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升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实效性

2020-07-12王中雨济宁市技师学院

消费导刊 2020年19期
关键词:校企电子商务电商

王中雨 济宁市技师学院

随着技术的普及、信息科技的进步和网络的快速发展, 电子商务也随之迅速发展,电子商务以低成本、流通快的特点实现了交易的无纸化、效率化、自动化,成为一种全新的商业交易模式。国家出台各项政策鼓励电商企业与技工院校对接,推行产教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为企业和各类电商从业人群开展电子商务提供政策倾斜、金融支持、信息发布等服务。

一、人才培养与就业方向存在的问题

很多学生从学校毕业之后进入到企业中,发现原来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和企业需求严重不符,并且在企业中还需重新学习新的知识,这就是学生人才培养和就业之间的脱节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多与企业进行交流,了解社会的最新信息并实时地体现到课程教学与专业建设中,能够培养出真正为社会所需要的学生。另外也有些学生在参加工作之后,因不能吃苦、眼高手低、工作不踏实等原因,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这就要求学校在培养学生时要重视学生的职业素养,根据专业岗位需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道德,熟练的专业技能和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专业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学生在学校期间就应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正确的择业观。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以电商工作岗位为导向

在办学理念上,遵循“以电商工作岗位为导向”的一体化教学改革要求,建立具有校企合作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以典型性工作任务为中心形成科学规范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提升学生技能水平为核心的一体化教学体系,以“必须、实用”为原则确定专业教学内容,注重任务实施过程,在实际教学中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任务驱动,以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为重点,形成电子商务专业核心竞争力,实现该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构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技工教育的发展,各省市在逐步推进教育集团建设工作,电子商务专业应以此为契机,搭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平台,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构建起“政行(行业)企校”协同育人机制,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服务济宁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聘请企业成员的领导担任就业顾问,根据岗位需求及时更新电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灵活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实现校企的深入融合。

(三)传递电商专业精神

各技工院校应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在教学中有意识地灌输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职业素养、价值观、组织纪律以及企业的管理风格、评价机制等,培养学生对电商专业和行业的高度认同感,形成良好的电商职业素养,做到诚信、创新、服务、分享,从而缩短学生准职业人的磨合期,使其毕业后能尽快融入到社会、行业、企业中。

(四)坚持“数量保证、整体优化”的师资建设方针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以教学科研为核心制定科学规范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通过引进来、送出去和校内培养等多种形式,切实提升教师教学水平。针对青年教师在教学方面经验不足的问题,制定科学可行的帮扶方案,实施一对一导师制,通过听课评课、科研指导、技能大赛辅导等渠道丰富青年教师教学经验,针对校内教师缺乏实训经验的问题,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中企业优秀的师资资源,合理配置实训教师队伍,通过不断完善良好的工作机制,结合专业设置,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电子商务技能水平高、结构科学、能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师资队伍。

(五)课程体系建设

在教学改革上,坚持以就业需求为导向,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加强电子商务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促进课程与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深化教学方法改革,积极实施体验式、项目式、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突出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中运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的手段,以案例作为实习实训项目,给学生营造开放式课程,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除此之外,电子商务教学将教学过程监控和考核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要形成严格的教学质量考核标准,对教学过程中的项目导入、任务实施、技能操作等工学成果各个环节严格把控。在制定教学质量标准的过程中,注重社会人才需求调研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根据岗位工作实际需要进行人才培养计划和质量标准的滚动修改,实现专业教学真正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校企电子商务电商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电子商务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