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作文如何充满“生命意识”

2020-07-14丁永辉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20年3期
关键词:生命意识实干姿态

丁永辉

生命意识是一个人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万物最基本的价值态度,更是“立德树人”的起点。一个具有生命意识的人,必定是一个敬畏生命、珍爱生命、明白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身心和谐发展、拥有健全人格、具有高尚品德的人。2019年天津卷“浪花的骄傲”,2019年全国新课标卷Ⅱ“青春接棒,强国有我”;2018年上海卷“需要与被需要”,2018年浙江卷“浙江精神”;2017年浙江卷“人生必读三本书”……这些考题都在引导考生树立生命意识,所以考生的文章只有处处充满对生命的思考,才能“回应”立德树人的命题要求。

技法一:探究生命价值的实现途径

生命价值的实现途径有多种:要实现人生价值,就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重贡献、讲奉献,正确認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贡献与索取的关系;要实现人生价值,就要正确认识自己,有健康心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切忌自高自大、目空一切;要实现人生价值,就要有恒心和定力,力戒浮躁浅薄;要实现人生价值,就要具有一定的自我掌控能力,头脑清醒,意志坚定,不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考生探究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将这些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入文,从而让文章彰显“立德树人”的底蕴。

【高分示例】

五四运动告诉我们:“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一定要传承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做一名甘于担当、勇于实干的新青年,用青春去建设祖国,谱写时代华章,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耳边犹响起百余年前五四先驱李大钊这样激励青年的声音:“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是的,靠什么征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的火焰山,拿什么安放我们心中如火的激情?实干,唯有实干。

时代呼唤人才,伟大的新时代更需要千千万万个甘于担当、勇于实干的青年,所以若干年后,无论我是守边固疆的边防战士,还是筑梦基层的一线干部;无论我是改革发展的领头羊,还是脱贫攻坚的先行者;无论我是车间码头的一线工人,还是传道授业的大学教授,我一定会传承伟大的五四精神,用担当与实干谱写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华章,无愧自己火红的青春,不负这个伟大的时代。

——2019年全国新课标卷Ⅱ优秀作文《传承五四精神,谱写时代华章》片段

【高分解读】

选文从两个方面探究了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一方面是传承五四精神,五四精神的内涵是什么,显然是爱国与责任;另一方面是要具有实干精神,因为只有实干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而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误区警示】

生命价值的实现途径可指一个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以及日常生活所坚守的行为习惯、道德准则,所以从此角度立意时写作重点在于阐述这些途径对实现人生价值的意义,或展现通过这些途径所取得的成就,切忌泛泛而谈途径而使文章变得空洞,导致说服力不强。

技法二:思考生命的姿态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故而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生命姿态:有人一生积极进取,有人一生消极避世;有人一生卑躬屈膝,有人一生铮铮铁骨;有人一生心怀他人,有人一生自私自利;有人一生以天下为己任,有人一生明哲保身……思考生命的姿态,将这些积极向上的生命姿态入文,有助于弘扬社会正能量。

【高分示例】

站直了做人,就是心怀自信。何为自信?自信就是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被重用了,却选择辞职,留一封信:仰天大笑出门而去,我怎能和你们一样在蓬蒿中蹦跶?自信是李清照的“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我是桂花,我才不跟牡丹、腊梅比娇艳,我就是我,体性温柔,迹远品高。自信是英雄的本质,唯有傲然于天下的自信才能独立自主,避免人云亦云的悲剧发生。

站直了做人,就是敢于担当。鲁迅先生说:“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首先要勇于正视现实,其次要敢于行动,唯有如此才能担起重任。尽管责任有时使人厌烦,但不履行责任,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废物。有无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这是英雄和懦夫的分界线。别人能负的责任,我同样能负;别人不能负的责任,我照样能负;有这样的信念,才能在责任面前不逃避,在他人或祖国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

站直了做人,并不仅仅体现在体形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我们的内心中。司马迁遭受腐刑,韩信甘受胯下之辱,这也是站直了做人的表现。外物可以改变形体,却不能撼动他们的心灵,心坚则志坚,气节又哪里管形体怎么样呢? 韩信、司马迁的气节令我们敬佩,只有站直了做人才能赢得尊严,赢得尊重。

——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Ⅱ优秀作文《活着就要站直了做人》片段

【高分解读】

首先题目“活着就要站直了做人”,就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考生所持的生命态度,在本片段,考生又从“心怀自信”“敢于担当”及“心灵的站直”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才能站直了做人。在表现手法上设问句、反问句、对偶句、对比句等运用自如,从而增强了阐释的力度。

【误区警示】

思考生命的姿态重在表现积极向上的生命姿态对实现人生价值的作用,所以立意时,一定要选取那些积极向上的生命姿态作为阐述角度,即使是从反面切入,也一定要将落脚点落到积极向上的生命姿态上。如果将写作重点放在消极的生命姿态上,文章将会被判定为“思想不健康”。

技法三:讴歌他人生命价值

假如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为这个世界创造出价值,那么就是在白白地浪费生命;一个人如果为这个世界创造了价值,那么自己的人生便获得了永恒。谁能说雷锋短暂的人生没有给后人留下永恒的精神财富?谁能说陶渊明的隐居没有给后人找到精神上的桃花源?谁能说乔布斯56岁的生命没有引领世界的发展……正如臧克家所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所以,讴歌他人的生命价值,既是对他人人生价值的肯定,也是在自我鞭策。

【高分示例】

我想起了苏武,面对匈奴的威逼利诱,始终不肯屈服,在茫茫大漠独守十九年,始终保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成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我想起了狼牙山五壮土,他们为了保护群众利益和部队主力,吸引敌人上山,纵身跳下深谷,为了新中国英勇就义。我想起了“天眼之父”南仁东,他为了给祖国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祖国的科研事业;我想起了药学家屠呦呦,她数十年坚守自我,锲而不舍,终于从我国古典文化的瑰宝中发现了能治疗疟疾的青蒿素;我想起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工作勤勤恳恳,把自己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放在农田里,最终成功试验出能在盐碱地种植的水稻……

《围炉夜话》中有言:“粗粝能甘,必是有为之士;纷华不染,方称杰出之人。”从古至今,这些前辈们不惧艰辛、挥洒着汗水,用实际行动甚至生命将中华文明的韧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以柔蕴刚,以刚蓄柔,刚柔并济,不折不崩。“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即使天堑再深,也敢教它变通途,这便是中华文明之韧性。身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一定循着前辈们的足迹,践行中华文明之韧性,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

——2019年全国北京卷优秀作文《文明的韧性》片段

【高分解读】

考生先后高度讴歌了苏轼、狼牙山五壮士、南仁东、屠呦呦等人物的人生价值,然后引用《围炉夜话》中的名句加以阐述,最后联系现实与自我,指出中华文明韧性的内涵及对新时代青年的影响,从而将他人价值与自我认知有机结合。

【误区警示】

讴歌他人生命价值时,一定要明确指出他人生命价值的具体体现以及对自我、社会、历史的影响,特别是一定要将对“我”的影响突出出来,如此才能将他人与“我”完美结合,进而表现他人的生命价值对“我” 的激励与鞭策作用。如果泛泛而谈他人生命价值,将“我”与“他人”骨肉分离,必定造成文章感染力不强。

技法四:思考自我生存状态

现代人似乎正处于一种“另类生存”状态:人们把思考交给了电脑,把联系交给了手机,把腿交给了汽车,把健康交给了药丸,把活法交给了别人;吃萝卜白菜的国民抱怨生活的艰辛,而吃肉的国民同样抱怨生活没有幸福感;即使过去悠闲自在的人,在时代车轮不断提速的背景下,也不得不逼迫自己快走或慢跑,去追赶时代的步伐,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被时代抛在十字路口,而找不到人生的去处和方向。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该怎样活,我要到那里去……这些亘古不变的话题无一不是对自我生存状态的思考。考生也应该善于思考自我生存状态,因为思考自我生存状态不仅有利于考生自我认知,也是新时代中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形成健全人格的必修课。

【高分示例】

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谓众口难调。倘若我们一味地迎合他人,最后只会迷失自我。席慕蓉说:“忽然发现,原来,我一生的种种努力,不过只为了周遭的人对我满意而已……走到途中才忽然发现,我只剩下一副模糊的面目,和一条不能回头的路。”由此可见,如果我们一生仅仅活在他人的评价中,在这些评价中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生活,那么这简直就是糟蹋了生命。再精明的作家也不能迎合所有读者的胃口,如叔本华所说:“要么庸俗,要么孤独。”迎合所有人的作家必然流于庸俗,所以我一定要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魄力。

每年的端午节,我们都会想起屈原这位伟大的诗人。千年前,因众臣诋毁而被流放的他,徘徊于江畔,写下了千古绝唱《离骚》。其实,曾经位极人臣的他,怎么会不懂得察言观色,但为了国家,为了理想与抱负,即使冒着让君主不悦的风险,他也要极力去劝谏君主。当他看着楚国投人秦国的怀抱,看到最终国破家亡,子民流离失所时,他纵身跃入汩罗江,做最后的一舞。他的舞蹈虽然沉重,但我们能感受到这流露出的是他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他用生命与热血,创造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作品,而这样真实伟大的写作,我认为无论经历多少时代的变迁仍会有读者欣赏。

芭蕾舞者若带着镣铐跳舞,那这种舞蹈对他而言必定是一次痛苦的表演。同理,我认为我们创作生活这部作品时,也应该只为自己“写作”,酣畅淋漓地表达自我。

——2019年浙江卷优秀作文《只为自己“写作”》片段

【高分解读】

考生通过引用席慕蓉、叔本华的名言与对屈原殉国素材的解读,对自我的生存状态进行了思考,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观点——只为我自己“创作”。如此行文,不仅切合题意,而且在行文过程中反复强调“我”,从而让文章也充满了真情实感。

【误区警示】

运用此法,考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文中一定有“我”,没有“我”的感悟,文章既不符合题意,也苍白无力;其次对自我生存状态的分析一定要有深度,可分析目前生存狀态的原因,可探究目前生存状态的影响,亦可探究对某些不好的生存状态的解决方案;最后要注意,无论从何角度切入,文章的价值导向一定要落到良好的生存状态上。

猜你喜欢

生命意识实干姿态
Creating an Atmosphere
数读2019政府工作报告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
沈从文笔下底层人物的生命意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老人与海》与《活着》的生命意识比较
绿建筑的商业姿态
浅议小学语文课堂生命意识的培养
实干派 别克君威
get!五大潮流热点 许你裙装 浪漫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