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缝隙护理在急诊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应用

2020-07-14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28期
关键词:多发性缝隙成功率

杨 昆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江苏 徐州 221002)

严重多发性创伤是指在同一外力的作用下,人体同时或者相继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者脏器遭受创伤[1]。常伴有大血管,重要脏器损伤的时候,会造成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者甚至有生命危险[2]。无缝护理具有高效性、连续性、零距离的特点,在普通整体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的优化提升。本文将本院50例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无缝隙护理在急诊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转运过程中的情况,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获医院批准,研究的50例患者均属于严重多发性创伤,以简明损伤定级表(AIS-ISS)损伤严重程度得分≥16分为评定标准,且患者知情自愿参加此次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25例,男13例,女12例,平均年龄(42.17±2.85)岁;対照组25例,男16例,女9例,平均年龄(42.17±2.85)岁,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急救常规处理方法。实施过程先通气保证呼吸顺畅,再扩容,并使用心泵,同时控制出血量,之后进行手术治疗。

1.2.2 观察组

采用无缝隙护理措施。①诊疗前,诊疗医护人员组成无缝隙护理小组,由1名队长负责指挥,呼吸道、循环、助理、记录护士各1名,在诊疗中配合医生进行检查并与其他科室做好协作,保证患者在无缝隙护理过程中得到良好处理。为增强无缝隙护理小组专业性,需定期组织小组人员学习相应的操作手法,及人性化的护理服务理念,增强护理人员责任感。学习过程中对不同创伤原因进行分类,如:高空坠伤、打斗伤、车祸伤等,并对不同原因造成的伤口逐一分析,根据不同点完善护理过程细则。②诊疗中,采用无缝隙护理措施,呼吸道护士做好术前口腔清洁,保证患者呼吸道顺畅;循环护士建立患者静脉通路,保障电解质平衡,防止心跳骤停及大出血导致的休克等症状;助理护士负责协调工作,帮助医生及其他护士操作好整个护理过程;记录护士负责记录患者情况及手术进程。

1.3 观察指标

选取接诊时间、急诊检查时间、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不良反应等作为观察指标。(1)诊疗时间指标包含接诊、急诊检查、抢救时间等。全过程从接到急救电话开始记录,至开始进行手术为完整时间。(2)抢救成功率以采用该方法抢救成功人数,占总采用该方法人数的百分比,作为参考数据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将此次研究中数据输入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定为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独立t检验比较两组计数资料。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诊疗时间指标比较

分别比较患者接诊时间、急诊检查时间、抢救时间,观察组各时间相比于对照组,明显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急诊患者的诊疗时间指标比较(±s,t/min)

表1 两组急诊患者的诊疗时间指标比较(±s,t/min)

组别 例数 接诊时间 急诊检查时间 抢救时间对照组 25 35.2±4.7 28.2±3.6 72±5.8观察组 25 30.2±2.9 21.2±2.2 55±3.7 P<0.05 <0.05 <0.05

2.2 抢救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急诊患者的成功病例分别为21例、24例,成功率84%、96%,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目前严重多发性创伤人数逐年增加,严重的多发性创伤常引起大出血、呼吸道破损等情况,对于诊疗时间上相比普通患者有着更高的要求[3]。因此建立无缝隙护理小组,并进行完善的岗前培训与分工配合,对于诊疗时间的缩短,对患者十分重要。同时在诊疗过程中无缝隙护理小组对患者的实时监控记录,可以随时监测患者有无异常,并及时反馈,对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提升显著。

本实验所研究的接诊时间、急诊检查时间、术前抢救时间等观察组均有明显缩短,抢救成功率观察组有明显提升。

综上,在急诊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转运过程中采用无缝隙护理,可以为患者提供更为有效的护理手段,提升了患者的存活率,值得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多发性缝隙成功率
成功率100%,一颗玻璃珠入水,瓶子终于坐不住了!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多发性跖疣143例临床观察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雨的缝隙
空中翱翔
缝隙
研究发现:面试排第四,成功率最高等4则
乐乐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