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设问

2020-07-14杨现功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24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杨现功

摘 要: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能够认识到有效设问的重要意义,通过问题的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让学生更快地融入到知识的学习中。本文将阐述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现状,接着提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设问相关策略,以此更好地发挥问题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巧设提问

初中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还要引导提升学生对于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具备数学抽象、推理、建模、运算、分析等方面的能力,以此更好地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相应的基础。

一、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提问现状

(一)认识到设问的重要性

初中数学教学中普遍能够认识到提问的重要性,应用一定的提问技巧。可以发现,当前在很多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上都会设置问题,对问题的设计包括提问、评价等,可以发现提问的时间会超过课堂的一半。事实表明,很多教师越来越重视课堂提问的作用,也越来越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提升。

(二)问题设计相对单一,缺乏目的性

很多教师认为课堂提问效果的好坏,在于对于提问方式的设计,根据调查,教师在提问中的应用重点并不是在于问题的多少,还是问题是否具有实效性。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记忆类的题目所占的比例相对比较多,但是能够让学生进行创造的题目则相对比较少。一些教师对于题目的设计相对比较简单,学生不禁思考就能够回答出这样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没有一定的价值。

(三)问题设计缺乏层次性,没有面向全体学生

初中数学教学中对于问题的设计大部分的教师思考的是问题是否让学生习得相关的知识内容,是否取得较高的成绩。还一些教师单纯地使用教材中的问题来进行提问,提问的学生大部分都是主动举手的,但是很少一部分教师能够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对问题设计时,很少有教师能够从学生的认知以及接收水平出发,不能很好的发挥问题的作用和价值。

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设问策略

(一)给予充足的思考时间,发挥提问有效性

数学不是死记硬背的学科,为此,然后在初中数學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思考,才能进行真正的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师提出问题之后,要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调动自己的思维。事实表明,如果学生思考的时间相对比较短,那么问题的分析解决就可能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如果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那么学生就会更加全面的分析解决问题,正确率也会相应的提升。当然,学生思考时间的长短,不仅仅是教师预留,也与学生自身的认知、思维能力等方面有一定的关系。在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很多老师都是提出问题之后,让学生进行立即回答,并没有充分发挥问题的价值。

(二)强化自主探究,发挥问题有效性

初中数学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问题都是来源于教材,仅仅是为了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这种方式并不能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不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为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采用多样化的提问方式,巧妙的设问,对课堂内容进行丰富,学生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也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学习《圆》的相关知识内容时,可以为学生布置如下的情景,有8个同学玩定点投球游戏,如何才能使得这8个同学与球位置是相同的?通过设置一系列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中。

(三)利用课堂小结设问,提升问题有效性

课堂小结是对整节课的总结,对完善数学知识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在课堂小结部分对知识点进行强调,能够达到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如果在课堂小结部分在设置上的问题,让学生以此进行探究,带着问题去进一步的学习,能够起到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相关知识内容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大家可以利用我们之前学习的知识去对我们学校的操场的面积进行计算吗?通过这样的问题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教师最终的结果并不是得到一个准确的答案,而是要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的意识,以此更好的提升学生对于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

(四)结合现实生活设问,提升问题有效性

初中数学教学中要能够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必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为此,可以将数学问题的设置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活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不仅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也能够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在生活中提取数学学习的素材,也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进行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函数的相关知识内容时,可以为学生设置荒漠化的问题。改造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是当前发展的社会热点问题。某个地区有30万公顷的沙漠面积,为了对荒漠化的问题进行改善,对这个地区进行了四年的观察记录。让学生根据这些记录的数据回答下面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如果不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改善,那么到第8年沙漠化的面积会达到多少万公顷?通过这种情境问题的设置,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

结语

初中数学教学中要能够认识到有效设问的重要意义,通过问题的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在对问题的分析、解决中习得相关的知识内容。要注重采用多样化的提问方式,巧妙的设问,对课堂内容进行丰富,学生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也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将数学问题的设置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活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在问题的设置中不仅要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还要能够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以及思维水平,让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到问题的思考中。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还要不断探索有效设问的方式方法,以此更好地提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宇.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设问[J].中学数学,2020(06):46-48.

[2]岳代稳.初中数学问题导学法的应用与教学策略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06):118-119.

[3]吴娟.借助课堂设问 优化数学学习[J].初中数学教与学,2017(20):21-23.

[4]孙月霞.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设问的策略[J].中学数学月刊,2012(03):16-18.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