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思想工作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探讨

2020-07-12赵宇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宣传部

消费导刊 2020年19期
关键词:职工融合思想

赵宇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宣传部

前言:企业文化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过程中,立足马克思主义立场,培育而成的共同价值理念,中心为企业价值观、职业精神、文化观及道德观。而企业思想工作主要是利用人类历史上最科学的世界观、最先进的方法论启发职工、教育职工并提高职工思想认识的手段。企业思想工作塑造了企业文化的灵魂,企业文化夯实了企业思想工作的基础,两者互为载体,通过融合互补,可以为企业生产发展提供坚实的屏障。基于此,对企业思想工作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对策进行适当分析至关重要。

一、企业思想工作与企业文化的共性

(一)目标一致

企业思想工作目标为通过有效途径,依托现有载体,全方位调动内部职工积极主动性,切实提升内部职工技术技能水平、思想道德素养,促使职工更加积极热情的为企业生产服务;企业文化建设目标为通过企业共有价值观树立,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全方位提升企业内部职工道德理念、文化素养及思想认识,为企业发展服务[1]。

(二)内容一致

企业思想工作主要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蕴含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为指导,依托我党基本理论基础,针对内部职工,开展家庭美德教育、基本公德教育及职业道德教育,促使其形成共有理想信念、精神支柱;企业文化主要是以企业共有价值观为核心,以企业内部职工需要遵循的行为规范为主体。两者在内容本质上趋于一致[2]。

(三)主体一致

企业思想工作主体为企业内部全体职工,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整体工作重心;企业文化是企业着眼于建立企业员工一致认同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价值标准的文化活动,从本质上而言是一种以人为根本的企业发展经营策略。

二、企业思想工作与企业文化的差异

(一)内涵差异

企业思想工作强调根据我党在企业中的核心任务,遵循企业内部职工思想行为规律,对内部职工的世界观施加影响,涵盖了职工思想行为理性、思想教育活动实践两个方面理念;企业文化主要是在企业长时间经营发展阶段逐步形成的行为规范及文化价值理性观念。

(二)性质差异

企业思想工作与企业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具有较为突出的思想性、党性及政治色彩、政治属性;后者是一种现代社会出现的新的管理理论,具有突出的经济管理属性。

(三)运作差异

企业思想工作主要是以党委为领导主体,群众与领导相结合、专兼职相结合的运作模式;企业文化建设主要以企业全体职工为主体,依靠企业内部良好文化氛围,通过全体职工自我约束、自我教育,潜移默化的适应、遵守、执行的过程[3]。

三、企业思想工作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对策

(一)把控融合脉络

企业思想工作与企业文化的融合需要企业管理层不间断思考求索,以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统一步调,汇聚企业思想工作、企业文化建设合力,达成企业战略愿景。同时坚持党的领导,统一认知,追根溯源,把控以党委为主体的意识形态工作、企业文件建设间脉络关联,避免企业思想工作与企业文化融合进程随管理层变化而调整对两者延续性、公信力的不利影响。

首先,企业管理者应将企业思想工作与企业文化的根源脉络文化作为企业建设的核心前置问题,突出政治意识。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绝对领导,保证党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中的重要作用。

其次,在牢固把控企业思想工作与企业文化融合根魂的同时,企业管理者应紧扣主要产品或服务脉络。面向现代市场,深入分析思想工作与文化融合内在契合点,研究并制定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思想工作与企业文化融合方案。同时对思想指导、实施路径、发展方向间关系进行恰当处理,促使企业文化贯穿于思想工作整个过程,凸显企业建设发展内生动力要求,保证企业思想工作、文化融合层级协调统一。

最后,根据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出现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间矛盾,将促进思想工作与文化建设高质融合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从建设社会主义步伐中不断汲取营养,在社会主义土壤中进行企业思想工作与企业文化融合。

(二)提升制度保障

制度保障的提升,是企业思想工作与企业文化融合的核心,也是破解企业思想工作与企业融合瓶颈的钥匙,更是企业思想工作与企业文化实现高质融合的保障[4]。因此,企业管理者应根据现阶段企业思想工作与企业文化融合需求,制定坚实有力的制度保障。

一方面,考虑到现阶段企业考核主要遵循下管一级方针,党建、经营为主要考核内容,且党建考核权重较大,为了进一步推进企业思想工作与企业文化融合联系,可以考核指标、周期考核关键点设立为入手点,优选行为考核、评价考核指标。适当加强相关指标与党建考核间关联,切实推进“紧盯人,观言行”、“管住事,重效果”理念落实。

另一方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共商共建共享发展道路初步形成,为企业思想工作与企业文化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基于此,企业可以进行跨业态支部共建机制构建。鼓励不同部分文化互相交流、互相借鉴,拓展企业思想工作、企业文化交互空间。并从多个视角入手,对企业思想工作与企业文化融合成效进行评价,盘活多种资源,形成思想工作与文化建设合力。需要注意的是,在跨业态支部共建机制建设中,企业以保护、尊重、发扬内部职工团队创新创造意愿为立足点,不断推动内部职工利益诉求与企业经营发展目标的高度一致性。

此外,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背景下,企业应从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入手,主动与一线部门联系,建立完善的基层党组织思想工作与企业文化融合机制,为基层思想工作与企业文化融合提供依据。

(三)合理选择载体

企业思想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具有战略层面目标一致、战术方法差异大的特征。基于此,企业应从思想工作与企业文化在宏观层面战略趋同性入手,围绕内部职工中心、生产经营管理中心,合理选择载体,加速思想工作与企业文化的深层次融合[5]。

一方面,企业应通过持之以恒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内部职工展示日益严酷的市场竞争环境压力,引导企业内部职工端正工作态度,树立强大的自尊自信心,推进企业内部职工个人利益与企业团体利益的趋同化、高度一致化。同时企业应坚持走群众路线,依靠群众路线,将企业思想工作与企业文化融合从理论层面推向实践层面。即根据世界经济一体化对企业内部职工管理提出的新要求,面对新生代职工多元化思想发展趋势,深入基层,倾听内部职工心声,主动帮助一线职工解决生产生活中遭遇的一系列问题。在这个基础上,以精准服务内部职工群体为入手点,根据定位差异,设置专门的对外宣传微信公众号及对内宣传微信公众号、团委宣传微信公众号,通过多个层次与内部职工开展信息交互,通过多个渠道让内部职工了解企业文化、思想工作情况,不断提升企业在职工群体中的美誉度。

另一方面,企业应全面贯彻知行合一理念,注重运用思想政治工作这一载体,讲好企业生产经营故事,向企业文化建设体系渗透优秀文化声音。在坚持、传承中不断丰富完善企业思想工作与企业文化融合内涵,增进企业思想工作与企业文化融合发展契合度、粘度,推进意识形态工作向具体目标、文化精神力量向实际行动转化[6]。同时考虑到企业思想工作与企业文化融合方面存在的从无形到具体、从认知到感知的学习、思索、践行、感悟问题,企业应主抓思想工作企业经营管理范围内的全方位覆盖。即以塑造企业的良好品牌形象、宣传党的路线方针为目标,以心智模式为重点,开设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微博等宣传平台,实施发布推广企业政策线路信息及经营发展状态、领导关怀、党建活动、节日问候,运用身边事教育引导内部职工,从本质上脱离照本宣科、唱高调、学用脱节弊端。

总结:综上所述,企业思想工作、企业文化建设的对象均为企业内部职工,目的均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工作,统一职工思想,紧密联系企业职工价值理念、理想信念,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支撑。基于此,企业应立足改革发展时期关键需求,深层次推进思想工作与文化建设融合,利用前期思想工作深厚基础,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优势与文化优势融合并逐步转化为企业发展独有优势,切实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猜你喜欢

职工融合思想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思想与“剑”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