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大学生英语自我效能感提升策略摭探

2020-07-04李锡岚

成才之路 2020年16期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学习能力提升

李锡岚

摘 要:文章简述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现状,分析大学生的英语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探讨提高大学生英语自我效能感的具体策略。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有效学习方法,同时创设英语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师生积极互动,认真开展合作学习,并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功能,可以提高高校大学生英语自我效能感。

关键词:英语;自我效能感;大学生;学习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16-0006-02

自我效能感作为一种动机理论和自信心理念,对高校大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强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自我效能感是由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rt Bandura)首次提出来的。个体自我效能感会影响人们的感受、选择、动机水平、面对挑战的态度和方式、对逆境的适应力等,甚至能够改变人们的行为。研究者发现,在学习过程中,自我效能感影响着学生完成任务以及面对困难的态度和方式,因此自我效能感在高校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关注,其作用也在不断增强。本文主要对高校大学生英语自我效能感提升策略进行研究。

一、自我效能感研究概述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自我效能感理论得到国内外大量研究者的关注,他们展开了丰富的研究。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研究发现,个体的自身效能感主要受到四个因素的影响,分别是: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劝导、情绪反应。首先,最直接的影响因素是个体掌握的经验。学习者过往成功或者失败的经验将影响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体验。第二个因素是通过观察榜样而获得的替代经验。当学习者看到与自己水平相似的人通过努力获得成功,他们会相信自己也具有参与活动的能力。第三个因素是言语劝导。在一定程度上,用语言可以说服人们相信自己具有完成某种任务的能力,从而促进个体技能的发展和效能感的提高。第四,效能信念还部分依赖于进行能力判断时的生理和情绪状态。个体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时,自我效能感较高;反之,处于消极或者抑郁情绪时,自我效能感较低。

研究发现,学生在设定较为具体的近期目标时,更容易感知到自己的进步,因此自我效能感会增强,并且倾向于挑战更高的目标,这样循环下去,可以促进学习成绩的不断提高。而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比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在解决问题方面具有更高的准确性。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信念可以使他们使用更多的认知策略,取得更好的学业成绩。

此外,大量研究者从认知过程和动机过程两方面对自我效能感展开研究。从认知过程来看,个人目标设定受自我评价能力影响。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越强,预测成功的概率越大,则越愿意努力。自我效能感较高的人在面对困难时,更加善于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失败面前更容易坚持自己的努力,从而表现出更高效的行为能力。从动机过程来看,大多数人的动机是认知产生的,自我效能感在动机的自我调节中起到关键作用。人们对自己具备能力做什么形成了信念,就会激励自己并指导自己的行动,预测未来行动的可能结果。因此,结果预期的动机影响着部分自我效能信念的控制。

二、大学生英语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1.内在因素

研究发现,学习者的性别、个体认知能力、教育成就和学习态度对其自我效能感均有影响,且与学业成绩呈正相关。个体过往的学习经历也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在过往的学习中,有成功经验的学习者,自我效能感能够得到加强,有失败经验的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则会下降。因此,学业成绩较好的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相对高于学业成绩较差的学生。

2.外在因素

影响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外部因素可以大致分为:师生关系、课堂氛围与课堂反馈等。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对学生的预期、师生互动的质量,会对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良好的英语课堂氛围也非常重要,课堂上教师是否允许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是否支持和鼓励学生进行提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体验。此外,教师对学生的反馈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体验。教师如果经常鼓励、肯定学生,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安全感,提高英语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自信心;相反,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对学生采取批评或指责的态度,则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三、提高大学生英语自我效能感的具体策略

1.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有效学习方法

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避免“一刀切”模式,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为学生设计适合他们能力的学习目标,并及时给学生反饋,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引导学生从自身的特点和需要出发,客观衡量自己,发现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另外,许多学生英语自我效能感较低的原因在于没有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教师应积极与学生沟通,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找到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提高英语自我效能感。

2.创设英语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缺乏自我效能感的最直接表现就是害怕开口说英语,因为缺乏自信、害怕犯错而不敢说英语,这导致大学英语课堂上出现“哑巴英语”现象,给互动教学带来很多困难。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英语教学情境。设计的情境任务难度要适中,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要求,以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师生积极互动,开展合作学习

师生互动交流有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升英语教学效果。在互动过程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指挥者”和“评判者”,而是成为“引导者”,与学生一起学习,这样有助于教师直观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也可以放松心情,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投入到教师设定的学习任务之中,探索英语的乐趣,久而久之进入良性循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增强自我效能感。

4.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功能

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所取得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表达,善于从学生身上发现优点和长处,并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有效的评价,给学生一些具体的激励措施,让学生了解自身的认知状况。除了口头语言评价之外,教师还可以采取眼神、微笑、点头示意等肢体语言评价方式,给学生一种激励和认同感,使学生试图保持他们的良好表现。学生通过完成课堂学习任务,丰富语言学习体验,从教师的评价中得到积极的反馈,能够增强自我效能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进行探究学习,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四、结语

自我效能感作为一种动机理论和自信心理念,影响着学习者完成任务、实现目标以及面对挑战的态度和方式,对于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具有推动和促进作用。要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有效学习方法,同时创设英语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师生积极互动,认真开展合作学习,并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功能,以提高大学生英语自我效能感。除了理论研究之外,研究者还需要结合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进一步开展实证研究,使研究结果更具普遍性和适用性,为切实增强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大学生英语自我效能感,优化英语教学效果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何艳秋.非英语专业新生英语自我效能感实证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8(05).

[2]吴喜艳,张庆宗.英语专业学生自我效能、学习策略、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J].外语教学,2009(08).

[3]徐永春.班杜拉自我效能感与大学生英语学习[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12).

[4]李航.大学生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12).

猜你喜欢

自我效能感学习能力提升
探究自我效能感理论下的高职英语自主学习策略
自我效能感对高校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