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策略分析

2020-07-12

大众文艺 2020年23期
关键词:创造力创造性美术

(宁夏银川贺兰县金贵镇银光小学,宁夏银川贺兰县 750201)

创造性思维是适应当今和未来社会的必要技能之一,对儿童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需要具有解决问题和朝着不同方向思考的能力。甚至创造性思维也被视为具有良好就业能力的标志,因此在儿童艺术教育中,有必要在课程和课程中改善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并留出一定的发展空间。第二,要加强美术教师创造性思维的知识储备。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应该首先了解什么是创造性思维,这也是许多教师所没有的技能,因此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是当下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什么是创造力

创造力是一种独特的,全面的人类能力,由知识,智力,能力和优秀的人格组成,发现美创作美,有了发现美的眼睛之后,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再把它重新塑造出来,这才是才具有创造力的表现。艺术的要旨就是做到,只有创造性的艺术才称得上是真正的艺术。艺术的本质在于它能将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寻常之物表现的异乎寻常。它充分赋予惯常所见的庸俗之象以特别打动人心的力量,这些都是与艺术的创造性分不开的。没有创新的艺术作品是无生命力的,它很难从根本上上动人动人心魄,也就失去了艺术本身的价值。

二、美术教育与创造力培养

1.创造力是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

在艺术教育中,创造力体现在欣赏和艺术创作中,结合世界各国教育专家的经验和建议,他们纷纷认为并赞同小学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最佳时期,而美术学科则可以发挥相应的作用。德国,英国,美国,日本和其他国家、地区的教育者将艺术课程视为一项创造性的教育计划,艺术教育在培养创造力方面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也就是说,创造力是艺术教育的生命,也是艺术教育的本质。失去了创造力,就等于失去了活力。理想的训练是培养真正的人,以便任何人用自己的双手进行训练都可以自由想象;这是教育应寻求的持久性和最终价值。[1]

2.美术学科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平台

第一,美术是一门输出型的学科,学生在创作的时候思维要与外界的一切保持联系,通过联想、思考和构思将所要展现的东西付诸至上,这就可以看作是学生灵感和思想的直观表达,而且也是对灵感的一种保存和记载,可以为后续的一系列创作提供先提条件,这点非常重要。

第二,美术属于艺术类,艺术是唯美的,是空灵的,也是瞬息万变的,需要创作者用心去捕捉和体会,这就需要锻炼到学生的心、手、脑等功能,只有发自内心的创作才能感动他人,打动观众,而不只是用炫技的方式就能得到嘉奖,因此,走心的作品来自特别的灵感和视觉,这同时也是创造力的体现。

美术是一门输出型的课程。同时,在每个学生艺术创作的同时,都是他们与外界沟通交流的时刻,他们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于画纸上,可以看作是思想和情感的表达,并且能够通过不同的载体将瞬间的思维火花永久保留下来,这是其他任何科目都无法实现的。[2]

毕竟,视觉艺术的创作过程可以是思想行走留下的痕迹,在作家握笔之前,这是未完成的思想;毕竟,艺术创作没有单一的答案,没有局限,它就像一个发光的物体,周围到处都是光,没有固定的痕迹或限制。

三、小学生美术创造的特征

1.纯粹自然

都说孩子是天使,他们虽然一无所知但却无所不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无与伦比的,也许很多人会觉得这种创造力的能力只有在达官贵族的环境中才会拥有,其实普通百姓家的孩子也同样享有这样的天赋。每个孩子都是纯粹自然的,他们对于生活的定义也有着自己的理解。例如让一个三岁孩子绘画出自己的房间的模样,他们会把各种情境转换成各种有趣简单的图案,那些看似很难描述的部分也都被他们笨拙的小手搞定了。这就是天生的一种创造力,想象力,令我们震惊。

2.参差不齐

许多研究发现,小学生是有创造力的,但他们的发展显然是不平衡的。 例如,不同学科的创造力表现在不同程度上有所不同,在小学,每个学生的创造力也有所不同。由于每个学生的天赋和教育程度不同,他们的创造力发展和表演领域也有所不同,有些学生非常喜欢绘画,而且一点就通,有些学生做得却比较糟糕,人云亦云,缺乏自己的想法。这也点拨了我们要改进教学方式,让每个孩子都能发挥强项。

3.可塑性

例如,自信是正确和积极的自信和自我评价,自信是对品格的形成,创造和成功或失败的勇气有非常重要影响的个人的自信,而小学的自信则源于成功的经验。在成长阶段,当学生找到自己的亮点并得到教师的积极评价和集体尊重时,他们将具有自信心,并逐渐从自卑转向自信。[3]

四、美术教育对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意义

小学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能力的萌芽阶段,教师应利用艺术的艺术和教育价值来鼓励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艺术是一种融合了智慧与美丽的重要艺术文化。在初等教育中,艺术作为创造力的重要步骤的重要性在于艺术价值的扩展,教师应利用视觉艺术的艺术价值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真理,善良和美。通过艺术教育和价值管理,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并创造正确的艺术,审美和价值观。

美术教育的实践性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很高的要求。通过“艺术实践”课程,学生可以逐步培养实践能力,逐步掌握创造美的能力,此外,艺术注重自由和创造力。美术理论课和实践课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创造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艺术思维逐渐介入了学生的思想,当良好的艺术创造力在大脑中闪现并通过动手绘画时,学生将具有一定的创造力。

五、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小学生创造力的途径

1.亲自体验,寓教于乐

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激发孩子求知欲望的方法。例如在“人类面部表情”课程中,老师带来五种不同味道的水,分别是酸、甜、苦、辣、咸。然后让学生一一上台品尝之后,让台上的学生认真观察每个人的表情,并第一时间刻画在纸上。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一边玩耍,一边捕捉到真实的表情。

2.老师示范教学,积极鼓励

小学生具有竞争能力并且对成就有强烈的渴望,因此建议利用教师的心理特质来激发学生的欲望;例如,老师在上课开始时向学生展示并赞扬孩子的照片,然后他鼓励学生们看谁比这幅画更好,学生们将尽力画画。

3.留下空白,让学生自行创造

“留白”是指留给学生创造和展示技能的空间,在课堂开始时,老师向学生展示了一个名为“在街上”的模型,但只画了两栋建筑物。请添加详细的街景视图,有些学生添加了不同的动态角色:有儿童、大人、老人、也有高楼大厦、有马路汽车、有花朵小草,有警察和清洁工等等,画面异常丰富,学生在对作品进行补充的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创造欲望。

4.欣赏名画,感受经典的魅力

欣赏艺术品是艺术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种使学生了解和理解作品,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的有效途径,凝聚名画可以感受画家创作的环境和思维,发挥想象力还原当初的情景,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绘画艺术 理解,告诉学生,这些名画是也画家们认真观察其他事物后才创作出来的,要让孩子明白观察的重要性。另外,我们现代社会对“视觉效应”非常看重,很多学生都缺乏视觉素养,这是不利于小学生未来发展的,因此提高小学生的观察和临摹能力,培养善于分析、思考的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总而言之,欣赏世界闻名的绘画作品的小学生不仅可以帮助理解经典,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视觉素养。

5.落实生活,实物组合,散发思维

将教学回归生活是教育的目的和使命,在进行美术教学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现实生活的一切,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孩子的热情,也可以让孩子懂得知识是离不开实践的。例如让每个人回家找到一些物品,例如瓶子、罐子、盒子、箱子等等,然后拿到教室里摆在桌上,每个人根据自己拿到的东西进行组合,看看谁能拼出一个建筑物或者其他物品都行,这样就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精神,也能让他们联系实际和知识,在拼搭过程中回忆生活里的各种东西,发散思维,最终找到满意的答案。

6.挖掘每个学生的特长,鼓励式教育

在日常教学中,不难发现有些学生的创造力更加突出和明显。在相同的作业中,他们表现出强烈的创造力和艺术智慧的“闪点”,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应善于提供及时的支持,即适时捕捉这些“闪光点”,根据情况指导他们,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有价值的艺术个性和创造素养的形成。

课堂作业的设计应具有灵活性,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不同方式打破传统的思维习惯和方式,评估应允许具有不同先天素质,智力水平和性格特征的学生通过艺术活动发展评估应鼓励探索和创新,杜绝冷漠和重复,并着重于人格发展,并赋予每个学生成功的喜悦和自豪感,使他们在学习中建立自信和自我意识。[4]

六、结语

生活中到处都有美。 关键是你是否有一双发现美丽的眼睛,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学习视觉艺术。 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了解美是什么,在生活中找到美。 其次,小学生以自己的主观意识创造生活中的美是非常重要的。从小培养这些技能可以使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和谐,并充满对社会的热爱。在小学阶段,应该向学生展示学生的自由创造力,以便他们可以自由地在艺术中创造,让学生主动, 创造灵感,激发和描述他们心中最美丽的画作。

猜你喜欢

创造力创造性美术
浅谈创造性审査意见答复的切入点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美术篇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