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匹配护理模式对规律透析患者体力活动行为干预的研究

2020-07-14蔡惠兰葛筱婧史燕飞刘丽丽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28期
关键词:血钾分阶段血钙

蔡惠兰,葛筱婧,史燕飞,刘丽丽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血透室,江苏 苏州 215012)

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是终末期肾病常用替代疗法,因长期受到病痛折磨,常有烦躁、抑郁、悲伤等负面情绪,不利于疾病治疗,而且恢复力与抵抗力差。随着临床研究增多,发现透析治疗期间实施有效的体力活动(PA)行为干预可改善身体与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1]。为了进一步分析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TTM)匹配护理模式对体力活动行为干预的效果,我院展开了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125例MHD患者进行调查。纳入标准:临床资料完整;符合MHD标准,治疗时间≥3个月,每周≥2~3次,机体基本稳定;年龄≥18 岁;可独立完成问卷,意识清楚;入组前6半年无外壳手术史;可独立行走,有听说读写能力;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肝病变、感染、恶性肿瘤等;脑血管病变;意识障碍、精神异常、痴呆;中枢或周围神经疾病等;妊娠期或哺乳期。125例患者男70例、女55例;年龄20~80岁,平均(55.49±10.63)岁。

1.2 方法

本研究通过自制问卷进行调查,同时结合实验室进行调查,详细收集患者的资料,比如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透析年龄、血清指标(白蛋白、血红蛋白)、肾功能指标(血肌酐、血尿素氮、血钙、血钾、血磷等)。同时予以MHD体力活动行为阶段评价表评估,根据TTM理论设计透析患者体力活动行为阶段评价表,评价表有5项内容,患者根据目前PA行为的状况选择合适答案,答案内容见表1。比较不同阶段患者相关指标。

表1 PA行为不同阶段及其内容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a=O.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不同PA行为阶段患者文化程度、透析年龄、血白蛋白、血红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血钙、血磷、血钾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PA行为阶段患者相关指标比较(±s)

表2 不同PA行为阶段患者相关指标比较(±s)

指标 情况 无打算阶段(22) 打算阶段(17) 准备阶段(21) 行为阶段(25) 维持阶段(40) P文盲 6 2 0 0 0初小 13 11 7 3 2高中 2 3 12 16 25本科及以上 1 1 2 6 13透析年龄 ≤50岁 17 11 10 7 10 <0.05>50岁 5 6 11 18 30血白蛋白(g/L) 36.05±1.67 38.59±1.88 40.09±1.98 42.10±2.11 45.93±2.38 <0.05血红蛋白(g/L) 18.95±13.02 122.09±14.85 125.40±16.75 128.30±18.49 130.38±20.44 <0.05血肌酐(μmol/L) 85.19±15.77 89.40±17.02 92.11±17.86 95.35±19.03 98.39±20.11 <0.05血尿素氮(mmol/L) 4.01±1.02 4.68±1.98 5.01±2.12 5.20±2.35 5.48±2.55 <0.05血钙(mmol/L) 1.89±0.33 2.01±0.31 2.14±0.34 2.20±0.41 2.38±0.44 <0.05血磷(mmol/L) 1.01±0.19 1.18±0.14 1.23±0.23 1.30±0.25 1.39±0.29 <0.05血钾(mmol/L) 3.01±0.73 3.49±0.88 3.68±0.96 3.94±1.03 4.20±1.14 <0.05文化程度 <0.05

3 讨 论

PA指的是因骨骼肌收缩所致能量消耗增加的机体活动,根据日常活动分类,包括工作相关的活动、居家生活有关的活动、闲暇期间运动锻炼等。MHD患者长期维持透析,生存质量下降,体力活动比健康人群更低,体力不足所致健康问题,是导致MHD患者死亡率增高的因子之一。予以合理与循序渐进的体力活动,对改善MHD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的影响,可改善活动能力,有效控制血压。TTM理论是上世纪80年代Prochaska提出,目前在国际上是应用较多的一类行为改变理论模型,我院也将其应用在MHD患者中,对其行为活动进行了干预。

研究中对125例MHD患者调查,根据TTM理论设计MHD患者体力活动行为阶段评价表,发现不同PA行为阶段患者文化程度、透析年龄、血白蛋白、血红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血钙、血磷、血钾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各PA行为阶段比较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TM将人的行为转变概括为5个阶段,分别为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维持阶段。TTM理论建构丰富,同时得到了实际案例的支持,是一个动态化的理论模型,可分阶段对行为活动进行干预,结合患者的需求针对性干预,在临床与社区行为干预中逐渐开展起来。从有关报道[2]中,证实容量控制教育建立在行为转变分阶段理论模型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匹配护理模式在规律透析患者中干预,对体力活动行为有一定的干预价值,不同阶段下相关指标有一定差异,可能和文化程度、血清指标、肾功能指标等有关。

猜你喜欢

血钾分阶段血钙
分阶段调整增加扇区通行能力策略
基于行为分阶段改变理论的护理模式对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影响
分阶段心理护理干预对干细胞移植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影响
强化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钾血症患者血钾水平的影响
276例高钾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血钙正常 可能也需补钙
谨防血钾异常与猝死
血钾异常伤心脏
高、低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激素及钙磷代谢的影响
骨源性碱性磷酸酶与血钙测定结果比较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