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拓写作思路,抒真情实感

2020-07-14陈乃华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20年3期
关键词:情感评价作文

陈乃华

在高中作文教学中,要引领学生从多角度观察、思考人生、社会,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师要丰富学生的人生阅历,引导他们关注社会热点、人生体验,不为文造情,不说假话空话,要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情感、对人生的思考。

在当前的高中学习生活中,很多学生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缺乏生活的视野,没有观察的对象,缺少情感的体验,自然难以写出好文章。学生没有阅读的时间,也不愿意去阅读,没有自己的思考,往往会写出千人一面的文章。教师与学生缺少交流,学生只为了考高分而迎合教师的意图,不能将自己的感受诉诸他人,难以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许多教师命题老套,一味要求“高立意”,在命题中“无我”,不能触发学生的内心感受。教师的指导不到位,向学生“注入”写作技巧、“套路”,剥夺了学生的发言权,并没有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师在评改中只关注主题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充实、结构是否完整,这些往往无关痛痒,学生的写作兴趣骤减,难以体会到写作的乐趣。部分教师崇尚满分作文,强调立意、选材等方面的优化,以“八股”模式要求学生,让学生戴着“枷锁”跳舞,使他们一味追求形式而舍弃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一、立足课本,增加储备

教师要开展阅读活动,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人格素养。教师要为学生留有选择的空间,鼓励他们多读书,让他们获得更多的积累、产生更深入的思考。教师要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互融合,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内容,让学生根据要求自主选择喜欢的作品。学生在阅读后,摘录精彩段落,写下自己的感受,教师要引导学生彼此分享,交流阅读成果,谈谈自己的感悟,从而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

高中生阅读任务重,他们自主阅读的时间又少,给学生的阅读带来诸多困难,而经典作品距今生活久远,学生难以深入理解,教师要引导他们阅读一些贴近生活,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教师要鼓励学生阅读《读者》《青年文摘》等杂志,引领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生命、关注社会,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学生有了知识的积累,才会关注时事,才会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激发兴趣,引生参与

当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他们的大脑会变得活跃,思路也会变得宽广。教师要关注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教师要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引导学生不限体裁,写自己经历的事,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師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有感而发,表达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教师布置作文题目时要有所创新,要让学生写熟悉的事、感兴趣的话题,乐意与他人分享,从而实现经验的积累。题目要为学生留有发挥的余地,让他们写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样学生的情感就会自然流露。如在学生刚进入高一时,教师让学生写一写身边熟悉的事情,有学生写了老师,也有学生写了同学,教师让学生读一读,看能否充分体现人物的特点。

教师要成为写作活动的组织者、情感教育的渗透者,为学生提供“下水文”,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帮助学生把握写作难点,帮助他们克服写作障碍。师生之间的交流能拉近彼此的距离,教师和学生进行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也让学生产生思想的火花,和写作的灵感。教师要尽量帮助学生摆脱束缚,为他们提供自由的写作空间,让他们自由表达,抒发真实的情感。教师要引导学生写随笔,让他们写生活琐事、写热点事件、写同学冲突、写情感困惑,让他们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语言开放,多元评价

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要以开放的语言进行评价,要运用亲和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教师如果在评价时敷衍了事,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那么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鼓励他们自由表达。

教师可以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将评价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可以抽人阅文,这样会让学生产生新鲜感,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每一位学生都要参与到作文评改中,在评价时要找出词句方面的不足,并补充自己的意见,再写出评语。这样可以让学生借鉴学习他人的优点,也能发现存在的问题。教师要成为评价的组织者,要让学生彼此倾听、相互启发,学会思考、学会评价,从而促进写作能力的提升。

总之,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避免学生为情造文,要让他们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增加知识储备,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留有发挥的空间,要进行多元化的评价,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情感评价作文
情感
台上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