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物理复习中师生互动的情景创设策略

2020-07-09朱小飞

求学·教育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基本原则方法策略情境创设

朱小飞

摘 要:围绕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当前物理复习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结合中学生的认知规律,找到促进师生互动情景创设的基本原则、方法策略,全面提升学生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物理复习;师生互动;情境创设;基本原则;方法策略

一、立德树人背景下的物理核心素养

《2017年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修改解读》一文对“物理核心素养”做了如下界定:物理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素养,包括对物理学科的情况与态度,对物理知识的积累与掌握等。物理核心素养与教育改革相符合,可从某种程度上提升教育在国际方面的竞争力。这也是我们党的主要教育策略,是将宏观教育观与教学目的、教学实践相结合。通过正确的教育策略,以核心素养作为平台,达到教学实践的目的。简单来说,物理核心素养由4个方面组成,包括对物理的态度、所具备的科学思维、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

二、当前物理复习课中存在的问题

物理复习课顾名思义就是对之前所学过的知识进行重新讲解、提炼、加固、运用,突出知识结构以及学习方法,提升学习的能力。同时根据各知识的内容来反映出物理问题,可以感受到知识之间所存在的联系,构建起物理知识网络。通过复习,可以解决一些实践中遇到的物理问题,形成科学的思维系统,让解决问题的物理方法更加明了、清楚。通过分析、比较,掌握类似的概念以及规律,区分易混知识;通过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深化重点内容的理解和难点知识的突破,实现物理知识的进一步迁移。

近几年的物理复习课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老师书面作业布置太多。学科之间唯恐落后,竞相布置作业,争抢空余时间,导致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弄得学生苦不堪言,家长怨声载道。

2.老师课堂讲得太多。每堂课总想让每位学生弄懂每个问题,唯恐学生没听懂,老师从头讲到尾,不惜提前上课,更不惜拖堂下课,弄得每堂课忙忙碌碌。

3.老师忽视个体差异。为了追求优秀率和平均分,老师们总用优秀生的标准来度量和要求每位学生,不尊重个体差异,不开展因材施教。

4.老师忽略个性发展。“填鸭式”的满堂灌和教学上的“齐步走”,尽管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却使得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张扬,核心素养得不到提高。

三、互动教学与物理核心素养

(一)互动教学结果对师生具有互补、互惠的特点,能够实现教学相长

互动理论认为,师生各方总是希望通过交往来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从而完善自己、发展自己。这种互补互惠性是建立在交往各方主体差异的基础上的,这种差异会导致互动教学中交往各方都是以自身的本质力量去影响和作用对方,在影响和作用对方的同时,自己也必然受到影响,这种互补互惠自然产生“教学相长”。这样,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都可以得到共同提高,学生可以找到学习的方向,教师可以找到教研的出路。

(二)互动教学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能全面提高核心素养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稳步开展和深入推进,以学生为本,尊重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都得到提高与发展;开展互动教学,实现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的多样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受用终身的学习兴趣;重视实验探究,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学习环境,让学生学会发现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四、师生互动的情境创设策略及其原则

实际上物理教学是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个动态过程,所以教师不管是在教学过程或是一些细节中,均要重视问题情景的投入使用,让学生可以真正进入到问题的探究中。学生是学习的主角,其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才会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才会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形成健全的人格。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创设师生互动的问题情境呢?

(一)师生互动的情境创设策略

1.利用直观想象,创设问题情境。为了提升学生感性认知,可以在物理学习中采用直观及实验教学,运用教具以及多媒体的视频、音频等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与教师互动。

2.利用亲身体验,创设问题情境。在“探究浮力的影响因素”一节的复习中,让学生把饮料瓶压入水中,让他们感受到压力的存在,知道压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费力,感受到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关……这样创设的物理情境,能引起学生们强烈的探究兴趣,实现优、良、中、差所有学生参与的互動。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在复习复杂电路的相关计算时,老师先呈现需要求解的电学习题,此时学生在面面相觑中急于知道求解方法,老师再在适当时机介绍电路简化知识,会使学生产生豁然开朗的感觉。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问题的解答,会收获到成功喜悦,师生之间会形成良好互动。

4.教会学生身临物理情景,建构物理模型。新课程要求,教学应该“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与学生生活相接近,与学生的认知特点相统一。真正的物理情境,可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对物理的学习热情,让他们通过系统化学习,掌握物理的基础以及基本的技能,同时将所学的内容运用到实践中,为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让学生受益终身。那么,创设师生互动的问题情境应遵循哪些原则呢?

(二)师生互动的情境创设原则

1.真实性原则。《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给物理教师的第二条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创设真实的物理情境,通过物理概念的建立、物理规律的探究、物理问题的解决,才能发展物理思维,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质疑、敢于创新的精神。

2.“最近发展区”原则。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了解学生已学习到了什么内容。教学时问题情境的基础是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中,掌握相关知识、新知识的联系点。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可引出问题情境。在构建问题情境时需要了解学生现有的学习情况以及发展区域,以现有发展情况为基础,以最近发展区域作为目标,运用新知识来解决原有知识存在的问题,提升学生的实践知识运用能力。

3.目标性原则。所提问题要目的明确,紧紧围绕当前的教学目标有序展开。问题要提在点子上,要能直接反映所学知识的本质特征,要能引导学生的思维指向教学目标。设置问题应从生动有趣的具体问题入手,使学生容易产生思考和研究的兴趣,并能经过思考和推理等心智活动,能得出正确结论。

4.启发性原则。问题情境的表述要条理清楚、措辞准确;问题的设置,既要符合逻辑规律,防止学生“胡思乱想”,又要能培养思维的全面性、严密性、深刻性、灵活性、简洁性、批判性、创造性等品质;提问的时机要恰当,情境的设置要合理;语言要有启发性,能开启学生心智,唤醒学生的思维。

参考文献

[1]奉光强.高中物理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效课堂的构建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23).

[2]刘新选.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深度学习的探讨[J].物理教学探讨,2018(06).

[3]朱海涛.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途径研究[J].成才之路,2019(19).

猜你喜欢

基本原则方法策略情境创设
浅析钳工锉配技能竞赛训练的方法
新课改下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创新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浅议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
论网络言论自由的限度及其基本原则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