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在高校专业教学的应用*

2020-07-12

大众文艺 2020年23期
关键词:音乐作品钢琴音乐

(深圳大学艺术学部音乐舞蹈学院音乐系,广东深圳 518061)

“中国风格”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而成的一个文化概念,是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标签[1]。在我国,幼童从刚开始学习钢琴,便会遵循西方的某套教材或是某个系统,在有经验的教师指导与带领下进行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基本功练习——从汤普森到车尔尼,从肖邦到拉赫玛尼诺夫,这种始于西式的成长系教学套路,让我们面对西方音乐作品时充满自信——可以很顺畅地拿下一首具有较高难度的西方音乐杰作,可当需要面对中国作品时呢?常见的情况是,高校的教师与学生对西方钢琴文献熟稔于心,却对“中国风格”的音乐文献知之甚少,把握不住相关的特征和韵味,难以表达出“中国风格”音乐作品的精髓。

目前,在我国高校音乐表演专业本科教学中,钢琴专业学生的教学计划一直遵从西方传统的教学方针来制定,西方钢琴专业教学中的“四大件”即复调、练习曲、奏鸣曲、中外乐曲,是目前我国钢琴教学的主体框架,按着这个思路而展开的教学方式必然是以西方传统的教材为重。自新中国成立,多年以来在高校音乐表演专业本科教学中,与钢琴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里仍明显看到西方音乐作品的教学应用比例相当高,而留给“中国风格”音乐作品的学习空间却出乎意料的少,时至今日,这种情况尚未有太大改变。为何如此?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一方面,在传统的西方音乐经典文献环绕之下,人们普遍认为中国音乐作品在类型与数量上而言,仍然是不够多,总体质量也有待提高,没有形成相应的教学规范系统。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风格”的钢琴音乐创作不断发展,从无到有,由少变多,逐渐形成了一股不容小觑的新生力量,贺绿汀、江定仙、丁善德、瞿维、桑桐、陈培勋等音乐家一直致力于创作“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屡有佳作面世,为“中国风格”钢琴音乐创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不少作品至今依然是脍炙人口的名曲。随着改革开放,越来越多杰出的音乐人才紧跟前辈们的步伐,为“中国风格”的钢琴音乐创作敞开了更为广阔的天空,汪立三、王建中、储望华、赵晓生、崔世光、谭盾等音乐家扬起了新时代“中国风格”钢琴音乐的旗帜,他们的作品在尊重西方音乐传统格式的前提之下,充分发挥了中华民族的本土艺术魅力。历经了几代音乐家们的艰苦奋斗,时至今日,早已累积了各种各样的“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因此,我们不该让这些值得学习与推广的音乐作品闲置、荒废,它们是我国音乐家呕心沥血的结晶,是以西方乐器展现“中国风格”的重要艺术形式。

另一方面,在传统的西方音乐教育系统支配之下,我国普遍的高校教学活动仍以西方音乐为尊,指导老师常常会忽视了“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应用的重要性,忽略了“中国风格”音乐作品在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中的战略意义,这在无形中打压了“中国风格”钢琴音乐的应用与发展,严重阻碍了“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在高校教学资源库里的存在感与影响力。钢琴的教学传统虽源于西方,但却未必全盘接受,照抄无误,尤其是处于高校教学阶段的学子,正是性格培养与人格培育的关键时期,加强“中国风格”音乐作品的教学应用有利于学生在宝贵的成长阶段中,通过学习音乐、感知音乐、表达音乐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与中华文化熏陶,建立积极和健康的世界观。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感受本国音乐的美妙,不断感知民族特色的魅力,不断感悟中华文化的精神,那么,待将来为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时,他们更能挺起脊梁,满怀信念!

本文植根于音乐表演专业本科教学中与钢琴相关的教学活动内容,通过对教学大纲、考核方法、专题活动这三个方面的改良与探索,探讨“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在高校教学计划上的应用与安排,挖掘更多杰出的中国风格钢琴音乐,进一步建设与完善高校音乐专业教学。

1.教学大纲

在我国高校音乐表演专业本科教学中,钢琴学生的学习计划仍然遵从西方传统的教学方针来制定。“四大件”即复调、练习曲、奏鸣曲、中外乐曲是目前钢琴教学的主体框架,自入学以来,每位学生都在这“四大件”的培育之下,逐步提升演奏水平。然而,对于教学重要性的排名而言,位于末端的中外乐曲里,中国作品往往只是略带而过的一环,重点基本放在了外国作品的领域,普遍情况是在实际的教学应用中对中国作品常是不了了之,根本谈不上深入细致,甚至认为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技术含量低,音乐表现力差。细看教学大纲上的安排可以发现,中国乐曲是属于乐曲体裁中与外国乐曲一同参与竞争的可选择性教学内容,可是,目前的音乐教育制度里没有确定具体的中国作品教学应用量,因而造成了在教学过程中选用中国作品的机会普遍较低。另外,在缺乏足够资源与文献的前提之下,中国作品被授课与演奏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在本科学习的四年中,只学习过一两首中国作品的学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由此可见,加强“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学习极为重要。

2.考核方法

在我国高校音乐表演专业本科教学中,钢琴学生需要面对一学期至少两次的考试,而这两次考试的内容要求上基本符合“四大件”的特点。当中最为重要的是复调,本科学生自入学以来便接触复调音乐的唯一选项——德国作曲家巴赫的作品;这个选项是西方传统教学的重要特色,但在经历了数百年的历练之后,这个僵化已久的特色实在是枯燥无味,并逐步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而难以摆脱的境地。其次,练习曲与奏鸣曲也有着极为常用的基础选项,总是局限于某几个作曲家的作品,例如肖邦与贝多芬,无可否认,这两位作曲家是音乐史上首屈一指的杰出人物,但教学内容若只约束在他们的作品上,十年如一,一成不变地沿用而不做教学资源的更新与改进,必然会陷入教条主义的僵化困境。排在末位的中外乐曲本该是中国作品选择范围最广泛,最让人舒心的环节,然而,中国作品在教学应用量上根本无法与外国作品抗衡,若继续按目前的教学机制而行,实在是很难打破此等僵局。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需在整体考学机制里加重中国作品的比例,不同程度的中国作品应该具体地加入在不同的教学进度与考试阶段,提高中国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

3.专题活动

在我国高校音乐表演专业本科教学中,专题活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演出,某些有先见之明的学校,在教学计划里总是会安排中国钢琴音乐专场的观摩演出,虽然谈不上是每学期必备的内容,但至少在本科教学期间,让中国钢琴作品有了更多的生存空间,更明智者会进行大规模的展演与赛事,为求刺激中国钢琴音乐在社会上的名声与应用。然而,这些活动始终没造成持久性的影响力,难以建立一个可以茁壮成长的“中国风格”钢琴音乐品牌,常见的情况是过于依赖商业操作与市场反应,这难免会让艺术的品质与价值有所降低,而短时间的促销性效果更是难以创造正面而积极的文化宣传效应。其次是讲座,在我国并不乏传授中国音乐作品的专家,但有计划的宣传、有目标的推广、有策略的安排都成为开展活动的重要基础,可惜的是,活动组织方过于依赖群众的积极性与自觉性,结果总是没法取得理想效果。解决这个问题的重点是,“中国风格”音乐的宣传教育需从学校的指导思想开始,尤其是高校对“中国风格”音乐的教化与传播,必须有明确具体的方针以及规划合理的平台来指引大众思潮,方可提高学子与大众的觉悟度与投入度。

纵观一众高校音乐表演专业里有关“中国风格”钢琴课程的教学安排,可以发现三点有极大改善可能的情形:一是指导性的教学依据不足、二是专题性的科研指引较少、三是趣味性的群众基础较弱。本文期盼以高校音乐表演专业本科教学作为先锋研究实践平台,以推广“中国风格”钢琴音乐作品为主题,制定全新的教学大纲与考核方法,研究“完善高校教学资源库”“培养高校科研先行者”“策划高校音乐文化节”三个重点方向来有效地探讨“中国风格”音乐作品在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上的应用与安排,研发更为科学与合理的高校钢琴专业学习计划。

1.完善高校教学资源库

钢琴教学里的“四大件”俨然成了榜样一般照抄无误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定论,然而很多高校的专业教研部门,缺乏对中国国情与本土文化的深层次分析,没能以更客观和科学的角度来分辨与采纳最合适自身的教学实施方案。本文期盼以制定高校钢琴教学大纲为目标,进一步完善高校教学资源库,在钢琴教学“四大件”脉络之下,制定符合要求的中国钢琴作品教学应用指引,具体细分至演奏难度、学习程度、表演高度三个层面来进行分析归类,作出明确的教学方针与使用建议,力求做到通俗易懂,方便操作,务必达到能用、实用、好用的要求,为打造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校钢琴教学大纲所需要的教材,而迈出有远见、有策略、有胆量的一步。

2.培养高校科研先行者

在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理论研究方面,相对于钢琴音乐创作理论的研究,历史上一直非常薄弱滞后[2]。从培养社会主义先进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来看的话,高校应培养具有使命感的集体观念,鼓励有担当、有魄力的先行者精神,这才有利于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整体专业学科的学术进步与人才培养。为求更好地推广与普及“中国风格”音乐作品在钢琴教学上的应用与发展,拟制定由集体组织进行的实验科研计划,计划需定出相应的研究地点,安排相应的研究时限,进行相应的研究方向,落实相应的研究对象,按周期性教研模式,汇报研究进展、展开研究讨论、总结研究经验、布置研究目标。

3.策划高校音乐文化节

本文期盼建立一个中国钢琴音乐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以此推出一系列的活动来促进“中国风格”钢琴音乐文化的正面效应,拟举办以中国钢琴作品为主题的高校音乐文化节。活动内容包含了三种具体形式:举行专家讲座演出、举行创作与演奏比赛、推广获奖作品。为求探索全国都以西方风格占据主体的钢琴学习大环境之下,进一步强化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在我国精神文化建设中的实用价值与战略意义。

本文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立意将全国的音乐专业人群与一众高校学子汇集起来,有计划、有目标、有策略地普及中国钢琴音乐文化,通过普及“中国风格”的钢琴音乐文化,进一步优化高校学子的文化素养与民族情怀,最终达到,可以秉持着科学而正面的方向,以钢琴艺术来宣扬爱国主义和中华文化!力求为民族音乐事业的传承与发展尽一份力,逐步提升“中国风格”音乐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音乐作品钢琴音乐
音乐作品赏析模式研究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图力古尔及其音乐作品浅析
音乐作品
纸钢琴
音乐
钢琴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