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0-07-14常莉华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28期
关键词:投诉率病情风险管理

常莉华

(泰兴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江苏 泰州 225400)

急诊在临床中抢救的患者病情多比较危急,而患者需要在各个环节交接与病情处理,在此过程中存在较大的护理风险,而急诊治疗患者细微的风险均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在临床中需要增强护理风险管理,以此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促使临床有效进行病症治疗[1]。现就我院收治的120例急诊室患者,研究急诊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1月~2019年12月共120例急诊室患者进行此次研究,选用时间先后顺序将研究对象分为2组,观察组60例为2017年1月~2019年12月,男40例,女20例,病症类型:有机磷农药中毒27例,心力衰竭7例,心绞痛26例,年龄17~78岁,平均(43.1±4.4)岁;对照组60例为2014年1月~2016年12月,男37例,女23例,病症类型:有机磷农药中毒25例,心力衰竭7例,心绞痛28例,年龄18~79岁,平均(42.3±4.7)岁,两组基线资料对比没有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院方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开展此次研究,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方式,主要内容有:(1)风险评估:护理管理人员对全科室的工作人员进行工作质量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患者对病症的认知有限,不能良好的配合临床治疗,护理人员需要将病症临床治疗的利弊予以说明;针对性进行风险管理。对护理人员需定期进行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2)风险管理:完善临床风险管理制度,科室负责人与护士长考虑急诊科室的临床特征,患者病症较为严重,且发病较急,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病情易受多种因素影响,促使临床中能够良好的制定护理风险管理方案,增强用药记录,在日常护理中增强对护理人员的管理,在进行临床护理的过程中进行签字,确保护理方案在临床中能够完善,医护人员需要及时针对患者的病史与病情,促使患者于家属较为全面的了解患者的病情;(3)强化风险意识:院内科室人员定期进行护理演习与培训,护理流程方面完善具体流程,优化具体的护理措施,提升临床的风险护理质量;(4)药物护理:急诊患者临床病情多比较危急,患者的病情易受诸多因素变化,其中药物治疗是最基本的治疗方式,具体药物种类较多,用药剂量与用药种类均会影响临床治疗,因此在临床中需增强用药记录,对具体的用药时间,用药量,用药速度等均进行详细记录,同时加强对不良反应的监测。(5)情绪管理:患者在病患状况下,医护人员处于长期的高压工作状态,双方均有较大的心理压力,在临床中易出现情绪管理不当的状况,护理人员对患者情绪管理的较好方式为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对自己情绪管理的常见方式为表演性策略、体验性策略,尝试在患者的角度进行问题思考,理解患者不良情绪的同时寻找患者的心理破绽,对患者有效进行心理干预,在进行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提升自我成就感。[2-3]。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投诉率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护理服务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患者满意度评分在90分以上)、一般满意(患者满意度评分在70~90分)和不满意(患者满意度评分在70分以下),具体数值以临床记录为主。

1.4 统计学方法

用软件SPSS 20.0对两组的临床数据予以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x2检验。检测标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投诉率的比较

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较低,投诉率也较低,对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与投诉率的对比[n(%)]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非常满意38例,一般满意20例,不满意2例,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非常满意27例,一般满意22例,不满意11例,满意度为81.67%,卡方值为6.987,P值为0.008,对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风险管理是针对经济损伤及时发现、评价,采取措施进行科学管理减少经济损失与法律讼诉,医疗风险管理是指医护人员对医疗技术、环境、药物、医疗制度以及设备进行风险因素管理,以此促使临床良好治疗,也可较好的避免不良因素对患者病情的影响,避免发生医患纠纷[4]。

此次研究结果为:护理风险管理在临床中能够较好的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与投诉率,提升临床满意度,在实际临床中的护理管理运用效果较好,原因分析为:护理风险管理在临床中有更加严格与规范化的护理流程,能够更良好的预判潜在风险,对潜在风险正确的防范,防止对患者的健康造成损害;同时在护理的过程中加强与患者之间的交流,了解患者的自身状况,以此依据患者的自身状况开展临床护理,保障临床护理效果;增强人文关怀,进行细节护理,并动态追踪与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指导患者进行良好的情绪管理,避免不良情绪对患者健康的损害,在此基础上完善临床制度,对具体的临床护理流程与制度进行完善,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由此可见,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治疗中能够有效的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降低患者的投诉,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在临床中的运用效果较好,值得广泛运用。

猜你喜欢

投诉率病情风险管理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对企业合规风险管理的思考
加强小额贷款企业风险管理与防范探讨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注射室的运用效果
门诊输液室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
论如何在智能电管家推广同时降低投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