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钢琴调整理论与实践的高校课程改革研究

2020-07-12

大众文艺 2020年23期
关键词:钢琴思政专业

(四川音乐学院实验艺术学院乐器工程系,四川成都 610021)

钢琴调整理论与实践课程,在整个钢琴调律教学课程体系中,属于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占据了整个钢琴调律操作作业中很大的比重,目前该课程虽然从理论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在实操中能熟练掌握钢琴调整的技术要领,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因为学校的资源现状,无法使学生能多方面接触到在理论以外的实操技巧,这是因为,教学的经验仅来自教师自身,而没有因为适应职业市场需求,与先进的技术接轨,限制了教师与学生个性化发展及主动性的发挥,也对学生在就业时无法对技术或市场变化做出灵活的应对能力。

对于钢琴调整作业来说,实操是检验理论的最佳方法,但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中,往往在基础理论知识与实用操作之间出现过于较多对理想化状况的教学,例如:在对钢琴工作量调整的运用上,熟练的调律师可根据工作量的变化针对可改变工作量的部件进行调整,而非重新从正式工程开始逐一调整。这种实操的经验,需要大量的练习与总结,如果按照课本的要求按部就班的操作,无法有效率地解决问题。

基于目前较为传统保守的教学模式,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校对于课程的改革应密切地与市场经济联系起来,特别是钢琴调律技术人才,更应该要贴近市场企业的需求,因此,紧跟企业行业发展的变化要求进行对钢琴调整理论与实践课程设置改良就尤为重要。

首先对于课程的定位,除了传授基本的钢琴调整知识以外,在教学过程中应满足学生的主要诉求,并以学生为主题开展音乐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合理设置音乐课程,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另外,教师制定教学计划时,应针对学生差异性做出不同方案,满足学生主体需求,从而个性化的“定制”教学方案和内容,培养的目标是要适应和符合市场需求,是要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专业技术人才,促进行业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其次,高校的课程设计以及课程内容,应该适合企业设计发展,以培养企业行业所需求的人才为方向,根据市场需求以及对人才需求的角度,去合理设计高校的课程设计以及课程内容。因此,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完善实训条件、规范实训教学、开放实验室、改革考核方式、提升教师综合能力等方面,去逐步改善优化钢琴调整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程,达到所能预期的目的。

对于实训课程的开展,从钢琴调整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程来看,因为涉及实操的部分需要积累大量的操作经验,因此实习实训课程应该多注重与企业之间的结合,与研究院之间的结合,以及与院校之间的学习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实训与理论结合的实际需求,合理设置实操课程,详细制定课程目标,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并进行灵活的运用,对有水平差异性的学生,用不同的教学培养方式。但目前相对传统的课程体系以及缺乏弹性的教学计划,使大多数实操类课程无法应对人才市场变化,不能适应高等教学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可尽量以当地市场经济为基础,贴近发展的趋势,优先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能够符合当前区域市场的经济要求。此外,在课程设置和设计中,通过与专家和企业的交流,听取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地对专业领域的市场做深入的市场调研研究,加大此方向的工作力度,在区分有差异性学生层面的基础上,探索个性化需求的研究,有导向的开展者音乐教学,以此满足市场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诉求。

然后,钢琴调整理论与实践课程主要分为了钢琴调整理论与钢琴调整实践两个部分,在理论和实践课程之间,平衡两者的比例,个人认为,可在专业实践课程上增加授课比例,其主要目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1]通过对课程比例的调整,教学依然是以工作认为作为主要的形式,但可根据学校资源的情况,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安排较为独立的工作任务,并采用模块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较为真实的情境下进行学习,从而熟练掌握课程内所设计的内容,强化专业技能水平,积累实践的操作经验,通过整个过程的训练,当积累到足够的实操经验以后,形成优秀的专业技能,将理论与实践,实践与市场结合完美。

最后,产教结合的教学方式,也是紧贴目前社会发展需求的一种教学模式,将学生带入社会实践,教师学习最新先进技术,学生在接触最新科学研究的同时,学习如何将课堂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教师也可根据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指出有针对性的问题,解决问题,因地教学,这种有效率的教育模式,可大幅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增加教师教学的趣味性和专业性。产教结合的教学,在学习专业能力的同时,还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无论是针对企业学校还是个人,都是双赢的结果。

除了将课程与市场结合,以产教结合的方式对课程进行优化以外,也可从思想政治教育中对课程进行优化。

从本质上理解,课程的思政教育与教育育人是不冲突的,思政教育不仅仅是在基础公共教学中体现,更应该在所有课程中体现,其主要内容,主要涉及从教学的角度出发,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也就是常理解的教书育人。学生在学习中树立起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白国家提倡的正面的价值导向,同时也要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负责付出自己的劳动[2]。

思政教育并不是单纯有利于专业技术课程教学以外的存在,他应该是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有机地融入日常的学习中,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学生,因此,思政教育对于专业技术课程是起到积极的优化作用。

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技术课程设置中,应该是以专业教学为主,思政教育为辅进行教学,通过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状态,与学生及时有效的沟通,挖掘其可发展的社会能力,让学生梳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对于需要大量实操操作作业的钢琴调整课程来说,职业精神,工匠精神,是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需要潜移默化去理解的正确导向。

实施高校课程思政协同与专业技术课程教学同步进行,是高校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将思政课程融入专业课程的方法,是一项长期、持续、有思考的工程,才能保证继续持续提升的事情。因此,当专业技术课程与思政教育的结合,思政课程融入日常教学活动,这种模式,才能推动学生素质教育的提升,同时也是对教师自我提升过程,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升专业技术教学能力。

如何将思政教育运用到专业技术课程中,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首先,培养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信仰等思想素养是思政教学中首先要提升的内容,无论教师是何种社会身份,都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发展方向,用正确的科学价值观从事教学工作,教师自身树立起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同时在教学中以身作则,同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事业观。如果教师自身的思政教育存在问题,那也无法将正确的理念传递给学生。

其次,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高校教师的专业能力是要符合该学科需达到的专业科研水平。因此,教师除了要认真地从事教学任务以外,还需要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力,将专业的前沿技术或理论融入实践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正确引导学生,传授正确的专业知识,使专业技术教学有序的展开。

再次,紧跟社会需求和职业需要,优化教学大纲内容。教学内容的设计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需要发展逐步改进和优化,可引入思政教育的内容,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内容中,如果没有完整的系统科学的教学目标和大纲,那思政教育依然无法顺利。需要注意的是,思政教育要做到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入到专业教学中,不能用强硬的、脱离教学的方式进行,例如:在对钢琴调律职业的讲解中,除了阐述职业的特点和需掌握的专业技能以外,还应渗入关于工匠精神的内容,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然后,在当前社会多元文化冲突和开放经济体制下,如何知道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建立正确价值体系是高校教师工作重点内容。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在课程中融入中央传达的正确的信息,倡导真善美。并且,教师应指导学生否定假大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道德、人生观及世界观。但是,因为学生这个主体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所以,要通过不同的育人手段,培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3]。

最后,创新考核内容和方式。加大对价值导向方面的考核,观测学生课程前后对课程所蕴含的价值理念的认同度和接受度。考核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社会调查、实践考察等,起到真正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产教结合的方式,还是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技术课程,这些对于高校课程改革是整个高校课程建设体系发展的趋势和要求。产教融合是为了迎合适应社会生产需要采取的手段,思政教育是提升教学的质量,两者都具有时代价值和社会意义。授业解惑、专业技术能力培养和三观价值引领是教学设计的主要目标,三者必须相互贯通。知识传授是基础,具有奠基作用,但并非全部,能力培养是根本,是知识转化的体现,价值引领是核心,是知识内化的提升。因此,传授、培养、引领,是高校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为培养优秀的符合现代社会专业技术人才,完成国家、社会、市场以及个人发展要求,所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猜你喜欢

钢琴思政专业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纸钢琴
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