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作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资源运用研究

2020-07-14姚琳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20年3期
关键词:丁香人物形象读写结合

姚琳

高中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键阶段,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时期。语文是高中阶段的基础课程,属于语言类学科,写作和阅读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模块,不仅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还需要具备读写结合的能力。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情境中将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并相互作用的一种作文教学策略,将其应用于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激发兴趣,引入读写

高中生具有爱玩的天性,在读写结合的过程中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和影响,难以集中注意力,不利于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具有推动作用,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进而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提高写作教学的实际效果。

例如,教学《雨霖铃》时,我先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在生活中,你们会面临什么样的离别场景呢?”有的学生回答:“每次离开家,就是一次离别。”有的学生补充:“我们毕业,也是离别。”营造感伤的写作教学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陷入感傷基调的意境。随后,我带领学生深情朗读课文,让学生的情感变得更为深刻,最后让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加工创作,运用自己的情感写一篇哀婉凄怆的散文。创设学习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对读写结合的兴趣,再将文本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不仅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离别情感,增强情感碰撞,还能调动学生的生活情感体验,使其克服畏难情绪,积极投入到写作中,提高写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阅读思考,积累素材

写作指的是学生利用形象的词汇和语句对所写对象和内容进行详细的描述。阅读是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改写是改变原文形式或部分内容的作文训练方式,将阅读与改写结合在一起,可以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从而引发学生崭新的思考。

例如,教学《登高》时,我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有关杜甫的生活背景资料,让学生了解,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思考,然后提出问题:“在这首诗中,当时的天气状况和作者所处的环境是怎样的?”有的学生回答:“作者使用了鸟、落木和长江等对环境进行渲染,描绘出了浓郁的悲秋氛围。”随后,我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将人物所处的背景环境进行扩写,学生可以想象诗人的孤苦无依,根据原诗的写作背景将其改写成散文,也可以在文中加入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等形式,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将其扩写成记叙文。让学生自由地选择写作形式和体裁,能够促使学生通过阅读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拓展知识面。

三、课文扩写,掌握技巧

高中写作材料更为复杂,学生常常会面临“无话可说”和“无法描述”的困境,而教材中的古典诗歌和散文涉及多种多样的写作形式,语言凝练传神,内容丰富多彩,给人以无穷的回味。教师可以将这部分文章引入到写作教学中,让学生进行扩写,从而促使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例如,教学《蜀道难》时,我先带领学生阅读一遍古文,让学生对古文内容有初步的了解。随后,我让学生深情朗读课文,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向学生普及一些本文写作的背景知识和作者的生平经历,让学生从新的角度入手,展开想象。最后,让学生结合联想,将《蜀道难》扩写为一则小故事。扩写并不是简单地翻译原文,而是抓住最具代表性的句子和段落,加入各种描写手法和写作方式,设置好相关情节,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渲染情节,提高能力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鲜活的人物形象,大多采用细节描写和动作描写进行刻画,深入人心,引发读者的共鸣。教师可在带领学生理解文本后,让学生渲染情节,生动描绘人物形象,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例如,教学《雨巷》时,我先让学生朗读文章,反复强调“丁香一样的姑娘”,达到了刻画人物形象的目的,让读者迅速记忆“丁香”和“姑娘”这两个重点内容。学生在朗读后纷纷对“丁香一样的姑娘”充满了好奇,我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找到切入点:“在你们心中,‘丁香一样的姑娘是怎样的呢?”有的学生回答:“她一定很高雅,很贤淑!”有的学生说:“她是个温柔、动人、可爱的姑娘。”正如“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学生心中也有不同的“丁香姑娘”,学生看待“丁香姑娘”的角度不同,写作灵感就不同。最后,我让学生围绕“丁香一样的姑娘”展开想象,描述心中的“丁香姑娘”,指导学生注重对人物形象的加工和刻画,进而为日后塑造人物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读写结合融入高中作文教学,要求教师积极挖掘阅读文本中的写作重点,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写作的创新、创造思维,从而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猜你喜欢

丁香人物形象读写结合
聚焦语文要素,整合单元教学
The Meaningful Flowers
中外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对比分析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从改编影片看电影与文学的关系
让人物形象定格在经典细节上
白丁香紫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