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观察

2020-07-14陈静娴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28期
关键词:情绪反应冠心病用药

陈静娴

(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八病区,江苏 泰州 225300)

冠心病属临床常见的一组心血管疾病,且多发于中老年患者群体。发病后,患者主要表现为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绞痛等临床症状,如不予以及时治疗或缓解,不仅会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还会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导致猝死事件的发生[1]。因此,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对比分析,现将综合护理干预取得的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1月~2020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①符合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标准;②经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冠脉造影等检查确诊;③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了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既往有精神障碍疾病者;②听觉或视觉障碍者;③肝肾功能严重衰竭者;④中途退出研究者。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2个组别,各有患者35例。基础组有男18例,女17例,年龄48~83岁,平均(66.53±12.79)岁,心功能分级:II级19例,III级16例。探讨组有男17例,女18例,年龄47~82岁,平均(65.91±13.81)岁,心功能分级:II级20例,III级15例。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比较两组冠心病患者的一般资料,心功能分级、年龄、性别等无组间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基础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探讨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所示:①临床宣教:向冠心病患者发放我院自制的健康知识宣传手册,邀请科室专家定期进行知识讲座,详细向患者、家属说明监测血压、按医嘱用药的重要性,转变患者对冠心病的认知,指导家属给予患者有力的家庭支持[2]。②用药指导:医护人员应耐心告知患者各类临床用药的疗效、作用机制、用药反应等内容,促使患者进一步了解按时用药对自身疾病、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同时还应明确漏服、错服、少服等不良事件对病情控制造成的危害,提升患者规律用药的思想意识。③心理护理:医护人员与患者交流沟通时需要时刻注意语气和态度,充分关爱、关心、尊重患者,主动向患者介绍既往的成功案例,及时解答患者疑虑,进而增强患者的治疗及康复信心[3]。④饮食干预: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科学、合理的制定膳食计划。建议选择低糖、低脂、低胆固醇、高纤维的食物,戒烟戒酒,少食刺激性食物,逐渐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⑤康复训练:依照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运动方案,把握循序渐进的原则,及时监督患者的运动情况,引导患者提升训练积极性。

1.3 观察指标

借助生活质量量表,分别从睡眠质量、躯体活动、情绪反应等方面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描述入选患者的临床数据资料。计量资料用±s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经x2检验。P<0.05时,说明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基础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躯体活动、情绪反应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探讨组,组间对比差异鲜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s,分)

表1 对比两组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s,分)

组别 例数 睡眠质量 躯体活动 情绪反应基础组 35 74.28±3.16 74.15±5.42 74.59±6.43探讨组 35 90.42±1.53 87.21±3.27 88.57±4.57 t-- 35.608 15.981 13.727 P-- 0.000 0.000 0.000

3 讨 论

目前,临床常通过相关药物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但是长期治疗容易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进而影响预后效果[4]。据陈天苗、陈婷婷等学者[5]研究指出,护理干预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冠心病患者的治疗积极性,改善其负性心理。

基础组的睡眠质量为(74.28±3.16)分,躯体活动为(74.15±5.42)分,情绪反应为(74.59±6.43)分,均显著低于探讨组,组间存在比较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表明:综合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能够使患者获得确切的干预效果。通过临床宣教、用药指导、心理护理、饮食干预、康复训练等方式,对冠心病患者提供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督促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及饮食习惯,转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高患者的用药意识,同时还能帮助患者缓解抑郁、焦虑等多种消极情绪,进而改善临床治疗效果,避免医疗纠纷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给予冠心病患者综合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获得肯定的临床效果,同时还能帮助患者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大力推广或采用。

猜你喜欢

情绪反应冠心病用药
过度情绪反应的背后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艾滋病住院患者对新冠肺炎的认知、行为及情绪反应
第五届百姓安全用药
小心染上现代生活方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