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一道防线

2020-07-14康广云

北京纪事 2020年7期
关键词:入园体温志愿者

康广云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北京各社区一直处在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从设卡值守、检查登记到楼院消毒;从摸排登记、核实信息到梳理汇总;从居家隔离、体温检测到亲情服务……事无巨细,家园才得以平安守护。

“头雁”喊哑了嗓子

为守好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大栅栏街道石头社区党委给居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布好“隔离带”,穿上“防护衣”。社区党委书记王琪甘当“头雁”,两个多月几乎没有在家完整地休息过一天。

实施“社区封闭式管理”之后,王琪书记开动脑筋想办法,创新推广了“ABCD"工作法和“5+3”工作模式。所谓“ABCD”工作法,即:A.温度。在小区测量进入人员体温时,要求工作人员礼貌用语温馨服务,体现社区工作的“温度"。B.返京。对于返京人员,指导其接受自返京之日起14天的居家(或集中)医学观察。C.放绿。对进入小区、路口人员,经体温测量符标、确认信息无误后将其放行。D.疏导。对于来往的自行车、电动车、汽车等,进行疏导,确保必要的通行需求。所谓“5+3”工作模式,即:全体工作人员实行每天5小时在可通行入口工作岗、3小时在社区工作岗的工作时间安排。实施“ABCD”工作法和“5+3”工作模式,确保社区防控疫情工作有温度、有力度、有深度。

在高强度、长时间的工作中,王琪书记熬红了眼睛,喊哑了嗓子,然而,精神头始终都在状态。

“守门员”

在抗击疫情期间,陶然亭街道米市社区党委副书记王坤在大年初三值班期间,不慎从办公室二楼摔了下来。右脚踝外伤,医生开了两周的病假条。但是,她收起了病假条,毅然决然地投入到疫情防控之中。

王珅每天带着药,利用午休时间换药。然而,过了很久,右脚踝处迟迟不消肿,于是又到医院复查。医生要求她三天一换药,并反复叮嘱卧床休息。而她再次选择了继续工作,不能站岗值守,就留在社区服务站做接待居民工作,完成管片的电话排查等工作。

她同大家一起执勤,加强进出人员的管控,测体温、查看出入证,严格落实返京人员信息登记等工作。长时间佩戴口罩工作,她们的脸上都留下了压痕。

在外执勤时,她坚持自己能多站会儿就多站会儿,好让其他同志多休息一会儿。她与书记一道带领着社区工作者,每天工作都在8个小时以上,平均每天都要打出或者接听近百个电话。他们既是工作人员,也是社区宣传员,有时还变身为“守门员”“快递员”“服务员”。

疫情下的申请书   

广外街道茶马北街社区工作人员周琴在疫情防控之初,向社区党组织递交了一份入党申请书。

春节前夕,周琴和爱人已安排好,大年初一值完班,就带着孩子一家三口回山西老家过年。1月23日(农历二十九)晚,接到社区党委通知:明天全员返岗。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第二天,她放弃了回老家过新年的计划,全身投入到疫情防控的工作之中。

茶马北街辖区内,除了两个居民小区1300多住户外,还有世纪茶贸商住两用小区2800多户。春节过后,大量人流物流返京,给社区排查、登记、宣传防疫知识带来了很大压力。

入户登记排查是一个有风险的工作,每到这时,她总是站出来说:“这件事,我去办。”疫情防控开展以来,她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各辖区及商户中穿梭着。针对辖区内出租房多、商户多、地下空间多等特点,她不辞辛苦地把登记的二维码张贴到各个楼门栋、电梯间。对辖区内的群租房、地下空间进行排查登记。对大数据平台显示的返京人员信息,她和同事们挨家挨户去走访,送去垃圾袋和居家隔离承诺书……确保防控测试不漏一户。

她和社工一起严格程序,担当

“防疫宣传员”,做到宣传发动到位;担当“防疫守护员”,做到重点人排查到位;担当“防疫消杀员”,重点区域消杀到位;还担当“贴心服务员”,为困难群众服务到位,以诚心、热心,为社区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实防线。                  編辑  郎永

文联人的守护

陈生存 烫画《国有此士 中国必胜》

数月,北京市密云区华远澜悦社区的居民们只见到这些身影在天寒地冻、雪树银装时到来,绿树婆娑、骄阳暮雨轮替时仍未离开。却不知,这些零距离直面病毒风险的值守者中,有区文联的孙明舜主席,戴上小红帽,拿起了测温枪;有宣传干部冯晓文,2003年以护士身份参加了非典战疫,如今选择再次勇战新冠……

闫婧. 水彩画《妈妈抱抱》

赵梅 丙烯画《雪夜守护人》

在做好社区值守的同时,密云文联团结引领文艺家,号召区文联所属10个协会的艺术家们,开展了“艺传心声、共抗疫情”文艺作品创作活动,通过诗书画影、曲戏歌舞、民间文艺和根雕奇石作品,记录时代、歌颂英雄、传播抗疫知识。

开放日的志愿者

志愿者的小创意成入园“神器”

2020年“五.一”小长假,世界公园有序开放,唤醒了人们踏青旅游、乐享春光的欲望。为了加强疫情的防控,使游人不聚集、不扎堆,确保广大游客的健康安全。世界公园的志愿者们在这个特殊的假期,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考验。

“入园咨询服务,查验健康信息、间隔体温检测、身份证件识别、疏导游客入园”,看似简单的服务流程,却给世界公园的志愿者们带来了不小的工作压力和挑战。

公园大门服务区。志愿者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分工明确。有的耐心地疏导游人按间隔线排队;有的查验游客“北京健康宝”信息;有的在醒目的“入园流程图”旁,为游客答疑解难。

入口通道,4位志愿者如把守隘口的士兵,手持测温枪认真细致地检测着每一位游客的体温。

游客入园,体温检测,志愿者筑起一道安全游园的屏障。

爱心通道旁,志愿者耐心地为符合免票政策的游客进行信息查验、登记。志愿团队将“北京健康宝识别码”和“北京世界公园二维码”制成了胸卡。这个小创意,解决了大问题,大大缩短了游客入园环节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猜你喜欢

入园体温志愿者
基于“自主入园”的沉浸式场域教研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志愿者
我是志愿者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我是小小志愿者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陕西筹措15亿元缓解“入园难”
宝宝入园巧加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