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束化管理在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影响研究

2020-07-14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28期
关键词:收缩压血压常规

刘 倩

(广西钦州市妇幼保健院,广西 钦州 535000)

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发生率都较高,当血液透析患者的收缩压和平均动脉压上升时,左心室肥厚和心衰的风险就会相应的增加,因此血液透析患者要有效的降低血压从而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1]。集束化管理指的是将独立的干预方法进行归纳和优选,然后以集束的形式制定出详细的方案,最大程度的发挥出管理的效应[2]。有研究表明,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集束化管理能有效降低血压,改善患者临床症状[3]。基于此,本研究选择我院500例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患者,给予集束化管理,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入1000例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患者,分成集束化组和常规组,组内均有500例。集束化组中,女240例,男260例,年龄40~60岁,平均(50.36±4.28)岁。常规组中,女245例,男255例,年龄40~60岁,平均(50.49±4.17)岁。两组年龄、性别等资料基本保持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给予血液透析和高血压的常规护理和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采取低通透析器治疗。集束化组:(1)用人体成分测量仪测患者体液的情况,判断患者干体质量,使得患者超滤达到干体质量,达到之后护理人员注意观察患者干体质量和血压的变化,换算出每位患者都适合的超滤方案,若有患者不耐受要及时调整方案,如果还不耐受在测量人体成分之后要依照测试的结果将干体质量下调,可以在透析时在原本的干体质量基础上多超滤0.1 kg。主要观察的地方是透析时收缩压是否按照每小时10 mmHg的幅度增加,透析后的血压高于透析前。(2)按照医嘱把透析机电导度中的钠曲线设为阶梯型,开始浓度为145 mmol/L,然后下降到137 mmol/L。(3)加强血液透析合并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滤过治疗,采取规律高通透析器治疗,对于一些超滤不耐受的患者,可以适当增加透析频率和时间。(4)严格规定患者低盐饮食,每天控制在4~6 g,烹饪时减少用盐量,尽量使用低钠盐,向患者发放低钠食品的食谱,嘱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5)采用电话、微信等形式提醒患者一定要遵医嘱用药,不要自行换药,指导患者按时测量血压并进行记录。(6)指导患者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锻炼,建议进行有氧锻炼,运动前后要测量血压,把运动时血压和平时相比,如果较稳定没有太大的波动才可以继续进行运动。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半年后血压的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全文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其中均数±标准差(±s)用于表达计量资料,x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其中P<0.05表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集束化组舒张压、收缩压和平均动脉压的值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半年后血压变化相比(n=500,±s,mmHg)

表1 两组半年后血压变化相比(n=500,±s,mmHg)

组别 舒张压 收缩压 平均动脉压常规组 85.62±15.11 160.35±22.54 105.64±12.28集束化组 66.89±11.26 132.85±10.67 80.64±16.34 t 5.444 6.040 6.699 P 0.001 0.001 0.001

3 讨 论

由于水钠潴留、饮食中钠含量较高、不够重视干体质量等因素,使得血液透析前后患者的血压波动较大,在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患者中,有效控制好血压极其重要[4]。集束化护理指的是在处理某种疾病时,将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治疗和护理方案集合在一起,从而解决一种疾病,是有效的实践指南[5]。

本研究得出集束化组舒张压、收缩压和平均动脉压的值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集束化组在血液透析前判断患者干体质量,使超滤达到干体质量,然后换算出适合每位患者的超滤方案,当有患者不耐受的情况出现时要及时调整;将透析机电导度中的钠曲线设为阶梯型;严格控制患者进食低钠食物,烹饪时减少用盐量,使用低钠盐,嘱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指导患者正确服药,并学会自测血压;指导患者适当进行有氧运动等。集束化的管理从各个方面干预,有效控制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因此集束化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水平低于常规组。

依上所述,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集束化管理能有效降低血压的值。高血压是血液透析患者最常会发生的并发症,因此有效控制血压是改善预后的关键。集束化管理将概念转化成具体的临床实践,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和医疗质量,对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6]。

猜你喜欢

收缩压血压常规
常规之外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你了解高血压分级吗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简单三招轻松降压
最怕啥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别受限于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