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护理对下肢骨肉瘤术后患者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20-07-14何文倩蔡少慧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28期
关键词:肉瘤肢体康复

何文倩,蔡少慧,沈 芳*

(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科,广东 广州 510060)

下肢骨肉瘤,为骨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作为一种恶性骨肿瘤疾病,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疼痛、肿块、跛行、发热、不适、体重下降以及贫血等。为了改善患者的病情及生活质量,需积极医治,采取有效手术方法,并配合有效的护理方法[1]。鉴于此,本课题将我院纳入研究的下肢骨肉瘤手术患者一共108例作为研究的主对象,主要是对康复护理方法的使用价值进行评价,具体研究内容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我院2017年6月~2019年12月下肢骨肉瘤手术患者一共108例,满足临床有关“下肢骨肉瘤”疾病的诊断标准[2],进一步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个不同的组别,其中观察组54例,男37例、女17例;年龄11~62岁,平均(42.00±1.00)岁。对照组54例中,男38例、女16例;年龄9~70岁,平均(39.5±0.50)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没有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比较的价值。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于围手术期以骨科常规护理流程为依据,严格执行。观察组患者则采取康复护理方法,涉及:

(1)手术后1 d,指导患者进行足趾练习,对患者足部有无感觉减退或麻木情况进行认真观察,并实行甲下充盈试验,每天3次。

(2)术后2 d后,指导患者进行胫骨远端的小腿关节背伸跖屈锻炼,股骨下端则在手术后72小时进行练习,每组30次,每天4次,期间需对患者有无足下垂症状进行密切观察;并指导患者行股四头肌收缩练习,指导患者行健侧肢体活动。

(3)手术72小时后,指导患者进行肌肉、小关节主动练习;手术后2个星期,以患者肢体耐受情况及灵敏度为依据,适当改进练习计划方案,以增加5°~10°/d为标准,进行训练。

(4)术后3个星期,指导患者进行主动训练,伸直、绷紧大腿,膝关节维持下压状态,见髌骨上移为宜,同时大腿条块状肌肉隆起,持续3秒后放松,每组20次,每天3组。

(5)术后1个月,适当增加关节活动度,指导患者行仰卧位,将患肢缓慢抬起然后放下,倘若患者有疼痛症状存在难以继续进行,则由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将患肢抬起,然后进行活动练习,每组20次,每天3组。

(6)术后2个月,指导患者使用双拐下地进行站立训练,尽可能避免患肢负重,进行行走练习,将时间控制在每次15 min左右,并根据患者恢复状态,适当增加训练量和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3 评价标准

(1)患者的肢体功能康复疗效标准为:①优:经积极医护后,患者的膝关节弯曲度在120°及以上,具备日常自主活动能力,不需要支具辅助;②良:膝关节弯曲度在90°~119°,具备长距离自主行走的能力,存在轻微疼痛,具备简单上下楼梯及坐下站起的能力;③可:膝关节弯曲度在60°~89°,具备平地行走的能力;④差:膝关节弯曲度不足60°,需应用假肢;计算患者肢体功能康复优良率。

(2)根据生活质量(SF-36)评分量表,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从躯功能、心理状态、生活能力、社会功能四个维度进行评分,每个维度25分,满分100分;评分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3]。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23.0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数据用(±s)代表,采取t检验;计数数据用百分率(%)代表,采取x2检验;P<0.05,代表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的价值。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疗效比较

在肢体功能康复疗效方面,观察组优良率为92.59%,与对照组的83.33%比较明显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疗效比较[n(%)]

2.2 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SF-36)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前SF-36评分为(62.8±1.2)分、护理后为(87.0±1.0)分;对照组,护理前SF-36评分为(63.0±0.5)分、护理后为(72.5±1.0)分。由数据可知,在SF-36评分上,两组护理前对比没有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87,P>0.05);经积极护理后,观察组显著要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78,P<0.05)。

3 讨 论

在临床中,针对实施手术方法医治的下肢骨肉瘤患者有必要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此次重点实施康复护理,主要在术后进行,包括:术后早期足趾练习、胫骨远端的小腿关节背伸跖屈锻炼、股四头肌收缩练习;术后肌肉、小关节主动练习、使用双拐下地进行站立训练等。结果显示:本次采取康复护理方法的观察组,肢体功能康复优良率高达92.59%,与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的83.33%对比显著提高;此外,在生活质量SF-36评分方面,护理后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从中可知,康复护理方法的应用价值颇高。

综上所述:下肢骨肉瘤患者给予康复护理,可提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康复疗效,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值得借鉴及应用。

猜你喜欢

肉瘤肢体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左下肢黏液型脂肪肉瘤术后复发并心包转移1例
肺原发未分化高级别多形性肉瘤1例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脂肪肉瘤,早发现才可能有好预后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肺尤文肉瘤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