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在历史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020-07-06吴欣平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20年6期
关键词:主体作用历史教学教学实践

吴欣平

【摘要】歷史教学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学生的唯物史观、家国情怀、时空观念等,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新课程改革指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不容小觑,初中历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发现、探索历史知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以初中历史教学为切入点,结合相关教学实践,对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历史教师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历史教学 教学实践 学生 主体作用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在课堂中常常是满堂灌,注入式地教,虽然老师费了很大精力去准备,也自认为讲得很精彩,但课堂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我认为原因主要是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只是被动地学而造成的。学生听的乏味,对知识的吸收率和巩固率差。因为教学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这一环节非常重要,被动式地学根本达不到全面掌握、及时吸收知识的目的。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以下四个方面至关重要。

一、提高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情景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键。什么是兴趣?兴趣的定义是一个人爱好某种事物的稳定趋向,它是探究与记忆的动力。我们提倡寓教于乐,在“乐学”中学习。兴趣教学即“乐学”,将枯燥的知识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中来。比如,学生对视频的东西比较感兴趣,我在讲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就通过多媒体放映凡尔登战役的视频,通过视频展现战争宏大的场面和战争的惨烈,让学生对战争有最直观的感受,体会到为什么凡尔登战役叫做一战的绞肉机。激起学生学习这段历史的兴趣,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这都是传统教学所达不到的。

而且历史课还有最大的优势在于:我们课上所讲的一切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都是过去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内发生过的真实情况,所以说历史也可以用两个字来概述,那就是往事,讲述历史就是回忆往事,只不过这些往事对于我们来说有的很遥远。这对于学生来说本身也是一种吸引。

现在,孩子们在电视上爱看的宫斗剧大多是戏说,很多与真实的历史不符。所以,我在讲到古代史时这一部分内容时就举出电视剧片段部分,故意说,这些是虚构的,是在歪曲历史呢,到底你们想不想了解真实的历史是什么?激起孩子们的极大兴趣和渴望知识的需求,通过我的讲述,让学生很快掌握知识,识记到知识点,课堂效果极佳。这种做法我认为就是“寓教于乐”。

创造历史的情境,也是提高学习兴趣的关键。教师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首先语言上要准确生动,另外可以更多地借助于教具和多媒体的使用,如地图、多多媒体课件、电影,等等。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不同教学手段可以打破时空的界限,为学生再现历史画卷,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达到教学目的收到很好教学效果。

比如,我们在讲《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时,我们可以用视频资料展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诺曼底登陆的战争画面,用图片资料展示雅尔塔会议的情况,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的介绍等,提高学生的极大兴趣,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揭示矛盾,设制悬念

揭示矛盾,设制悬念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环节。我们在教授教材时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他们的知识水平出发。我所教的学生是培养学前教育的未来小园丁,由于年龄的特点,学生的思维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激发。启发他们积极思维的比较有成效的方法就是揭示矛盾,设置悬念。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我每一节课都事先设计提问的环境,也就是一定要制造“矛盾”,并引导学生发问。在讲述新课前,提问学生,复习以往的知识,并为新课的讲述做好铺垫。并引导学生自己去发问,激发学生渴望知道答案的欲望。这就要求老师对所提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思维力度又不至于高深而难以回答。而且,提问要掌握好度,既要语言巧妙有启发性又要把握好尺度,有针对性地提出适合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

比如,我们在讲“九一八”事变,直接给学生提问,什么是“九一八”,大家对“九一八”有多少了解呢?到底九一八是怎么发生的,是蓄谋以久精心策划还是偶然事件?为什么短短不到半年时间,我们竟然在日军的铁蹄之下沦陷东北三省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带着这些问题讲述,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从而取得很好的课堂效果。

三、分类综合,总结规律

分类综合,总结规律,对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至关重要。历史课和其他课相比,内容多,就中国历史就上下五千年,时空跨度大,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繁杂。而世界历史更是,光是记住外国的历史人物和地名和事件的时间就让学生苦不堪言,更何况太多需要掌握的知识,所以学生普遍反映学历史比较难。那么怎么才能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的记忆、如何オ能记得巧,记得牢呢?这需要教师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行。对历史教师而言,对教学内容进行统筹规划,备课时,教师应准确把握教材的内容,将历史知识点串联起来,进行分类,尽可能地为学生勾出简单明了的知识体系。对于某些不容易理解或者是容易混淆的概念,可以将它们分类分析、从中找出内在规律,让学生遵照一定的规律去学习和记忆,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大有裨益。

例如,在讲解关于“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相关内容时,如若将其归类,以时间轴划分,通过比较不同时期赋税制度异同点,再结合其时代去了解征税的标准和税种,去分析造成其不同的具体原因,那么这样就可以分类综合比较,总结规律,记忆起来也就轻松很多。

四、授之以法,培养能力

授之以法,培养能力,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举措。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也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只讲述某一具体历史现象,即使老师讲的绘声绘色,学生也不理解,也只是死记硬背。我认为作为教师要通过分析一个具体史实,教给学生对这一类问题的分析方法,学生就可以举一反三,逐步学会独立分析同类问题能力。经过多次反复训练,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将大大提高。这就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这种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方法,对于他们将是其受用一生而无穷的财富。因此,能不能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才是历史教学的终结目标。

例如,在教学《贞观之治》时,在教学方法的应用上,可以采用问题教学方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回答课前准备中提出的问题,以问导学。在具体做法上,以影视作品《大明宫词》为突破口,通过播放武则天登基的片段,提问:“你心中的武则天是怎样的形象?”让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允许有不同意见,并对其他同学的发言进行补充。有的学生回答:“她重用人才”;有的学生回答:“武则天发展生产,政绩突出”等,让学生自主思考,得出结论,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学生既学到了历史知识,有具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谓是一举两得。

五、结语

历史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提高兴趣,情景交融;揭示矛盾,设制悬念;分类综合,总结规律;授之以法,培养能力等方面,积极探索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途径,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历史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助力学生历史成绩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玮.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J].教书育人,2017,(04).

[2]韩雪涛.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和思考[J].学周刊,2016,(28).

[3]洪立国.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措施探讨[J].亚太教育,2016,(20).

[4]刘彦华.试析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吉林教育,2016,(05).

猜你喜欢

主体作用历史教学教学实践
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如何发挥编辑的主体作用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