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趣:破解学生写作之难

2020-07-14宋黎黎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20年3期
关键词:情感作文生活

宋黎黎

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主动接受各方信息,并将之转化为写作素材,让他们“愿写”“乐写”,用自己的笔去表达真实的情感。在激趣作文中,学生分享印象深刻、新奇有趣的内容,丰富彼此的作文素材。激趣作文教学具有实践性,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社会,融入自然,在参与社会实践中有所体验、有所感悟,这样,学生的好奇心才会得到满足,兴趣才会被激发出来;激趣作文具有激励性,教师要营造轻松和谐的写作氛围,对学生的优异表现及时进行鼓励,让他们保持积极的状态,体会到表达的过程是愉悦、轻松的;激趣作文具有设计性,教师在写作前要进行整体规划,精心设计各环节内容,这样才能维持学生的写作动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激趣作文具有多样性,教师要运用多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避免学生的“审美疲劳”,才能让学生体会到写作带来的乐趣。

一、贴近生活,激发兴趣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将写作教学融入到生活之中,让学生成为生活的有心人,引领学生观察生活、体会生活。生活是写作之源,学生的素材、情感等皆来源于生活,教师要引领他们用眼细心观察、用耳聆听、用手触摸、用心体会,从生活中获得素材,诱发写作的动机。

教师要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让他们观察校园中的一草一木,观察人物的一言一行,观察生活的点点滴滴。学生只有通过观察,才能练就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才能获得写作素材。教师要引领学生去体验生活,参与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在观察花草树木、饲养的小动物的基础上,写观察日记,也可以通过做家务劳动、当志愿者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感受,从而写出情感真挚的文章。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生活,要为学生设计具体场景,提供接触生活的机会,调动他们的多重感官去体验生活,从而触发写作的灵感。学生只有学会思考,才能走出作文索然无味的困境,才能描绘多姿多彩的世界。

课堂是语言积累的主渠道,要借助对书本的阅读帮助学生理解语言,并实现有效的迁移。教师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扮演导游、推销员等角色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要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促进知识的积累,与同学交流好词佳句,以充实他们的头脑。教师要引导学生诵读文本,玩文字游戏,为他们的写作打下基础。

二、依托课堂,激发兴趣

教师要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采用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他们调动自己的情感与体验。教师要巧妙设计内容,唤起学生对事件的情感,让他们产生写作的冲动。教师要以有趣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情感的涟漪,让他们的情感得到迸发,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教師可以运用多媒体激趣,将媒体中的声音、图像等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去观察、思考,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要通过片断练习,让学生将一件事情叙述清楚;通过仿写训练,针对文本的精彩片断、写作手法进行练习,让学生收获成功的体验。通过有效的训练,促进学生消化吸收,帮助学生夯实语言基础。教师不对学生进行过多的提示,避免学生被文本、语言束缚,影响他们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挥。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让他们融入自己的生活经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三、有效评价,激发兴趣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如果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全批全改,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他们就会缺少思考的时间,产生倦怠心理。教师要采用多元的评价方案,要将作文评改的机会让给学生,引导学生自评自改。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学生认为写完作文就是完成任务,修改、评价往往是老师的事,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读作文,并写下评语,并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学生很难发现自己文章存在的问题,教师要组织学生互评互改,让他们彼此指出优点与不足,相互学习借鉴。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不足、写作能力有限,他们的批改能力尚不够周全,在学生自改、互改后,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精批、精改,用红笔画出好词、好句,写上激励性的评语,使学生的写作兴趣变得浓厚。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开展生活化的写作教学,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实现素材的积累。通过仿写训练、多元评价,提升学生的写作、评改、鉴赏能力,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猜你喜欢

情感作文生活
情感
台上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