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德育案例开发与应用

2020-07-14张英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24期
关键词:开发策略新课程

张英

摘 要:地理学科德育是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人文精神、审美情趣,树立人地和谐的观念。新课程背景下,开发地理德育案例,能够让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本文以“农业区位因素为例”,阐述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德育案例开发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德育案例;开发策略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学地理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也明确提出地理学科德育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建设美好家园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审美观念和人文精神,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高中阶段的学生有自己的思想,自主意识强烈。在课堂上,将德育知识融入地理案例中,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案例呈现

学习鲁教版必修二《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一课的农业区位因素内容时,笔者结合永善本地的气候特征、立体地形、对当地砂仁、花椒、魔芋等特色农产品的种植进行分析,从而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农业发展,体验农业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特点,激发学生关心家乡、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而努力的情感。笔者开发了如下案例:

永善县,地处金沙江峡谷,这里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水源丰富,沿江河谷砂石土壤非常适合枇杷生长。当地种植的“大五星枇杷”,品种优良,皮薄肉厚、口味甘甜,含糖量高。当地农民已掌握枇杷种植的浇水、施肥、除虫、蔬果、套袋等技术,最大单果接近200克。当地政府加强农业产品流通营销体系建设,成立多个枇杷种植合作社,并依托枇杷基地,发展乡村观光、休闲、采摘、餐饮、住宿一体化的乡村旅游。每年5月,举办枇杷节,评选“琵琶王”,增加收入。

永善交通便利,213国道连接昭通、宜宾。每到枇杷成熟的季节,来自四川、重庆的水果商早就等在田间地头收购。2019年,永善枇杷种植3.2万亩,年产1.5万吨,产值过亿元。枇杷种植帮助当地百姓脱贫致富而登上央视新闻。

问题:1.说说永善枇杷种植有哪些区位优势?

2.请为永善枇杷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出谋划策?

二、案例运用

课堂上,笔者给出案例,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效果良好,在小组讨论中,学生的家国情怀被激发而畅所欲言。永善枇杷种植的区位优势,同学们从光照、热量、水分、地形、水源、土壤、市场、交通、政府政策、劳动力、管理,化肥、良种等方面加以分析。通过分析,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家乡。在讨论为枇杷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出谋划策时,有同学说:“我觉得永善的交通还不是十分方便,连高速公路都没有,到宜宾要两个半小时,到昭通要三个多小时。枇杷采摘后不利于运输,我认为首先要修高速公路。只有修通高路公路,才能让新鲜的水果在更短的时间运出去。”“你这个建议非常好,政府已经规划出了永善到大关的高路公路,并已开工建设、预计2023年修通,到时不仅是枇杷,我们永善的各种农产品都可以更方便地运出去了。”“为了防止枇杷腐烂,我们可以生产专门的包装箱来装枇杷,并在运输过程中冷藏保存。”“我觉得我们不能只是等果商来收购,这样显得很被动,我们还可以利用网络,通过微信、淘宝等方式销售。我家的枇杷就是在淘宝上卖的,價格比果商来收购的价格还贵呢。”“我们还要加大宣传力度,邀请昭通市长也来帮我们带货。”“我认为永善的自然条件那么好,我们应该扩大种植面积,让永善成为枇杷之乡。”“种植面积扩大了,枇杷卖不出去怎么办?枇杷多了,价格也就便宜了。”“那我们就建加工厂,做成枇杷罐头、生产枇杷膏、枇杷露再销售。”同学们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了,你一言、我一语,说出自己的见解。有些学生自己家就是枇杷种植大户,课堂反而成了他们经验交流的场所。笔者趁热打铁地说道:“同学们,我们永善以前是国家级贫困县,人均收入非常少。在党和政府的脱贫帮扶下,我们利用永善的气候资源优势,通过各种特色水果种植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但是家乡还不够完美、基础设施也不够完善,所以大家一定要学好本领,共同建设美丽家园。”家乡的优美风景、富饶物产,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增强了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了学生胸怀天下的责任担当。

三、案例分析

1.案例具有典型性

地理素材多种多样,自然风光、人文风景、工农业生产、衣食住行,地方特色都可以作为案例素材。为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选择的地理事物要具有典型性、代表性。虽然永善也有许多的特色农产品,但是枇杷种植的规模、产量、影响力无疑是最大的,学生也是最感兴趣的。所以,笔者选择了这个案例。

2.案例选择与学生生活相关

高中生由于生活环境相对封闭,生活经验不足。选择教材或者教辅上的案例,学生缺乏切身体验,对知识的了解只是皮毛,何谈德育?因此,选择案例素材时要考虑与学生息息相关的,非常熟悉的乡土地理资源作为案例开发的素材,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通过对乡土知识的感性认识升华到师生的情感共鸣,从而达到德育目的。

3.注重学生参与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地理德育案例不仅仅只是传统案例所要求的解决地理知识,更多地是要让学生参与,得到学生配合,从而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本案例中设计的问题“请为永善枇杷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出谋划策”,将学生引入案例开发,加深学生对家乡发展的理解。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得到启发,体验与感受,锻炼了自身的实践能力。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德育任务艰巨。地理教师在案例开发的过程中要注重德育,并且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与学生生活相关、能够让学生参与的案例。只有在案例开发的过程中注重德育,才能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李树莲.高中地理教学案例的开发策略研究.《内蒙古教育》2015年第27期.

[2]洪成旗,李小薇.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故事化”初探——以“流域的综合开发”为例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年第22期.

★ 本文是“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立项课题《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基层教师项目式研修模式实践研究》(立项号:185320001)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开发策略新课程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如何有效利用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策略的研究
高中政治微课程开发策略研究
南京历史文化街区体验旅游开发ASEB分析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