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生物菌剂在西洋参种植中的使用效果

2020-07-06纪炜姚润鹏姜海鹏焦悦赵鑫

生物化工 2020年3期
关键词:西洋参菌剂人参

纪炜,姚润鹏,姜海鹏,焦悦,赵鑫

(通化市园艺研究所,吉林通化 134000)

人参作为东北一宝,千百年来一直被认为是“仙草”、百草之王[1]。目前,人参在东北地区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产量逐年提高,紧随而来的是价格的逐年下降。人参种植户为了能以最小的投入产出最高效益,在栽培过程中大量施加速效化肥,造成土壤板结,人参根腐病、红锈病等也大面积发生,对人参产业造成巨大打击[2]。为此,基层推广服务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向种植户推出微生物肥料来改善土壤微环境,提高人参产量并降低病害发生率。近年来的实践结果表明,该措施效果显著,但没有具体试验数据作为支撑。本文仅就一种高效微生物菌剂对西洋参整个生育期的作用效果进行跟踪试验,旨在掌握微生物菌剂对西洋参不同生长时期的作用效果,为广大人参种植户使用微生物肥料提供宝贵的理论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试验地点设在吉林省通化市夹皮镇,山坡地、排灌便利、肥力中等。供试土壤为棕壤土,质地为壤质黏土。供试土壤中有机质3.9%,碱解氮72 mg/kg,速效磷 67 mg/kg,速效钾 81 mg/kg,pH 值为 5.7。

1.2 试验材料

供试肥料为微生物菌剂,该产品有效活菌数≥2.0亿/mL,试验中使用该药剂的100倍液进行喷施。普通氨基酸叶面肥为对比肥料。供试作物为一年生西洋参。

1.3 试验方法

试验设计:在植株生长的不同时期施入一定量的菌剂、普通肥料或清水,3次重复,每个检测点面积为2 m2,随机区组排列,各处理区底肥相同。最终测量参体长度、直径及产量情况,其他管理同常规参地管理[3]。具体试验方法在人参生长期内分3个时期进行微生物菌剂和肥料的喷施试验。

处理1(每667 m2):施用供试菌肥,按产品使用说明及作物需肥要求分别在发芽前(4月19日)和生长中期(7月15日)进行灌根处理,新叶期(5月30日)进行叶面喷施处理。

处理2(每667 m2):使用普通肥料,与供试肥料同时间、同次数喷施。

处理3(每667 m2):空白处理,与供试肥料同时间、同次数喷施相同量清水。

1.4 田间管理

试验期间的田间管理与普通西洋参栽培管理一致,包括4月中上旬遮阴网,在干旱季节及时灌溉,生长期定期追肥,对立枯病、叶锈病、斑点病等常见病害及时打药防治。

1.5 样品采集及指标测定

秋季待植株进入休眠期前,在各处理小区内随机选取3块面积约2 m2内等数量参体,清洗干净后称量重量并测量参体长度及直径,计算平均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微生物菌剂对人参体长度和直径的影响

如表1所示,经过整个生长期不同肥料处理后,测量结果显示施用微生物菌剂后参体产量、长度及直径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

表1 各处理参体指标测量结果

根据表1数据进行参体长度和直径方差分析,结果如表2和表3所示。参体长度统计P值和直径统计P值均<0.01,表明参体长度和直径各处理间差异显著,施用微生物菌剂试验区的人参长势优于对照区域。

2.2 微生物菌剂对人参产量的影响

人参产量直接反应管理水平和土壤微环境状况,对产量测定至关重要。根据表1试验数据对测产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P值<0.01,表明各处理间差异显著。各小区产量平均值比较显示,处理2产量明显高于处理3(CK),表明施用微生物菌剂区域产量高于对照区域,效果显著。

表2 参体长度方差分析

表3 参体直径方差分析

表4 产量方差分析

3 结论

施用微生物菌剂对西洋参的产量、参体长度及直径都有较大影响,对各处理的指标检测数据统计分析后,发现各因素P值均<0.01,表明各处理差异显著,微生物菌剂有助于西洋参干物质积累,对提升产量有直接效果。但本试验仅就一地区为期一年对一种作物进行跟踪试验,试验结果只能证明该菌剂在本次试验有明显效果,为证明该菌剂的持效性和普遍性,后期还需做进一步试验调查。

猜你喜欢

西洋参菌剂人参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大白菜霜霉病的防效及促生作用
施用功能微生物菌剂对重度盐碱地向日葵生长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文登西洋参“红”了!
西洋参的几种简单吃法
复合微生物菌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参”得人心的文登西洋参
清爽可口的“水中人参”
新型液体菌剂研制成功
人参娃娃
吃人参不如睡五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