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区块链人才培养的探索

2020-07-04张兴夏

成才之路 2020年16期
关键词:区块链人才培养高职

张兴夏

摘 要:区块链在数字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教育、商品防伪、社会救助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分析高职院校区块链人才培养现状,提出加快高职院校区块链人才培养的措施。要广泛开设区块链课程,加大区块链教学资源的建设力度,加强区块链师资团队建设,建设区块链在线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建立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

关键词:区块链;高职;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C961;G6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16-0008-02

区块链具有分布式、去中心化、共识机制、非对称加密、防篡改、高透明及可溯源等特性,在数字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教育、商品防伪、社会救助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019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区块链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本文主要分析高职院校区块链人才培养现状,并提出加快高职院校区块链人才培养的措施。

一、区块链的含义

区块链是一个信息技术领域的术语。什么是区块链?简单来说,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的共享账本和数据库。区块链由一个个区块组成,是一种特殊的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原理是基于互联网作为共信共享的平台,其实质就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区块链的主要作用是储存信息。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去中介化、共识机制、共享账簿、非对称加密等特征,具有透明开放、安全可靠、高效便捷、可溯源、匿名化、低成本、不易篡改等优点,具有促进数据共享、降低运营成本、建设可信体系等作用。

二、区块链人才供需现状

(1)供给短缺。区块链技术是一个新生事物,无论是技术研究还是应用开发都还处于探索与发展阶段,在人才培养、职业培训、技术教育、人才开发等方面都处于起步阶段。链塔智库和拉勾网发布的《2018年中国区块链人才现状白皮书》显示,目前只有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牛津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为数不多的高校开设了区块链相关专业和课程。赛迪区块链研究院发布的《区块链人才发展报告(2018-2019)》显示:区块链人才供给较少,专业从事区块链技术研发的人才不足,区块链核心技术开发人才更是稀缺。(2)需求急迫。美国于2019年出台《区块链促进法案》,德国政府发布《区块链战略》,英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毫无例外地把区块链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中国也于2019年10月将区块链上升到国家科技战略层面。智联招聘发布的《2019年区块链人才供需与发展报告》显示:2019年第三季度,电子商务和计算机软件行业对区块链人才的招聘需求占比分别为37.14%和14.45%,占需求主流。区块链人才月薪平均为1.6万元,大幅领先于全国平均薪资水平。

三、高职院校区块链人才培养的现状

(1)课程开设不足。目前,只有少数高职院校开设“区块链原理与应用”“区块链技术”等侧重于区块链基础知识的课程。一般是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软件等理工科专业开设,互联网金融、云会计等商科专业有时也开设“区块链与数字资产交易”等课程,其他专业几乎没有开设区块链相关课程。(2)教学资源建设滞后。配套的文字教材、实验实训手册等教学配套资源建设滞后,严重影响了区块链教学的正常开展。(3)师资力量薄弱。区块链技术发展只有短短的十来年时间,这导致区块链师资非常短缺。区块链专业毕业生数量非常有限,毕业之后大多去了薪资较高的IT和金融业,部分去了科研院所,愿意从事教育的也大多去了一些本科院校,这就导致高职院校区块链师资奇缺无比。大多由原来计算机、软件工程等专业毕业的教师来担任高职院校区块链教师,不仅数量上不足,而且知识结构上也不理想。(4)实验实训室建设滞后。受到经费和技术等客观因素的制约,高职院校区块链实验实训室的建设比较滯后。目前,高职院校区块链实验实训室主要由原有的机房改造而来,专业的区块链实验实训室几乎没有。(5)校企合作深度不够。高职院校制定的区块链人才培养方案往往跟不上企业人才需求变化和行业的快速发展,大多数企业更注重眼前的短期利益,这导致企业合作热情不高,校企合作深度不够。

四、加快高职院校区块链人才培养的措施

(1)广泛开设区块链课程。高职院校应该在全校范围开设关于区块链基础知识的公共选修课,让学生对区块链技术有一定的了解,普及区块链基础知识。如可以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开设“区块链与创新创业”课程,拓宽学生的区块链创新创业视角。还可以结合专业特点开设相关专业的区块链课程,如互联网金融、云会计等财经类专业可以开设“区块链与数字资产”课程,信息安全、计算机软件等专业可以开设“区块链原理与技术”课程。(2)加大区块链教学资源的建设力度。要投入足够的经费进行区块链教学资源建设,以满足高职院校区块链人才培养的需要。可以先通过微课、案例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区块链教学,等条件具备了再组织教师团队编写适合高职大学生使用的区块链教材。要积极引入区块链企业真实的案例来丰富教学资源,并聘请区块链企业技术人才来共同编写教材和实验实训手册。(3)加强区块链师资团队建设。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知识储备,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区块链人才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将区块链与自己攻坚领域的理论知识融合,多参加区块链发展论坛和会议,紧跟区块链的发展节奏。学校要从实践着手,鼓励教师积极到区块链企业调研,参与区块链实战项目,一方面学习最新的区块链知识,另一方面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还可以聘请区块链企业的技术骨干作为外聘教师充实师资团队。(4)建设区块链在线虚拟仿真实训平台。高职院校可以改造现有的实验室来满足基础性区块链实验实训要求,并通过新建或者与企业共建的方式来建设区块链专业实验室。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可以建设或者与企业共建区块链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打破时空的限制,实现共建、共享。(5)建立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高职院校可以与区块链企业合作协同育人,通过订单培养,为区块链企业培养合格的人才。校企共建区块链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稳定的实习基地。校企共建区块链工作室,引入实战项目,让师生广泛参与。校企共建区块链创客园,让区块链与创新创业紧密结合。通过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区块链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炎彬.数字经济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财会学习,2019(07).

[2]余仲华.我国区块链人才开发策略探析[J].人力资源开发,2018(13).

[3]张国云.区块链,未来已来[J].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19(12).

猜你喜欢

区块链人才培养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价值分析
“区块链”的苟且、诗和远方
用“区块链”助推中企走出去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