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生活寻写作之源

2020-07-14倪灵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20年3期
关键词:细节生活化作文

倪灵

小学语文教学的开展对学生整体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奠基作用,小学作文占了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知识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将学生的作文立足点放在生活中,把日常生活细节放大,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让学生深入了解生活,从抗拒写作变成写作是生活的一部分,活学活用,提高学生作文整体思维发散能力。

一、开展生活化教学对提高小学作文能力的必要性

写作是帮助学生表达对生活的情感和认知,同时也是学生主动与外界交流的重要方式。开展写作的前提是学生有东西可写,有思想可表达,为了实现这个前提,学生要积累素材,开拓眼界。但是,受限于年龄和阅历,学生写作时会出现脱离现状、文章结构混乱等问题。立足生活实际,寻找写作的源泉,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对提升小学生的作文能力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化写作观念

开展作文教学,大部分教师都让学生死记硬背,背名篇佳句,牢记作文书上的故事。背诵是枯燥乏味的机械性过程,一开始学生可能会基于兴趣去了解故事内容而进行背诵,次数多了,为了完成作业,背诵就变成了沉重的负担,学生的背诵兴趣和质量必将会下降。此时,靠死记硬背提高作文写作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告诉我们: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须亲自实践。写作也是如此。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的时候,让学生不单单只是从书本上获取作文素材和知识,还可以从日常的实际生活中获得作文素材。树立正确的写作观念,避免生搬硬套陈词滥句,将作文写作和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通过对生活细节的观察,用自己的语言将生活写成作文,不仅可以记录生活点滴,还能深入观察生活,为写作积累素材。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在生活中寻找作文题材和灵感的正确写作观念,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开展生活化教学

为学生写作积极创设不同的情景教学状态,拓宽学生视野,积累作文素材。学生寻找生活化的素材,通常会充满困惑,认为生活中都是很普通和平常的事情,平凡而又琐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也没有什么特别值得纪念的事。

比如,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我的心爱之物”为主题写作时,写作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与同学分享心爱之物,可以是一本书、一个抱枕、旅游时捡到的红叶标本……都有自己的故事。学生可以通过描述事物,回忆与之相关的片段,将真实经历写进作文,融入真情实感,写出佳作,体会到写作的乐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细微处观察生活,发现平时忽略的东西。只有用心观察生活,才会发现很多之前被忽略的细节。

比如,在进行“我想对您说”这一主题的写作训练时,教师可以提前一节课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想一下,想要描写的主角是谁,想对他说什么,要表达什么情感;又或者提出某些问题,教师可以采用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写生活中最亲近的家人,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或者是任课教师、受人崇拜的科学家、伟人。学生可以观察爸爸妈妈下班后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满脸疲惫却依然会亲切地跟孩子打招呼、跟邻居寒暄、跟长辈问好;爷爷像往常一样拎着心爱的画眉鸟去广场跟鸟友赏玩,在见到孩子的那一刻,赶紧放下了手头的画眉鸟,接过孩子肩上沉甸甸的书包;奶奶戴着老花镜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剧,听到门铃响的一刻慢吞吞地走向门口,发现是远嫁的女儿寄来的快递,半是埋怨半是喜欢地吐槽……

生活中多有很多被忽视的细节,教师在课堂上对生活细节进行描述,会让学生对生活有进一步的了解。

教师在教学时,不僅要通过引导、鼓励的方式让学生知道从何处观察生活,学会写作技巧,更要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最平凡的小事中汲取写作的原材料。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从生活的细微处探寻可以写进作文的素材,充实作文内容,丰富作文的情节。写作源于现实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是作者对生活现象的总结和表达。

结语:教师要坚持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化细节,引导学生立足实际,观察生活,找准观察的立足点和角度,培养学生的素材收集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的能力。

猜你喜欢

细节生活化作文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关注48个生活细节
细节取胜
时尚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