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总结LPD患者肠内营养(EN)的效果观察与护理体会

2020-07-14靖方静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28期
关键词:发病率常规营养

靖方静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外科,江苏 徐州 221000)

目前,临床中治疗胰腺恶性肿瘤使用率最高的治疗方式为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但实施该手术需要切除患者众多器官,术后患者难以禁食,必须为其实施营养支持[1]。相关研究表明,术后早期为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为确定该观点,本研究选取了60例患者展开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院2019年2月~2019年10月接诊的60例行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30例。研究组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2.8±4.5岁;常规组中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53.7±6.8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对比研究。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认证,且所有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为常规组患者实施肠外静脉营养支持,为患者静脉注射浓度30%的英特利区特与葡萄糖为患者提供能量,使用8.4%的乐凡命为患者补给氮源。

研究组则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确定患者的耐受程度后,于术后第三天通过肠造瘘管为患者滴注250 mL的营养液和500 mL生理盐水,第四天第五天分别将营养液的剂量提升至500 mL和1000 mL,连续为患者注射7~10天。在治疗期间为该组患者实施护理工作,包括:(1)心理护理。多数患者手术治疗后均会出现严重的负面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应详细的为患者讲解其自身的病情和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一些副作用,告诉患者对应的处理措施,帮助患者建立治疗自信心,积极配合治疗。(2)肠造瘘管的护理。妥善固定导管,每天观察患者的导管外漏长度,帮助患者活动,防止导管位移。每天使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保持管道通畅。(3)并发症护理。实时观察患者的生理情况,并制定处理方案,防止患者出现腹胀、腹泻等不良并发症。为防止患者血糖紊乱和水电解质失调,可为患者使用低糖营养液,或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1.3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使用SPSS 20.0软件分析。使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数据,使用t检验,使用%作为计数资料的单位,组间数据的对比,使用x2进行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ALB、TP指标

研究患者的ALB、TP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附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ALB、TP指标(±s)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ALB、TP指标(±s)

注: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分组 n ALB(g/L) TP(g/L)研究组 30 44.8±1.5 69.5±3.4常规组 30 35.8±2.4 54.6±3.1 t 8.642 10.424 P 0.018 0.012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病率

常规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附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病率[n(%)]

3 讨 论

患者接受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体内的肠胃、胆胰出现了严重的结构改变,因此极易出现排斥反应。并且由于术后患者的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若不能补充充足的营养,容易诱发负氮平衡,诱发胰瘘、胆瘘、腹腔感染等各种不良并发症,因此术后营养支持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接受肠内营养支持后,其ALB、TP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成该情况的具体机制为EN治疗能够有效营养小肠,加速肠蠕动,刺激分泌胃肠激素,从而加速营养吸收,平衡肠道菌群,本研究结论和尹捷等[2]学者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谭锦风等[3]学者经过研究发现,PD术后为患者实施初期EN干预的同时进行护理干预工作,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与本研究结论吻合,本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病率为6.6%,而常规组则高达30%,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术后初期EN结合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各项指标,还能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为行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实施EN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结合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具有良好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发病率常规营养
常规之外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重庆每小时10人确诊癌症 癌症发病率持续上升
蔬菜与营养
别受限于常规
更多的奶酪,更多的营养?!
春天最好的“营养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