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上音乐剧
——广东歌舞剧院打造首部音乐剧《再见,1990》

2020-07-13付苏

岭南音乐 2020年3期
关键词:歌舞剧音乐剧广东

文|付苏

6月12日晚,由广东歌舞剧院打造的首部音乐剧《再见,1990》在广东歌舞剧院小剧场上演。这部音乐剧讲述的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一群在广州打拼的年轻人的梦想和爱情故事,引发现场不少观众的集体回忆。

音乐剧开演前,剧场里轮回播放着《喜欢你》《千千阙歌》《容易受伤的女人》《红日》等经典老歌,营造出了20世纪90年代的氛围。剧目拉开,舞台情境将观众带入某骑楼,从歌声里走出来一群为着各自的梦想来到广州的年轻人:心怀歌手梦的高俊生,做着金钱梦的张小娇,带着留洋梦的陈晓敏,以及有过梦想又被现实慢慢占据生活的汤婆婆、王小毅、阿星……他们在那个年代的广州,上演着各自的欢乐、遗憾、美好和唏嘘,最终找寻到自我。

广东歌舞剧院歌唱演员李思音在剧中饰演张小娇,为了演这部剧,她专门去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学了一年的表演,也参加了百老汇的集训班,她说:“我是一位民歌歌手,这部剧中很多演员都是跨界来的。”

在剧中饰演高俊生的广东歌舞剧院歌唱演员潘旭第一次演音乐剧,他表示:“台词、形体、人物性格的层次都挺难的,能够完成到这个程度,我还是很开心的。”

饰演汤婆婆的广东歌舞剧院歌剧团团长刘东红表示,这一年来明显得看到了团队在意志力、凝聚力、综合实力上都有了整体的提升。“大家从台词、表演、体能、舞蹈等方面进行长时间、高强度、有针对性的培训,从开始的定位模糊、缺乏自信,到现在的唱跳以及表演的收放自如,舞台现场应变能力都大大超过预期。”

该剧的作曲、音乐总监童达琴在6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23首歌曲的旋律和部分歌词、共计100分钟以上的原创音乐。

“20世纪90年代很多人到广州打拼,或许是被广州发达的流行音乐所吸引,而今天更多的人在广州的各行各业追求梦想。《再见,1990》会让每个人都有代入感、共鸣感,每个人在追梦的过程中都会起起落落,但最终依然温暖坚强地走下去。”该剧导演高瑞嘉是国内知名音乐剧导演,代表作有《隐婚男女》等。当初广东歌舞剧院给予的创作初衷很明确,就是想要打造一台符合大众口味的广州本土音乐剧。编剧陈天然和他一起以“青春、梦想、爱情”为主题进行创作,这个主题最适合用轻松明快的音乐剧来表达,让观众一起跟随我们回到那个年代。“不需要跌宕起伏、命运纠葛的故事,以一个更真实、更生活化的故事温暖治愈大家。”

广东歌舞剧院院长熊健表示:2018年初就开始策划筹备《再见,1990》,这是广东歌舞剧院建院70周年以来的第一部音乐剧。剧本几易其稿。第一个版本在去年进行了内部演出,之后也在广东省内几个城市进行了一轮巡演,希望“改中演,演中改”,通过收集大家的意见,尤其是现场观众的反应,再进行调整。2020年3月正式复工之后,我们在做好了各项防疫措施的情况下,拟定细致的修改方案,先进行两个星期的集体整训恢复体能,4—5月份就正式进入升级版本的排练、合成。5月30—31日也进行了内部试演。我们的初衷是希望在音乐剧上探索一条市场化、本土化、符合大众口味的创作之路。

《再见,1990》特邀韩国当红舞蹈编导张恩淑打造了风格多变、复古时尚的舞蹈。整个剧根据角色来进行风格区分,所以观众在剧里可以看到爵士、摇摆舞等多种舞蹈。

全剧舞美是以局部写实的老广州骑楼为主体。舞美设计马骏让简洁的空间与老广州风格的房子并存、切换,多种风格混搭、拼贴。舞台灯光营造出广州20世纪90年代盛行的音乐茶座的气氛。

“这部剧里不仅有他们,也有你和我。”有资深观众表示,这部剧摒弃了煽情、励志、苦情的传统桥段,运用了较为现代的手法和语言来表达与编排,以音乐贯穿始终,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快剧终时,经过一系列特定的时代声音(BP机声、申奥成功那声“beijing”、Win98开机声、QQ声、微信声等)引起满满的回忆间,灯光绚烂的舞台上响起数首属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粤语歌坛黄金时代的经典歌曲,几个主演的唱跳,让观众大家如痴如醉,实在太让人意外与惊喜,希望以后越演越好。也有观众表示,该剧有亮点有情怀,但还需要继续打磨提高,对原创音乐剧我们需要多一份耐心。

猜你喜欢

歌舞剧音乐剧广东
Gardening is popular in schools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陕西,我的家乡
近期国内歌剧/音乐剧演出预告
音乐剧新闻
愈纯粹愈醉人——天津歌舞剧院新版《爱之甘醇》初品记
音乐剧新闻
近期国内歌剧/ 音乐剧演出预告
广东舆情
我为内心的需要而写作——谈民族歌舞剧《伴嫁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