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大班幼儿课堂评价的有效策略

2020-07-04陈建群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73期
关键词:评价语言大班幼儿有效性

陈建群

【摘要】《幼儿园工作规程》第四章二十一条中明确指出:幼儿教育应启发诱导的正面教育。幼教工作者深知评价鼓励的重要性,因而在教育活动中广泛运用。幼儿的自我意识受到教师评价语的影响,他们在评价语中认识自己。幼儿在园学习时间长,在众多的素质能力中,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也是最难获得的就是对幼儿课堂评价的有效策略。根据研究数据显示,教师肯定评价(简单性评价、直接性评价、强化性评价)和否定评价(建议性评价、平淡性评价、影响性评价)给幼儿带来的接受程度是不一样的。大班幼儿都希望得到对他们能力肯定的评价,最广为接受的还是强化性评价。在否定评价中,幼儿更愿意接受教师的建议性评价,会使他们的情绪显著上升。平淡性评价则给幼儿可以接受的程度较为一般。

【关键词】评价语言;大班幼儿;教师;有效性

一、提出问题

课堂评价的语言,是指课堂教學中,教师对学生行为表现的过程而进行瞬时、即兴,也就是评估而使用的语言,它包括一个有声语言(口头语)和无声语言(体态语)。

教师的评价语,就是用来交流思想的工具,是知识传播的一种载体。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可见,教师语言修养的重要性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影响深远。

目前,在幼儿园日常的教学和师幼互动环节中,幼儿园教师的口头评语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影响很大。不合适的评价语,轻则危害幼儿的情绪状态,使幼儿惧怕教师,担心上幼稚园;重则使幼儿对人造成恐惧心理,有的乃至发展趋势成心理问题或是病症。这类不合适的评价语将会为幼儿将来成才种下祸患。

温学梅的《浅谈幼儿教师的语言艺术》中提及:最先,教师的语言要有挑战性和示范性。其次,教师的语言要有目的性以及让幼儿感到亲近感。再者,教师对语言的技术性需要进行全面地提高。教师评价的标准往往都是以成年人视角明确提出的,但儿童的心理状态与成心理过程是有差别的。而这样的原则界定没有从幼儿心理感受的角度来得到有效验证是不是符合幼儿接受,给幼儿以实在的激励与引导。教师应根据幼儿角度的见解,对评价语开展思考和改进。如,有些教师强为人师使用脏话批评幼儿的过错,但幼儿并没有表现出多难过;还有的教师使用对幼儿的表扬似乎没让幼儿表现出很开心的样子,等等,这些行为都与他们的心理接受程度有关联。到底给幼儿行为表现和作品成绩的评价语会不会让他们心里感到舒服或是乐于接受?还是这样平淡无奇的表扬没有什么可高兴的?因此,进行了对教师使用肯定评价语和否定评价语的调查。由于观察到他们的情绪表现较明显,又将肯定评价分:简单性评价、直接性评价、强化性评价这3种维度;同样,将否定评价分为:建议性评价、平淡性评价、影响性评价3个维度来进行调查。

因此,本研究重在幼儿心理能接受的评价语及教师评价语该如何使用有益于幼儿心理健康成长这些方面进行探讨,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到底教师要如何使用正确评价的语言才能利于让幼儿接受。

二、研究方法与结果

教师评价语的认识与调查问卷制定研究:

1.观察法

观察对象:某幼儿园大班 6 名教师

观察内容:观察教师对幼儿的行为表现(游戏和领域活动)以及作品成绩(建构、 绘画和手工)这两方面中肯定、否定的评价语,并从如下几个方面做记录:

(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行为表现和作品成绩好的幼儿使用的评价语。

(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行为表现和作品成绩不好的幼儿使用的评价语。

2.访谈法

访谈对象:某幼儿园大班 6 名幼儿

访谈内容:根据目前学前教育界的调查结果,同时也对某幼儿园进行调查,对 6名被老师肯定和否定评价的幼儿进行访谈。

对教师肯定评价的幼儿:

(1)老师这么表扬你,你开心不开心?为什么?

(2)你喜欢老师怎样表扬你?为什么?

对教师否定评价的幼儿:

(1)老师这样对你说,你的心里会感觉到不舒服吗?

(2)你觉得哪里让你不舒服了?

(3)你喜欢老师怎么教育你会让你觉得舒服一些?

3.研究结果

根据观察6名教师使用的评价结果统计,共收集24条评价语。

肯定评价占14 条:

简单性评价3条(如,“你真棒!你做得很好!你很不错!”)

直接性评价3条(如,“你的作品画得很好,运用了很好的线描方法,”而并没有说要大家去学习,只是单纯地有针对性的表扬他)

强化性评价 8条(如,他画得真的挺好的,运用到线条的方法来画,呈现的效果就是很不一样,大家给他掌声鼓励一下 )

否定性评价占 10 条:

建议性评价2条(如,你这里画的不是特别地好,你可以借鉴一下他是用什么办法画的,要不我们也来学一学,再看看效果如何? )

平淡性评价3条(如,你上课怎么老爱跷椅子啊?)

影响性评价5条(如,这么不听话,你真是个坏孩子…)

根据访谈 6 名大班幼儿进行统计:所有的幼儿都喜欢教师给予自己表扬,都表现出很开心的情绪。因为他们觉得能受到老师的肯定就是表扬,而强化性的肯定评价幼儿表现得特别地喜欢;否定评价对幼儿而言则表现相反,都不喜欢,甚至还会惧怕受到老师批评。但老师给予的建议性评价是很多幼儿都会欣然接受的。

三、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能呈现好的教学评价环节

(一)有效评价的开展

课堂教学中,只有评价具备确立的导向性,才可以获得同行业教师的赞誉。因此,在设计课堂教学评价时要防止出现“你真棒,你真好”就戛然而止的评价,而要突显明确性,让学生确立究竟好在哪儿,棒在哪儿?比如,有的幼儿说他能够自身穿着打扮,那教师在“你真棒”基本上,能够 进行实际评价“你能把自身的事儿自己做,你真棒”。那样,幼儿非常容易搞清楚什么是好的个人行为,能够选准勤奋的方位。

4.妙用趣味活动

(1)“猜谜会友”。笔者在教授一年级下册语文《4猜字谜》后,发现学生对猜谜语兴趣大增,于是,笔者利用此契机在班级开展“猜谜会友”的活动,谜语张贴出来后,学生目不转睛地盯着,攻破了一个又一个谜语,扩展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的识字积极性,感受到了学习汉字的乐趣。

(2)“喝水大王”竞赛。为了更好地鼓励学生们喝水,我们班开展了“喝水大王”的竞赛,活动初期,笔者从“喝水歌”“喝水有什么好处?”“如何科学的喝水?”“儿童喝水注意事项”和“上学期间喝水小窍门”几个方面贴出宣传内容,学生纷纷驻足观看,再一次与“汉字”碰面,之后还定出规则和做好记录,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让学生在自主快乐的活动中多识字,带领学生走进“大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

三、加强课外阅读,拓宽识字途径

学生认了字,如何巩固?生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反复见面,才能真正变成熟字,才有可能举一反三地运用。因此,笔者采用积极的办法,就是同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一)“认”与“读”结合,提高识字能力

1.成立班级图书角

笔者迅速成立家委会,在微课掌上通和微信群上给家长们分析课程改革的形式,教材的编排特点和设计意图,并提出家长们平时要多与学生沟通,积极配合语文老师的教学工作,重视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增大阅读量,给学生买适量的课外书,多鼓励学生,让学生感受更多成功的快乐。在家长们的积极配合下,班级里的图书角很快成立起来。

2.利用语文早读课,坚持读《古诗词75首》,学生们兴趣比较浓厚;每天一首古诗,在这过程中经过反复诵读,很多同学都能背诵出来;除此之外,我们一个月举行一次班级诗歌朗诵会,同学们积性很高,每位同学都争着上台,更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二)“认”与“写”结合,提高汉字运用能力。

随着阅读量的增大,认字初见成效,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慢慢增强,这时与之相配合的摘抄就可以使用了。笔者在班里开展了一个“绘本漂流活动”,初始目标只是让学生养成每天看课外书的习惯,慢慢地借绘本打开学生的阅读大门,详细情况如下:

1.活动名称:“绘本漂流活动”。

2.绘本数量:每人2本。

3.漂流时间:每周一、三、五同班里互相漂流,直至全班同学人人看完90本为止。

4.绘本来源:家长、老师捐赠的绘本,估计共有100本左右。

5.学生准备:独立一个文件袋装绘本。

6.家长协助:每天进行亲子阅读,家长鼓励学生每天坚持阅读,并指导学生完成表格。

7.阅读表格每周交1次,于下周一交。

此外还鼓励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把好词、好句抄写下来,记录进我们的“‘绘本漂流活动记录一览表”里,通过写这种方式来巩固认字。

总而言之,纸上得来终觉浅,“智趣识字”,并不能凭空而谈,此“智”,不光教学生“智”,更要老师有“智”;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乐于探究,有了经验,便滋生智慧;教师善用资源,引领学生识字,学生乐在其中,积极参与,其智也不知不觉产生了;“智趣”何止识字,其它事亦然,努力吧!

参考文献:

[1]韦志成.语文课程教育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04-228.

[2]广西教育学院杂志社.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M].广西教育学院杂志社,2010(5).

[3]教育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苏志霞.趣味识字教学举隅[J].教学与管理,2005(3):52-53.

[5]禄冬梅.字,人生殿堂的第一张入场券[J].甘肅教育,2006(1):34.

猜你喜欢

评价语言大班幼儿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幼儿倾听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灵动的评价语言让课堂锦上添花
襄阳市郊区农村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现状研究
大班幼儿感恩教育实践与探讨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增强大班幼儿美术欣赏课有效性的几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