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翻转课堂在动画专业新媒体视觉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2020-07-12

大众文艺 2020年23期
关键词:界面设计互联网+专业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广西桂林 541000)

一、动画专业新媒体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的现状概述

作为一门在动画专业新开设的课程,必然会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教师应根据国家教学改革的要求,结合网络发展的需要与UI界面设计行业的发展方向,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对原有的教学体系进行深入研究进而优化出更适合能为社会培养出兼具技术和艺术的高素质人才的教学体系。

1.教师技术层面知识匮乏

动画专业的专任教师多为艺术专业出身,在教授UI界面设计中与视觉艺术相关的知识(例如,版式设计、图表设计、色彩设计等知识点)时自然会得心应手,但在对该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必定会涉及技术层面的知识,比如页面与页面之间的层级关系、跳转逻辑,甚至还会牵涉到一些计算机编程有关的知识点,这对于艺术生出身的动画专业教师们的知识储备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2.教学方法单一

由于传统教学方法思维方式根深蒂固,许多教师的思维很难转变过来。当前在互联网上开展的线上教育与日俱增,尤其是新冠疫情的爆发促使了线上教育的极大发展。教师们习惯了之前单纯的在线下课堂上讲授知识点,强制地将书本知识灌输给学生,然后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下完成。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将事倍功半。即使有的教师在疫情期间能勉强适应线上教学的教学形式,但还是将线下教学的整套流程套用在线上教学上,并没有研究出适合线上教学形式的新型教学方法。导致互联网教学没有发挥到其应有的教学优势,从而影响到实际的教学效果。

3.缺乏行业实战经验

目前,市场对UI界面设计相关人才的需求量日渐增长,许多学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与实际市场人才需求仍相差一定的距离[1]。仔细考究,其实不难发现,这与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不足且缺乏行业实践经验有关。对于许多动画专任教师而言,本身在进入教育行业之前也没有在相关领域工作的经验,其教授的课程内容也是在书本中读到的见解经验然后加以自己的理解在传授给学生,这就造成了教学与实际市场需求的不对等。再者,在国内由于UI界面设计属于新兴行业,所以人才十分的紧缺,即使有教师担任UI设计教学工作也是多数在自学后从别的领域转入UI设计领域教学的。这在直接影响到了实际课堂教学的开展,进而使毕业生的知识储备无法满足实际市场需求。

总之,动画系的专任教师应当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有必要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式,结合当下流行的互联网技术,对《新媒体视觉设计》这门课程进行改革、创新,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4.缺乏对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UI界面设计涉及整个应用程序的设计过程,在实际项目中,需要去又不同专业背景的专业人员共同进行团队和相协调,包含了包括项目经理、程序员、视觉设计师、测试人员等在内的交流合作,才能推动整个项目的进展和完成。一个人单打独斗地完成相应的设计工作是不现实也是不可取的。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急功近利,只管传授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对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而使得学生进入社会后无法适应实际工作环境中团队合作的基本要求。

5.欠缺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

目前在国内开设UI界面设计相关课程的院校还不是很多,还没有形成一个行业内部认可的课程体系标准,加之移动设备的更新换代非常的迅速。教师在大量查阅相关专业资料后总结出来的课程教学方案很可能过一段时间就不适用了,容易造成学生知识体系的缺陷。

二、基于“翻转课堂”的“新媒体视觉设计”课程改革思路

1.采取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解决教师相关知识不够全面的问题上,学校应鼓励专业教师多利用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多种途径加强个人知识储备和科学研究的能力,掌握UI界面设计的前沿领域知识。对于艺术教师所缺乏的信息技术知识,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或与相关企业合作参与到具体的项目中或向行业内专家请教获取相应的专业知识。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较容易只将注意力集中在作品的审美功能上,而忽略了作品的实用功能。教师应在教学的过程中着重引导学生艺术上和技术上的双重能力,让他们能设计出即既符合审美要求又符合实用功能要求的UI界面作品来。使他们成为同时既具备系统理论知识又掌握基本设计方法的专业设计人员。

2.基于工作室教学制度结合行业市场背景,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方式

当前,国内许多院校的艺术类专业都已在教学形式上作出了工作室教学制度的改革。即将传统的单一化课堂教学方式变换成了项目驱动的工作室教学制度。在此制度下,学生不再像从前一那样被动地接受教师实现准备好的教学内容,而是在参与实际项目或虚拟项目的过程中学习。学生们被分成不同的小组团队分工协作完成不同的项目或相同项目的不同模块。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此过程中不再是课堂主导者的角色而担任的是团队的指导者和协助者的角色。教师可以依靠自身的人际关系将外部企业的实际项目引进到工作室中,同时也可以将企业中具有丰富经验的设计师、工程师请到工作室来给工作室学生讲学、协助项目的进程,以弥补专业教师在实践经验方面的不足。学生在参与到实际项目的过程中可以获得课堂上学不到实战经验,为将来出社会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也将枯燥的课堂授课方式转变成有趣的实际动手操作课程,大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

3.利用互联网,采取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

近年来,中国教育界对翻转课堂的关注度日渐增长。特别是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翻转式教学从一开始不为人知的舶来品到后来被许多教育工作者研究之后又运用于实际教学中,渐渐成为教育界的新趋势。翻转式教学打破了由教师担当主讲人的填鸭式教育的传统,将学生置于主动学习的位置上,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者,主动地去吸收知识、内化知识,而教师则作为学生的辅助,在遇到问题时引导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种学生和教师的主动和被动地位的翻转的教学方式称之为翻转课堂。可以节省教师大量的时间,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以往在传统课堂中教授的概念知识、基础原理等理论知识都是一些固化的教学内容,而这些内容基本上是没有多大变动的,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也会反复地对相同的知识点进行讲授。在翻转课堂的形式下,教师可以在课前将要教授的理论知识内容录制成教学视频课件,并借助互联网将其发送给学生让他们在课下自主对视频课件进行学习,而后在课堂上教师主要负责对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产生的疑惑进行解答[2],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与之对应的实践教学,教师对实践的步骤与难点进行分析和解答。这样教师可以大大节约课堂上用于讲解固定基础理论知识的时间,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学生自主学习是不能掌握的难点上,也可以很大程度的上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在工作室教学制度中,教师将基本知识的理论部分事先录制成教学视频让学生先自主学习,而后教师再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分发项目任务,再在学生实际操作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帮助其解决问题,深化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在网络上构建一个问答平台,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及时地记录下来,之后在教师时间空余的时候给予解答。这样可以合理的在学生个教师各自有空的时候进行问题的解答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4.基于翻转课堂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协作能力

在进行翻转课堂改革后,教师能省下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的疑惑进行解答,同时也节省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演练。而在实际项目驱动下,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如何在项目中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共同协作来完成同一个目标项目[3]。其间教师应有效的引导学生该如何才能更好地待到默契的团队合作、提高作业效率。

5.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对工作室学生进行分组并布置每组相同的项目任务,以竞赛的方式让他们完成设计任务,任务完成后将各组作品上传到翻转课堂的网络平台上进行作品展览。每个小组制作相应的视频来讲解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应用到的理论知识,在遇到问题时又是如何解决的,还有过程中是如何进行团队合作的。然后在平台上构建投票模块让在校师生进行投票竞争出比赛的名次。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有意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为日后进入社会后,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能独当一面而受到企业的青睐。另外,工作室还可以建立相关的基金,鼓励学生设计和创新UI界面,优秀的设计作品可以介绍到外部企业进行相关的校企合作,并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来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鼓励优秀的学生拿作品去参加创新创业大赛,让他们具备更广阔的视野和创新热情。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个专业领域对互联网的依赖有增无减,同时也给艺术类专业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泛动画专业的《新媒体视觉设计》课程的教学应适应市场需求、发挥工作室教学制度的优势、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应用先进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借助当下流行的慕课、微课、互联网线上教学来弥补自身知识储备的不足,丰富课程的教学内容。除此之外,还应促使校企合作、进入企业导师增强学生的行业实战经验。以以赛促学的方法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竞争意识从而为将来进入社会做充分的准备。在新颖的翻转课堂和方兴未艾的艺术类专业工作室教学制度的结合下,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会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团队合作能力。相信在后疫情时代,利用互联网的网络线上教学形式将会形成一股新的流行趋势,这将为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更完善的实践基础。

猜你喜欢

界面设计互联网+专业
中医养生APP界面设计
“共享员工”平台界面设计
中国传统元素在界面设计中的应用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界面设计中的图形创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