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升小学低段数学教学有效性

2020-07-14杨妮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24期
关键词:低段小学数学

杨妮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不断发展和课程改革逐步推进,广大教育工作者逐步将全新教育理念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探究出许多能够实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和提高其积极性与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但同时暴露了一些形式化弊端。这时就需要教学工作者不断创新自身的教学模式,以提升小学阶段数学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低段;数学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严重地抑制了小学生的思维空间,对他们的个性发展产生了阻碍。因此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采用更符合现代教育观的教学方式,为小学生的数学课堂增添新的力量。适合学生理解知識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对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起到引导的作用,从而在长时间的熏陶之下,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模式,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的实力提升。

一、借助思维导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当思维导图第一次进入学生的视野当中,以一种全新的模式映入眼帘,让学生感觉到进入一个奇幻的空间,在这里尽情放飞自我,使学生产生学习的乐趣。利用图形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看清楚每一步呈现的思路,培养学生系统、整体看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的思维像大树的根,紧紧伸入到思维深处,井条有序。不仅能促进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还能激发学习的热情。

例如,在学习“数字”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彩色的卡片把看见的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关系制成思维导图的模式,供学生观察。然后教师根据学生自己画的导图进行讲解,使学生清楚的认识数字之间的关系,并能够快速对比与找到。最后,教师将接下来的题目让学生自己去做,教师再去分析给学生正确的答案。通过这样的教学手段,不仅有效提高了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独立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方式,促使学生间接爱上数学知识,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借助微课分层,使教学更加精准

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刚开始数学学习,不少学生由于还未适应课堂的数学学习,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和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且学生本身就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学习方式,而这些不同也在影响着数学课堂的教学。数学教师应当积极看到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性,及时借助微课实施分层化的课堂教学,避免班级两极分化现象的扩大化。

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数学教师不妨借助微课开展分层化教学。首先,分层。教师可以对班级的学生实施精准化的分层,而在分层中主要应当参考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学习潜力、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和数学知识储备情况,确保分层是精准的和科学的。其二,任务布置和微课制作。小学数学教师要为每个层次的学生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而这些任务应当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指引性。如对于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的学生,任务可以设置为:(1)初步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2)知道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3)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等。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升任务的难度,不断开拓学生的视野。同时,数学教师可以将这些内容合理的制作成画面和谐、衔接自然的分模块微课,并将这些微课视频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学习对应的内容。其三,分层指导。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情况,给予学生精准化、具有针对性的影响,有效破解小学生在分层任务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促进每个层次的学生较好的学习和理解该节课的教学内容,让课堂充满教师人性化的关怀。

三、借助实际生活,帮助学生建构量感

除了在课堂教学之外,利用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量感也大有可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很紧密,而生活中有很多跟量有关的知识,比如鸡蛋的重量、桌子的长度、花园的面积等,这些都是关于量的教学题材。小学数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和感知量。这样一来,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量感,还会促进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行思考。

例如,在教学“长度单位”时,就可以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教学。首先,笔者向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生活中有哪些是一厘米的物体吗?学生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学生有的说橡皮的厚度,有的学生说瓜子的长度。笔者让学生用手中的尺子量了一下自己大拇指指甲的长度,刚好是一厘米。笔者又让学生估算一根粉笔的长度,让学生用尺子实际量一量,这样他们对厘米的概念有了清晰的认识。笔者带学生在学校的操场上进行了一个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测量自己的步子,来感受一米的长度。笔者还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进行观察、实践,比如考察家中杯子的高度、电视的宽度,这样会帮助学生逐步建构量感。

总而言之,数学教师要充分的认识到教学创新的重要性,积极的联合优秀的数学教师同行,一起探索和研究有效教学方法和策略,并借助思维导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借助微课分层,致使教学更加精准;借助实际生活,帮助学生建构量感,从而不断提升教学的效果,助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万洁.浅谈小学低段数学教学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8(47):123.

[2]魏建荣.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2):75.

猜你喜欢

低段小学数学
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语文低年段识字教学策略
小学中低段“语用”型作文教学的运用策略
迈好从低段到中段的“坎”
巧用文本资源指导低段梯度写话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