1±0.9)次/个月, 治疗后为(4.2±1.0)次/个月。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头痛发作持续时间为(8.0±1.2)min/次, 治疗后为(3.2±0.9)min/次;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头痛发作持续时间为(8.0±1.4)min/次, 治疗后为(5.0±1.8)min/次。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头痛程度评分为(2.43±0.80)分, 治疗后为(0.52±0.11)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头痛程度评分为(2.42±0.78)分, 治疗后为(0.88±0.15)分。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头痛发作频率、头痛发作持续时间、头痛程度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头痛发作频率少于对照组, 头痛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 头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脑电图变化情况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流速度异常现象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偏头痛患者采用托吡酯治疗可以使患者的头痛发作频率和头痛发作持续时间有效降低, 不良反应少,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偏头痛;脑血管病变;神经元放电;托吡酯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8.066

偏头痛在人们生活中十分常见, 也是反复发作的疾病。虽然与其他病情严重的疾病相比对患者的不利影响较小, 但也会对人们的正常生活产生不良作用[1]。临床上有不少药物可以治疗偏头痛, 也能够使患者的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但是因为此种疾病的复发性比较高[2]。所以需要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托吡酯属于比较新型的广谱抗癫痫类药物, 在近几年的相关研究中证明了托吡酯对于偏头痛可以起到比较好的有效控制作用, 和传统的治疗药物相比较, 托吡酯药物的毒性更小, 整体疗效更高。本文以本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托吡酯治疗此种疾病的具体效果, 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82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国际头疼协会指定的关于偏头痛的诊断标准:病程>6个月, 有着明显的偏头痛病史, 发作频率为

≥3次/个月。排除患有严重精神病、心肺器质性病变的患者, 排除中风、癫痫等神经系统存在问题的患者和药物使用过敏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1例。观察组患者中, 男30例, 女11例;年龄25~58岁, 平均年龄(35.1±7.7)岁;先兆性头痛18例, 无先兆性头痛23例;平均病程(3.01±1.08)年。对照组患者, 男28例, 女13例;年龄26~57岁, 平均年龄(35.3±7.3)岁;先兆性头痛16例, 无先兆性头痛25例;平均病程(3.03±1.03)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使用药物治疗之前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对疾病进行基本评估。观察组患者使用托吡酯治疗, 每周服用药物剂量有所差异:共使用8周, 第1周:1次/d, 25 mg/次;第2周:2次/d, 25 mg/次;第3周:2次/d, 早上25 mg, 下午50 mg;第4周:2次/d, 50 mg/次;第5、6、7、8周用量与第4周相同。对照组患者采用普萘洛尔治疗, 2次/d, 20 mg/次, 治疗时间为8周。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头痛发作频率、头痛发作持续时间、头痛程度评分, 脑电图变化和血流速度异常现象。头疼程度分为四级, 其中头痛发作消失为0级;头痛程度比较轻, 对于工作和生活不产生影响为1级;头疼程度为中等水平, 患者无法开展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为2级;患者头痛程度严重, 需要卧床休息为3级。头痛程度评分越低, 头疼程度程度越低。脑电图测量采用脑电图检测仪, 选择自动脑电图, 电极放置按照10/20系统完成, 以双极和单级导联急性描记, 记录的时间需>20 min。患者同时接受过度换气试验、睁眼闭眼反应以及闪光刺激诱发试验等。颅底动脉血流速度测定仪器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 测量参考值:大脑基底动脉收缩期峰值为45~78 cm/s, 大脑前动脉收缩期峰值为56~92 cm/s, 大脑中动脉收缩峰值为72~115 cm/s。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头痛发作频率、头痛发作持续时间、头痛程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头痛发作频率为(6.0±1.0)次/个月, 治疗后为(1.3±0.8)次/个月;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头痛发作频率为(6.1±0.9)次/个月, 治疗后为(4.2±1.0)次/个月。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头痛发作持续时间为(8.0±1.2)min/次, 治疗后为(3.2±0.9)min/次;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头痛发作持续时间为(8.0±1.4)min/次, 治疗后为(5.0±1.8)min/次。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头痛程度评分为(2.43±0.80)分, 治疗后为(0.52±0.11)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头痛程度评分为(2.42±0.78)分, 治疗后为(0.88±0.15)分。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头痛发作频率、头痛发作持续时间、头痛程度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头痛发作频率少于对照组, 头痛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 头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脑电图变化和血流速度异常现象比较 两组患者的脑电图变化情况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流速度异常现象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偏頭痛属于慢性血管神经紊乱疾病, 也是临床上十分常见, 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脑血管疾病。当前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并未明确, 神经元说、血管元说等都是常见的发病机制说法。一些偏头痛患者经过颅脑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可以发现明显的脑白质现象[3]。偏头痛的临床症状为头痛, 与神经递质改变、血管活性物质改变、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障碍等有关[4]。偏头痛的发生还与皮质扩散性抑制、中枢疼痛处理通路障碍等有密切关系。

托吡酯是抗癫痫药物当中的一种, 其化学结构十分独特, 属于自然态单糖基右旋果糖硫代物, 最早应用在难治性癫痫和缓解疼痛的临床治疗中。当前已有的相关临床结果证明, 托吡酯在偏头痛的治疗过程中十分有效, 具体的相关作用机制还不明确, 主要观点指出, 托吡酯可以起到比较特殊的药物作用, 帮助偏头痛症状有效缓解[5]。其容易通过血-脑脊液屏障, 从而起到预防偏头痛的目的, 通过对L型高电压依赖性Na+的阻滞来使癫痫样放电现象减少[5]。另外, 托吡酯还是新型的广谱抗癫痫药物, 与传统药物相比, 托吡酯的毒性更小, 治疗效果更具有优越性。托吡酯可以对神经元持续去极化所引起的反复电位发作起到比较好的阻断作用, 对于钠离子电压门控的通道可以起到比较好的阻断作用, 此种阻断作用和托吡酯药物的应用在时间上存在着直接的相关性。托吡酯还能对海人藻酸在受体介导当中所起到的神经传递功能起到有效地阻断作用, 具体可以帮助改善兴奋性中枢神经递质的显著效果, 通过促进γ-氨基丁酸的增加来帮助促进GABAA受体频率的激活, 让氯离子的内向性流动可以进一步增强, 同时还可以促进钙离子高电压门控通道的阻断, 停止激活延髓中缝当中一部分神经元, 会让部分钙离子的门控活动得到增强, 促进三叉神经血管的信号传递调节[6]。这些药物作用的相关机制可能会导致神经源性兴奋不断降低。使用的这些药物潜在机制就是可以降低神经源性兴奋性的降低, 帮助偏头痛患者神经元紊乱性兴奋症状得到缓解的重要生理机制和病理机制。偏头痛具备发作性、刻板性、重复性以及伴随发病先兆等特点, 与癫痫疾病的发病特点存在很大的一致性[7]。近几年通过临床实践证实, 托吡酯在预防偏头痛疾病方面具有较好的作用, 不少学者也对托吡酯在临床上治疗偏头痛的效果进行全面评价。从以往的动物实验结果来看, 托吡酯可以使成年雄性大鼠的海马区神经元损伤现象得到有效减少, 尤其是对于海马CA1区损伤的作用更为明显。正是因为偏头痛和癫痫在药理学以及临床表现方面等有着较多的相似之处, 所以不少抗癫痫药物本身也具备一定的预防偏头痛的效果。虽然托吡酯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仍然未能明确, 但是其总体疗效却很好[8]。

本次研究的目的是研究托吡酯治疗偏头痛的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头痛发作频率、头痛发作持续时间、头痛程度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头痛发作频率少于对照组, 头痛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 头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脑电图变化情况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流速度异常现象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托吡酯可以促进脑组织血液流动的速度, 降低发生脑血管疾病。

综上所述, 偏头痛患者采用托吡酯治疗可以使患者的头痛发作频率和头痛发作持续时间有效降低, 帮助患者减少血流速度异常情况, 更好观察到脑电图的变化情况, 不良反应少,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全凤秋. 托吡酯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 世界临床医学, 2017, 11(1):8, 10.

[2] 张玉玲. 川芎清脑颗粒联合托吡酯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9, 34(6):1709-1712.

[3] 宋振凤, 王芳, 徐雷. 小儿癫痫给予丙戊酸钠+托吡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现代养生, 2019(2):111-112.

[4] 张奇. 托吡酯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中国实用医刊, 2017, 44(1):81-83.

[5] 郭华爱. 探析托吡酯与丙戊酸钠治疗成人癫痫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 大家健康旬刊, 2017, 11(1):175-176.

[6] 姜文斌, 李哲, 隋鸿锦. 颈后肌群与紧张性头痛、偏头痛的关系. 解剖学杂志, 2018, 41(4):109-112.

[7] 王松. 氟桂利嗪单用及联用血塞通治疗老年偏头痛患者的疗效对比. 中国实用医药, 2017, 12(5):114-115.

[8] 孙小燕. 防治偏头痛药物的现代临床研究. 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10):146.

[收稿日期:2020-01-22]

猜你喜欢

偏头痛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体会
浅析护理干预对偏头痛患者中的应用
“夹虎口治偏头痛”有用吗
太胖太瘦都易患偏头痛
一侧头痛就叫偏头痛吗
别拿偏头痛不当回事
偏头痛会导致妊娠并发症
偏头痛吃紫菜干
“解救”妇女偏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