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中学校园推广武术运动的可行性探讨

2020-07-04郭剑锋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73期
关键词:中学校园推广策略可行性

郭剑锋

【摘要】武术是我国的传统非物质文化,有着近千年的传承。将武术推广到体育课学习中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也是对我国武术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基于学生的特点,做好武术与课堂内容的结合工作,并加强对学生的武德教育,也要开发多元化的武术来满足学生需求,进而在充实体育课的基础上发扬我国武术精神。本文结合当前体育教学现状,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武术运动的可行性以及推广策略作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关教学策略。

【关键词】中学校园;武术运动;可行性;推广策略

随着中华武术在校园中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学生青睐武术,武术运动以其独特的魅力逐渐进入大众视野。武术运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以及个性养成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合理地开展武术授课,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优化武术动作,同时也要给学生教授一些实战性动作,培养其良好的武德,从而在推广武术运动的基础上让学生有真正的收获。

一、武术运动的可行性分析

(一)改善健康,增强体质

武术练习需要精气神全面结合,注意力集中,并且对招数和运动体能的要求较高,在长期锻炼的情况下,可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也使得学生的身体各部位相对协调,有利于学生获得长足发展。尤其对于山区学校,学生由于后天的营养条件和培养方式都稍有不足,练习武术运动可帮助学生增强体质、改善健康,促进学生的正常发育。同时,当武术动作适合于学生当下的身体素质时,可以促进学生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强呼吸和血管系统的机能,促进新陈代谢和人体的全面发展,对山区学生的成长大有裨益。此外,练习武术动作还可以锻炼学生的韧性和耐力,可使学生的身体更具灵活性,增加其柔韧性和协调性,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学生获得超于常人的坚强韧性,在其它方面也能保证学生有着较强的影响,如,打球、跑步相对于其他运动更为敏捷和灵活。相对其它体育运动来说,武术运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体育设施缺乏的影响,不仅能在山区学校大力推广,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学生的安全,能有效地防止人身安全隐患的发生,这对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安全防护以及和谐发展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培养道德,磨炼意志

我国武术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始终秉承以武交友、以和为贵的武德理念。在当下信息传递日益便捷的社会中,变革剧烈、信息多而杂,学生容易接受到一些负面内容,如,物欲横流、拜金主义、人文教养缺失和民族精神淡薄等,这容易促使学生形成价值观错位,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而练习武术动作能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传承,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也能在武术道德的熏陶下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培养他们立志振奋民族精神的情怀。相应地,也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引导作用。

对于山区学校而言,武术运动的推广可以用模仿招数动作来作为学习的形式,促使学生加深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也能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陶冶学生的武术文化情操。同时,武术练习需要学生能克服生理上的困难,需要拼搏向前的精神,一些武术招数小技巧更需要学生不断地突破自我,挑战生理极限,这就要求学生既要运动发展,也要能冷静思考,结合自己的身体素质不断地要求自己,促使锻炼和思考结合,才能磨练出坚强的意志,培养出克服困难的强大心理,提高应变能力和心理稳定性。

(三)充实体育,发扬国学

当前,阳光体育在中学的盛行对体育教师有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能结合体育内容以多种形式给学生展开教学,还要求能利用体育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可。对此,武术运动和体育教学的融合是一个非常好的理念,不仅能够充实体育教学,也能通过我国优秀的武术文化帮助学生建立民族自尊自信,既能发扬我国的武术文化,也能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指出:体育教学要能有机地渗透民族精神教育,并注重教育过程,要渗透到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而武术运动能極大地满足纲要要求,提炼出的一些招数动作不仅包含了我国古代的哲学道理,也能用于一些实战。比如,李小龙所创立的截拳道,有着“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的哲理。这样武术运动在体育课上的教学就提升了体育运动的内涵,让学生不再遵循简单的运动技巧去锻炼,而是要能边运动边思考,并可尝试创造属于自己的武术动作,在进一步充实体育教学的基础上从哲学、武术文化等方面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二、武术运动的推广策略

(一)基于学生特点,修改武术招式

我国的武术动作繁复,招数众多,对于正在成长的学生来说,需要筛选提炼。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基于学生的身体特点给其修改武术招式,制定适合学生的武术练习方案,在充分挖掘学生运动潜能的基础上提高其综合运动能力。

如,在“步型拳”教学时,教师要从学生的特点出发,去掉一些高难度动作,如,“垫步弹踢”“蹬踢架打”等,并从武术动作出发给学生制定适合其修习的武术方案。在教学时,教师要先给学生讲清楚理论知识,包括出招速度、力量、技巧以及为何这样出招等,要先从理论上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然后教师再给学生示范,并挑选较为灵活的学生进行简单地试招,要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再让其学习武术的基本运动规则和动作。同时,教师也要注意给学生讲述课后练习方案以及如何进一步提升等,以保证学生可以随时练习。

在上述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在给学生修改武术动作时,既要去掉一些高难度的动作,也要注意引导学生以和为贵,给其建立习武强身的理念。2.教师在给学生讲清楚课堂的武术动作后,还要结合当地条件告诉学生如何进一步提升,并给学生演示,提供必要的指导,从而激发学生的武术运动热情。

(二)制定行为规范,加强武德教育

我国武术动作博大而精深,而且部分动作纯粹以取胜为目的,对其他人有着较大的杀伤力。对此,教师在武术推广过程中要给学生明确行为规范,既要能促使学生很好的练习,也要保障学生安全,并注重引领学生制敌而并非伤敌,从而加强对学生的武德教育。

如,在“七星拳”教学中,教师要先给学生修改部分杀伤力大的招数,将其可改为制敌招数。然后在上课时教师在给学生讲清楚武术运动的理论知识后,也要给学生制定行为规范,不能击打别人的要害,如,头部、喉咙等,要告诫学生武德理念,即我国武术重在强身健体,在文明社会中要以和为贵,不能恃强凌弱、争强好胜。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也要密切注意学生的行为规范,也可通过一些视频来让学生了解不规范行为所造成的伤害,强调学生保护好自己,也不要伤害别人。

在上述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教师在给学生制定行为规范时,要让其明白何时该出手、击打哪个部位等,从而让学生建立明确的规则意识;二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对武术招数灵活运用,在行为规则范围内提高自己的综合格斗能力。

(三)根据学生需求,进行武术开发

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成长时期,对其武术学习不能一概而论。有的学生具有武术根底,或者其学习能力较快,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需求进一步进行武术开发,从而研发多元化的武术学习方式,既能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也能充实体育运动。

如,在“武术散打”教学中,教师可将散打技术按照跆拳道和空手道的形式进行创编,并结合截拳道中的小碎步来研发多元化的武术。在上课时教师要先给学生教授散打动作和技巧,在学生初步领会后,教师再给其渗透跆拳道和空手道出拳特点,引领学生将之结合起来。在学生进行阶段性的学习后,教师再进一步在学生的武术运动中加入小碎步,进而提高学生的运动机能,并注意要结合学生的需求循序渐进,既提高学生的武术运动能力,也要让学生能够获得长足发展。

在上述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教师在给学生融合其他武术内容时要基于学生的武术练习进度,不能急于求成;二是在武术教学中教师不能对学生一概而论,而是要基于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指导改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武術运动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我国的文化哲理,也能对学生的价值取向、民族认可以及身体素质起到巨大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武术的推广工作,结合学生特点选取合适的武术内容来传授,并重视武德教育,在提高学生运动机能的同时使其能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旦旦.武术文化进校园,西部城市中小学应积极推广武术健身操[J].新课程(中),2016(10).

[2]刘红星.湖南省中小学“武术进校园”活动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6.

[3]田文林.武术段位制在中小学推广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8(3):113-115.

[4]向水针,向松,李林.少数民族地区校园武术段位制的推广模式与策略研究——以麻阳苗族自治县为例[J].青少年体育,2017(7).

[5]徐峰,郭仁龙.武术健身操进校园的价值探究[J].教师教育学报,2013(3).

猜你喜欢

中学校园推广策略可行性
IPTV 8K超高清建设可行性分析与建议
五家渠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可行性改造研究
中学校园碳足迹核算与减排策略研究
中学校园网的升级改造
对新兴排舞项目及其在普通高中推广策略的研究
“延吉三打一”项目推广策略分析
试论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推广策略
关于中学校园园林景观与校园文化协调发展的建议
可行性指南丝绸衬衫款
可行性指南长袍正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