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理念的转变

2020-07-06安凤鸣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20年6期
关键词:实效性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安凤鸣

【摘要】新课改理念融入教学的今天,我们应该意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学科素养的有效培育。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兴趣与主动性得不到有效体现,学习效率难以提升。从新课改理念出发,教师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入手分析,探讨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的教学改革策略,就提升教学实效性提出一些观点与方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 教学策略 高中历史 实效性

我国传统文化传承几千年,历史学科见证了华夏文明的沧桑与伟大,同时也包含了世界其它国家的人文历史,其内容丰富、涵盖面广,要想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全部将这些历史有效掌握,对于高中生来讲确实很费劲。学生不仅要史料本身进行严谨的考察,还要有对待历史的认知历史观,能够具备严谨缜密的逻辑分析,能够对历史发展有一个深刻的感悟与借鉴。

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

学生学习历史课程,重要掌握其法,通过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来探索历史的真谛,也只有具备了这样的专业素养,学生才能吃透历史,才能实现教与学的实效性。从历史学科角度出发,结合新课改理念,历史核心素养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其一,唯物史观。学习历史的过程是一个从外向内的渗透过程,要想探求真相,破除其中的本质,很大因素来源于具备引导性的唯物史观。也正是在其引导下,学生才能够全面化、客观化的角度来剖析历史。高中历史学习的基础就是唯物史观,当学生具备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历史时,才能够解读其历史本质,并且获得历史知识。

其二,时空观念。每一段历史的形成都离不开三个要素:时间、人物、事件,这三者之间相互关联,共同构架出历史脉络。这三要素是如何联系的呢?时空观念是本质和基础,历史的发展进程,就是按照时间与空间的顺序进行的,每一段时间内所发生的事件,让整个历史有据可查,具备规律性。为了更加容易教学,高中历史教材内容的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进行知识网络衔接,以经济、政治、文化三个部分为主干,枝条线索以时间、地点等内容进行勾勒,给出了整个历史一个较为完整的框架,但只有让学生具备时空观念,才能有效解读与理解这些框架网络,并且将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有效综合,从而解读完整的历史。

其三,史料实证。学生了解历史大多来自于史料的记载,但不否认古代遗留下来的中央集权皇帝专政的时期,是否完全真实客观的记录了历史,因此,史料也具有一定的欺骗性,这就要求学生能够进行辩证的分析,多方验证。所以说,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能够独立分析手中的历史资料,并且通过多种依据来进行真伪辨别与证实,提取其中的真实部分,才能提升学习历史的准确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虽不需要学生进行史料的验证,但也应该培养学生具备这一素养,能够初步明了史料的撰写人的意图,从而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认知与理解。

其四,历史解释。解释历史需要以史料为根基,对某些历史事件进行客观的评判。学生接触的历史,大多数是前人所记录下来的,其实也就是他们对历史的自我解读,只不过解读之人所处的历史背景不同,思维角度也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需要屏除其中的主观因素,能够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来看待历史,并且进行科学化的解释与评判。

其五,家国情怀。教师培养学生学习历史是需要让学生具备社会责任,提升学生的人文追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历史不仅仅是一个个独立的客观事件,还包含了先人前辈的智慧,以及文化的传承。所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加强对于中华名族的认同感,并且能够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全面提升自我综合素养。

二、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策略

策略一,对新改革考核方式的重视。传统历史教学理念下的历史考核,主要以成绩作为评判标准,考核学生的标准都是依据每次的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但这样的方式,忽视了学生对于历史整体的掌握,很容易使历史碎片化。导致许多学生根本没有全面解读历史的意识,为了应对考试,死记硬背一些知识点与历史事件。一张试卷容量有限,又怎能囊括世界几千年发展积累的历史与细节,只不过是挑选一些典型事件来让学生进行分析。这样的形式下,严重制约了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可这种客观的考核方式一直都存在着,要想打破考试论英雄的选拔方式,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于历史学科来说,教师可以革新教学理念,适应考试的同时,也做到让学生对历史有正确的认知学习观念与方式。教师可以开展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辩论会,来提高学生的历史修养。

如李约瑟难题,辩论小农经济为中国带来的利与弊,让学生站在现实的角度去思考,然后再假设康熙等一系列皇帝进行了资产阶级的改革,推断现在的中国会是什么样。让学生展开想象,用学生的思维来展开讨论,在这样的方式下,不仅培养学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讲话的技巧,同时也让学生更深刻的解读了历史事件的意义与价值,让学生更容易将历史事件进行串联解读,提升逻辑推理能力。教师可以将这一讨论作为学生考核的一部分,让学生不在局限于死记硬背课本的学习方式,强行扭转学生的固有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内在潜能。

策略二,历史资料的延展阅读。前文提及一本教科书无法涵盖所有历史,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视野的课外经典阅读,如“世界通史”了解世界发展到20世纪之前是什么样子;如“文明史”等,许多有利于学生更好扩充课本知识,提高学生视野的书籍,都是进行历史资料延展的有效途径。让学生不在局限于课本内容知识的死记硬背,多创设具备开放性的历史问题,来让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

策略三,注重史实的积累与严谨性。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懵懂、思维活跃的时期,由于自身阅历与历史积累的匮乏,很难站在客观正确的角度去分析一件历史事件。若是教师没有给予学生细致的分析与解读,那么学生就会失去历史所能带给自己的严谨。

举例:我们在讲授“日本近代史”这部分内容时,就不应该带入某些主观色彩,重点应该放在教材内容当中的近代改革的历史。比如,三菱品牌在明治维新中就已经建立成型,延续至今。明治维新在船舶、化学、工业、轻工业等方面的成就,奠定了其一个历史时期的強大。教师要抛开一些历史成见,去解读所要掌握的具体知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正视日本的发展。

策略四,外部资源的助力实现全面性发展。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教学资源也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内容。尤其是网络信息化的普及,我们借助多媒体可以实现很多以往只能用嘴和文字来叙述的事件与内容。例如,中国近代史,林则徐与虎门销烟的历史学习,我们就可以通过播放“虎门销烟”这部电影,来还原真实的当时情境,不仅给予学生更直观的视觉感受,同时也更容易让学生全面了解那一时期社会下人民的苦难现状,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当时的政治局势,社会背景都能够深刻地让学生感知。

总之,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不在局限于课本,而是引导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高效课外阅读,这样,不仅有利于开阔的眼界,也便于学生随时进行资料的翻找,让历史的论证分析更加高效与全面,从而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同时也有利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升华。

参考文献:

[1]崔爽.浅谈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J].教育研究,2017,(06).

[2]陈正桃.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2017,(09).

猜你喜欢

实效性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