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的藏品构成与建院宗旨

2020-07-12

大众文艺 2020年23期
关键词:古物博物院藏品

(南京博物院,江苏南京 210016)

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以下简称中博筹备处)作为民国时期规划建设中的第一家国立博物馆,筹建时间长、规模宏大、社会影响深远。学界对其筹建过程、学术成果多有研究,但对其藏品构成研究较少。学界对中博筹备处藏品的认识多数停留在:接收北平历史博物馆、北平古物陈列所部分藏品以及收购绘园、善斋、颂斋藏品①。李霄在硕士毕业论文中对中博筹备处藏品来源做过归纳介绍,但1941年8月以后至1950年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更名为南京博物院之前的藏品情况没有涉及,也未分析藏品的具体构成②。

笔者从档案文献、民国大报库有关报道、南京博物院藏品全流程管理系统藏品来源信息等资料入手③,全面整理了中博筹备处藏品构成,并分析其与建院宗旨的关系。

一、藏品构成

(一)藏品来源

1.购买私人收藏古物

1933年10月,中博筹备处收购何叙甫绘园古物2000余件,有瓷器、铜器、琉璃器、木器、铁器、漆器等多类,南北朝石刻雕塑为其中精品;1936年6月购买同济大学史图博教授海南岛民族标本,包括黎、傈僳、瑶、布依等15个民族的1377件物品;1936年11月,收购东莞容氏颂斋藏品32件、卢江刘氏善斋青铜器100余件。

1933年10月26日大公报“图书副刊”对收购绘园古物有详细报道:

中央博物院筹备处购得大批古物

前三十五军军事长何遂氏,近将家藏古物,并历年在西北所获明器造像等,运扈求售。……事为中央博物院筹备委员会知悉,深虑此批古物,落于外人之手,即托该会委员李济之氏,出面与何遂氏接洽,当得何氏慨允,以最低价三万余元让与中央博物院。……计有:磁器五百九十三件,铜器五百四十四件,瓦器四百六十件,玉器一百八十九件,石器一百八十件,琉璃器七十三件,木器五十三件,泥器四十二件,骨器二十六件,铁器十七件,托沙器十三件,漆器九件,牙器八件,铅器五件,竹器二件,皮器一件,纸器一件,共计二千余件。……

1937年1月5日中央日报对收购善斋古物作了详细报道:

中央博物院收买古物 首期工程将完成

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以该院院址,已着手建筑,第一期工程本年底可告完竣,故对于陈列品之征集,亟应进行筹备。……近复由该院理事傅斯年赴沪,收买刘某所藏之古铜器、尊彝、陶瓦及小校经阁金文,小校经阁石文墨本等多种、已办理就绪、运京存储,以备将来陈列之用。

2.接收国有文物机构藏品

(1)合并北平历史博物馆并接收其藏品

1836年7月,原属中央研究院的北平历史博物馆改属中博筹备处,其21万珍贵文物亦划归中博。这批文物有金、玉、石、陶、木、纸等多种质地,种类齐全、内容丰富。

(2)接收北平古物陈列所藏品

1933年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第377次会议决定,将原属内政部的古物陈列所所存物品划作中博基本藏品,1948年抗战复原后正式办理接收手续。这批文物共111549件,包括青铜、书画、陶瓷、织绣、漆器等,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丰富了中博筹备处藏品内容。

(3)接收中央研究院文物

1949年1月,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接受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购文物74700余件。

3.接收其他国有性质文物

(1)1935年3月,接收斯文赫定在新疆采集的古物3箱。

(2)1935年5月,接收甘肃出土新莽权衡等文物。

(3)1936年接收史语所在南京江宁发现的宋元时期银锭7枚。

(4)1937年教育部令接收黄文弼在新绥等所采集物品700余件。

(5)接收政府礼品及其它。

此类藏品有尼泊及礼品34件、暹罗政府礼品1件;尼米兹受降签字笔1支;日本在南京投降签字纪念品40件;受捐毛公鼎、后母戊鼎、徐王义楚觯等;教育部交予保管铜镜1件、陶制明器更衣屋1件;中央研究院及中央图书馆赠送的玄奘头骨等。

1947年5月28日申报报道:“尼泊尔访华团,贡献珍贵礼品九件,已奉蒋主席谕,交中央博物院保存。该院已全部点收……”

1948年6月23日申报报道:“美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博士,本日下午代表美国大使馆,以所收集之中国影子戏之人物与道具,赠予国立中央博物院。……此项礼物,包括人物三十五件,系表征中美友谊,并祝贺中国国立中央博物院最近正式开幕。”

(6)接收日寇返还文物、没收汉奸文物

此类藏品有汪精卫物品1731件;沈长庚藏书14件;陈群泽藏品42件;伪博物专门委员会文物1097件,图书6册;伪图书专门委员会及伪中央图书馆图书1597册;上海水野洋行古物911件;和平博物馆文物5724件;李鹏飞案日人山佳恒美古物124件;日人板东古物43件。

此外,据1946年9月30日申报报道,朱启钤旧藏绣品80余件由日寇返还移交中央博物院。

4.接受捐赠

1942年教育部购赠长沙古物百余件,有陶、铜、铁、石、玉、漆、木器等。

5.考古发掘与调查采集

(1)大理考古发掘

1938年起,以吴金鼎为团长的苍洱古迹考察团三年间考古调查、发掘,收集古物140余件。

(2)彭山考古发掘

1941年,吴金鼎带领中博筹备处与史语所的曾昭燏、赵青芳、夏鼐等6人从事川康境内考古工作,得古物标本848件。

(3)西北考古调查与发掘

1944年,中博筹备处联合史语所等单位进行西北科学考察,获得大量文物,文献记载确切数量,仅提到除墓志外还有极珍贵之出土品。据南博藏品管理系统数据,具体来源为西北科学考察团或西北考察团的文物有177件。

6.民族学调查采集

(1)川康民族调查

1936-1942年,马长寿等对川康民族进行调查,获标本12箱500余件。

(2)贵州民间艺术考察

1939-1940年,庞薰琴、芮逸夫对贵阳等四县60余处苗族村寨进行了民间艺术考察,采集标本402件,以服饰为主。

(3)丽江麽些经典调查

1941-1943年李霖灿主持了丽江麽些文化调查,采集标本6箱约150件,以麽些族经典、服饰为主。

7.四川手工业调查采集

1941年8月谭旦冏主持四川手工业调查,采集标本1200余件,主要有糖、盐、夏布、织锦、造纸、打铜、打铁、编席、编藤等四川特产或工艺的原料、工具、成品、半成品。

8.自然标本采集

1942年,中博与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合作在四川进行标本采集工作。共同采集的标本有鱼类、两栖类、爬虫类、鸟类、昆虫、哺乳动物、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等多个门类,总计6147件。

1937年1月31日益世报报相关道如下:“中央博物院组织四川植物采集团,……所得标本悉陈列该院”。

从以上藏品来源看,中博筹备处的藏品以接收国有文物机构藏品为主,其次为考古发掘、民族调查、手工业调查等科学手段获得,收购私人古物数量又在其次,还有少量是接受外国或私人捐赠。

(二)藏品类别

从藏品类别角度看,中博筹备处藏品以古代文物为主体,兼有民族文物、近现代工艺品与手工业制品、自然标本,比1949年到21世纪初的许多国有博物馆的藏品类型都要丰富。

二、藏品构成与建院宗旨的关系

1933年公布的《国立中央博物院计划书草案》(以下简称《草案》)明确了建院宗旨为“提倡科学研究,辅助公众教育,以适当之陈列展览,图知识之增进”④。该宗旨表明,中央博物院将科学研究与公众教育列视为自身两大主要职能,这与许多近现代中国博物馆在实际运营中只强调文物保存功能迥异,体现了其办建院理念的先进性。《草案》提出了具体的征集方案和陈列计划,其收藏与展陈内容涉及人类学、历史学、民族学、工艺美术学、动物学、植物学、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等许多学科和行业门类,计划宏大,体系完整,结构复杂,代表了当时博物馆界的先进水平。

从中博筹备处藏品构成实际情况来看,其藏品的征集、收购较好地践行了院宗旨,类型全面的藏品既有利于科学研究,也有助于博物馆更好地发挥公众教育作用。有些藏品的入藏是受政治因素及保存古物的基本职能影响,其余更多的是中博筹备处与中央研究央等其他学术机构合作主动进行科学研究,采集自然、文物各类标本。正是有了先进的建院宗旨,才有中博筹备处多途径的藏品收集行为,才有数量庞大、种类丰富、类型较为齐全的藏品体系。

中央博物院的继承者南京博物院,从1950年到20世纪末更多地注重入藏有历史、艺术价值的文物,忽视了自然标本的收集。二期工程后重新定位,顺应博物馆发展新动向,强调公众教育,又增加了自然标本的征集,强调对现当代文物的征集,如前几年征集了动物化石标本、今年新入藏了抗疫文物,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中央博物馆建院宗旨的继承与发扬。

注释:

①杨海涛.民国收藏家何遂与绘园古物[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03):上.

②李霄.现当代中国博物馆演进之轨迹——以南京博物院为例[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17.

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1933年4月—1941年8月筹备经过报告[J].民国档案,2008(2);李霄.现当代中国博物馆演进之轨迹——以南京博物院为例[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17;民国大报库(爱如生晚清民国大报库网址http://db.ersjk.com/)。中博筹备处藏品相关情况在中博筹备处自己编写的筹备经过报告、《中央博物院二十五年之经过》、民国大报中都能找到依据,前两项资料散杂未经整理,后一项资料之前未有人关注,后文会略有侧重.

④曾昭燏.设置国立中央博物院计划书草案[A]. 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概况[C].中央博物院筹备处,1942.

猜你喜欢

古物博物院藏品
梅花依旧向阳开
——吉林省博物院建院及开放七十周年书画专题展
山西博物院推出“鸟尊”雪糕
抱朴斋藏品
李杰森藏品
林安国藏品
谭礼藏品
春意
古物与图像:兼论艺术史中的图史博弈性
视觉
“中华第一古物”:故宫石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