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验教学中化学思想的渗透策略探究

2020-07-14刘银高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24期
关键词:媒体实验情境

刘银高

摘 要:隨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与完善,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已很难满足现阶段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需要,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教师也逐渐意识到在实验教学中渗透化学思想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所谓化学学科思想,是人们在认识化学活动中运用科学方法的意识,是对化学本质、特征、价值的基本认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另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化学学科思想是对知识规律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对于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其主要表现为:既可以指导学生去发展新物质、新规律,也可以让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变得更加轻松、愉悦,最为重要的是对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提高其科学素养和化学综合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由此可见,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化学思想是十分有必要的,具有多重积极意义,故值得渗透。

关键词:化学思想;实验;情境;媒体

众所周知,在初中教育阶段,化学是一门必修课程,同时也是中考必考科目之一,更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其重要性可想而知。但不得不提的是,就目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来看,因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和制约,仍有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为完成教学任务,而一味地采用以学科为本、知识为本的传统“灌输式、说教式”等教学方式方法,致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且通常只能被动地去接受化学知识与思想。久而久之,不但会大大扼杀学生主动学习化学知识与思想的积极性,而且也会严重阻碍学生化学综合能力的发展与提升,最终导致课堂教学效果极不理想。因此,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作为一名优秀的初中化学教师,又该如何有效改变上述不良现状呢?基于此,笔者将从“巧设情境,验证探究思想的渗透”“基于媒体,构建模型思想的渗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谈一谈实验教学中化学思想的渗透策略探究。

一、巧设情境,验证探究思想的渗透

验证探究思想是化学学科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渗透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当中,不仅能够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效率,最为重要的是也能够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在知识的形成、相互联系和应用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其优势作用可谓是“大有作为、至关重要”。但需要明确的一点是,要想从真正意义上促使学生深刻理解和内化验证探究这一化学思想,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有效的教学情境,也就是说,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切实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与学习发展特点,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验内容来巧设教学情境。如:在教学“探究空气的成分”这一实验时,为了能够使学生能用坚定的实验操作证明空气的真实存在,以及了解空气的成分及主要气体的含量,我会创设问题情境来展开教学,即:在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过程中,我会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多吗?为什么选用红磷,能否用蜡烛代替?以及红磷在集气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说明了什么?……”之后,我再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思考上述问题,以让学生在解决实验问题、思考实验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养成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以及促使其在自我探究欲望的驱使下能够更加快乐、且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化学实验教学当中,并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进而有效确保验证探究思想在初中化学实验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渗透,使课堂教学变动更为高效且趣味横生。

二、基于媒体,构建模型思想的渗透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多媒体现代化教学设备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并深受广大师生所青睐,而对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来说,将多媒体教学设备应用其中,既能够将实验内容变动更为直观、生动、形象,以便于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与掌握,也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将模型与相关概念有机结合的能力,最为重要的是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达到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与目标。因此,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来辅助课堂教学,并将教学内容以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以有效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他们的空间构型,进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成效,从真正意义上促使学生在化学实验学习中学会引入化学建构模型这一化学思想。例如:在教学“探究微粒间有空隙”这一化学实验时,首先,在课下,我会根据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并按照“以优带劣、优势互补”的分组原则将全班学生进行有效分组,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基础;然后,在课上,我会先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依托教材内容自主学习与探究本次实验内容(教师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其中,以为学生排忧解难),并动手进行实验,以让学生能够初步认识到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有一定的间隙;最后,待各小组学生实验结束后,我除了会结合课前精心设计的PPT课件为学生详细讲解本次实验内容以外,我还会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有关本次实验(改进实验)的短视频,并指导学生根据短视频内容再次动手进行实验,且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水不易被压缩、而空气很容易被压缩?”以促使学生能够合作总结出“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固体、液体的微粒间的间隙较小,而液体微粒间的间隙较大,所以,空气易被压缩,而水不易压缩)。如此一来,能够有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与目标,使课堂教学变得更为高效且实效。

总的来说,在初中实验教学中渗透化学思想,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有效的教学策略,同时也是建立在学生和老师共同作用的基础上的,二者缺一不可。因此,作为一名一线初中化学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应切实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与教学水平,并始终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或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育服务,发掘更多、更实用的科学方法论,打造出更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化学综合能力得以全面提升与可持续发展,为其化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陈杰,王冬明.浅谈验证探究思想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渗透[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7(04):115-118.

[2]史育萌.实验教学中渗透学科思想 主动探究中提升化学素养[J].化学教与学,2018(08):85-87.

猜你喜欢

媒体实验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媒体服务大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之我见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如何通过媒体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最酷的太空实验
让合作探究走进实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