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应用

2020-07-14陈春花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24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

陈春花

摘 要:在初三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陡然增大,因为面临着升入高中的压力,同时还因为在初三阶段又多了一门学科的学习,与此同时,化学也需要进实验室开始学做实验了,体育加试等一系列的考试把学生的课余时间都给安排得满满当当的,而对于语文文言文的学习时间也就更少了,同时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背诵的文言文是非常多的,因此,本文就初中生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应用进行讨论与总结。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应用;讲解作者创作背景;积累重点文言文实词;剖析特殊文言文句型

因为文言文学习的困难让许多学生都感觉苦不堪言,文言文不仅篇幅较长,而且绝大多数出现在课本中的都是需要背诵的,不仅如此,学生还要背诵文言文的意思,就比如哪一篇文章的哪一句用现代汉语应该怎么翻译,有的时候题目出得特别刁钻,它会这样询问学生,在哪一篇文言文中作者所写的哪一句表达了作者的何种情感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因为需要记忆的古诗词的内容繁多,有时候就连作家的背景信息都能拿來当考试的题材,所以,语文这一门科目关于文言文的学习是非常需要学生下功夫的。

一、讲解作者创作背景

每一篇文言文的背景都包含着特别的思想感情,因为古代与现在娱乐方式的不同以及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不同,最重要的是所受教育的不同,在古代只有比较富裕的家庭或者是官宦人家的孩子才能有上学堂读书识字的机会,像普通老百姓根本就没有什么可以娱乐放松的时间,更别说把孩子送去私塾上课学习了,因此,只有读书人士在遇到困难或者是高兴的时候,才会写诗写词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所思所想,就比如,我国古代著名的几位词人欧阳修、杜牧、范仲淹等人,他们都是有着不同的封号的,当然这都是后人为他们封的,所以教师在讲解文言文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对于学生讲解作者的创作背景,这样才更便于学生理解文言文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送东阳马生序》这一章节内容时,因为这一首词的作者是宋濂,学生对于宋濂并没有足够的了解和记忆,在这首文言文中有一段这样写道:“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对于这一段词的理解,教师就可能需要先跟学生讲解一下宋濂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写出来的这首词,题目已经包含了人物,那么是因为什么样的场景触动了作者当时的心情呢?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为学生讲解作者的创作背景,来帮助学生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二、积累重点文言文实词

文言文的学习除了需要学生理解原文的意思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分得清楚在文言文中哪些词是实词哪些词是虚词,只有明白了文言文的写作手法,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所谓文言文中的实词就是包含有实际意思的词语,实词可以单独地充当句子的成分,也就是具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词语;而虚词泛指的就是没有完整意义的词汇,但是虚词还是具有语法意义或功能的词语,只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必须依托于实词或者语句,不能单独构成一个句子。因此,教师在教授文言文的过程中需要多帮助学生积累重点的文言文实词。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岳阳楼记》这一章节内容时,因为这一篇文言文的篇幅较长,所以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为了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教师可以把这篇文章中所涉及到的重点实词帮助学生整理下来,这样学生就只需要背诵就可以了,免去了自己整理知识点的压力,这样学生就会有更多的精力来进行知识点的记忆。在这篇文章中有一个段落是这样描述的,“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这一段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文中的几个实词就可以显现出来,“去”、“怀”、“忧”、“畏”等等,因此作者可以通过让学生养成积累实词的学习习惯,来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思想感情。

三、剖析特殊文言文句型

文言文的学习除了需要学生背诵理解,学生主动地积累掌握实词的运用之外,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剖析特殊文言文的句型,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通过一些词来判断这个句子属于什么句型,就比如用判断词表判断:则、即、乃、皆、本、非等。而文言文的特殊句式,一般是指的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某些特殊的句式。主要的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等。其中对于学生来说,倒装句应该是在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的,因为倒装句的句型变化非常多样,所以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帮助学生剖析特殊的文言文句型。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醉翁亭记》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要帮助学生积累文言文的实词,让学生掌握一些特殊句型的用法,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此乃倒装句;“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此乃判断句等等。教师还要帮助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并且达到熟读背诵的地步。其中有一段专门描写山谷景色的段落,“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作者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诵而为句子划分出节奏,这样在背诵的时候才不会觉得语句不通顺,因此,教师在教授学生对于文言文学习的时候,还要注意剖析特殊的文言文句型,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语文学习的内容。

总而言之,在初中阶段语文文言文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因此教师就更需要注重自己在教授文言文方面的方式方法,在教授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文言文阅读以及做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蒋光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困境及策略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2).

[2]马城洲.探析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6(05).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运用生活元素调动初中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的策略
加强教学资源开发,活跃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初中语文教师的能力结构简析
论初中语文作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