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用低应变检测桩基完整性的局限性及处理实例

2020-07-04边晓明刘小翠

江西建材 2020年6期
关键词:离析桩基资料

边晓明,刘小翠

葛洲坝集团试验检测有限公司,湖北 宜昌 443000

1 前言

低应变检测桩基完整性重点环节在于检测过程中及时收集相关资料,在检测时发现异常,需立即进行复测,并排除设备及方法等影响,切实保证数据可靠,并收集工程水文地质、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桩基的设计施工图及成孔施工资料等,分析缺陷形成的原因和因素对数据的影响,避免造成误判。确认存在缺陷,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处理意见措施,查找原因,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2 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的局限性

低应变反射波法是一种快速检测方法,其仪器设备轻便、检测速度快、费用较低,具有静载试验所不具备的功能,在工程桩的普查中一直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同时,由于存在着复杂的桩土系统、理论假设与实际不相符等问题,低应变反射波法也有其局限性。

(1)具有合理长径比的完整桩,100m 以内均可测到桩底的反射信号。

(2)断桩、特别是浅部断桩,一般均可准确判别。

(3)若桩身存在较严重浅部缺陷时,很难发现其下部的第二个缺陷,有经验的测桩专家,在同一根桩上可识别两种以上缺陷(第一缺陷为次要缺陷)。

(4)可准确判定缺陷位置(可精确到10%)。

(5)可初步判定缺陷类型(视测桩经验定)。

(6)不能很好地区分Ⅱ类桩与Ⅲ类桩。

(7)不能准确的给缺陷程度定量。

(8)不能提供单桩承载力、对小缺陷灵敏度不高、无法检测桩底沉渣厚度。

(9)渐变缩径或离析且范围较大时,波形缺陷反应不明显;

(10)预制桩的裂隙或接头反射判断的尺度不好掌握;

(11)在缺乏详实的地质资料以及施工记录不真实的情况下,无法详细判断桩的缺陷性质(缩径、夹泥、离析)等桩身缺陷类型的判断。

(12)不能检测平行于桩轴线的垂直裂隙。

3 实例分析

图1 案例示意图

图1:设计桩长45m,桩径0.5m,正循环转孔灌注桩,采用C20 水下混凝土浇筑。该桩在5.3m 左右有同向反射同时伴有多次反射,从图形分析判断该桩基在5.3m 左右存在断层,判为Ⅳ类。原因分析:本批桩基附近区域内有5 根桩出现该情况,并且缺陷位置均集中在5.0~6.2m 之间,实体查看现场水文地质情况,翻阅设计地勘资料并对转孔过程中的转渣进行对比分析,确定该批问题桩基所处位置为古河道,古河道河床底部存有1m左右的流沙层,故该批桩基均在5m 多的地方出现严重的夹泥,形成断桩。处理方法:由于问题桩批次存在,且该古河道面积较大,开挖量较大成本高,综合经济及技术手段,建议采用机械钻孔桩补桩,成孔时采取化学泥浆护壁,成孔后采取反射波成孔检测仪测试孔壁及沉渣,混凝土采用C30 水下混凝土浇筑。

图2 案例示意图

图2:设计桩长50m,桩径0.6m,采用C25水下混凝土浇筑,属于简易钻孔桩。该桩在距离桩顶7.5m 附近有同向反射,并存在多次反射,从图形分析判断该桩基属断桩,判为Ⅳ类。原因分析:查看桩孔记录,该桩基在转至6~8m 附近时发现淤泥层,并且处于液化流体状态,但在施工过程中未做任何处理,致使在灌桩过程中在该淤泥层位置出现坍孔,形成夹泥层。处理方法:由于该桩基在6~8m附近的位置存在流动性较大淤泥层,并且该淤泥层的范围较大,采用开挖工程量非常大,而该桩处在四桩承台中,旁边是三桩承台,经设计同意,采取桩径0.8m 的转孔桩对问题桩基接桩处理,并把两个承台合并成一个大承台,并增加配筋量,重新进行设计验算及静载试验验证基础的承载能力。

图3 案例示意图

图3:设计桩长56m,桩径0.6m,采取C30水下混凝土浇筑,正循环钻孔灌注桩。该桩基在距离桩顶14m左右存在明显的同向反射,桩底反射信号弱,该桩基在距离桩顶14m 左右存在严重离析或夹泥,根据图形初步判定为Ⅲ类桩。原因分析:查阅设计图纸及桩基施工过程记录,该灌注桩基靠近河床,地下水丰富,在成桩和混凝土浇注过程中没出现异常,在浇注完成后可能受地下水的影响在14m 左右造成严重离析。处理方法:该桩孔灌注桩在低应变检测前被确定为静载试验用桩基,低应变检测后已经发现14m 存在严重质量缺陷,故我公司建议对该桩基进行问题桩基处理,并另选一根桩做静载荷试验。项目桩基施工方对此结论有异议,坚持用问题桩做静载荷试验,意图在问题桩基满足静载试验的基础上做设计工作,故坚持做静载试验。问题桩基做静载试验其安全风险极高,我公司在同施工方及建设方沟通后,加强了静载试验的安全措施,第一采取自动化加装及采集设备进行,第二对每级加载后承载梁进行预垫,避免出现安全事故。结果在加载到第4 级时桩身突然沉陷,试验被迫终止,该桩基14m 位置已经完全断裂,14m 以上部位出现侧向滑移。鉴于本次事件的问题较为严重,项目建设方业主介入,指令施工方直接在将原桩基冲掉,并在原桩位上重新浇筑桩长56m,桩径0.8m 的桩基。

图4 案例示意图

图4:设计桩长16.3m,桩径0.7m,冲击转成孔,端承桩,采用C30 水下混凝土浇筑。该桩在7.8m 左右有明显的同向反射,桩底存在同向反射信号。该桩基在7.8m 左右出现断层,桩底有二次反射信号即为断桩的明显标志,按规范判定为Ⅳ类。原因分析:查阅地质资料无异常,询问现场工人浇筑过程情况,浇筑过程中施工员及监理人员在验完桩基底部沉渣后离开现场,实际浇筑过程中仅有三名施工工人,在浇筑至断桩位置时由于混凝土状态不良,下料困难,工人在抖管过程中将导管拔脱出混凝土面,而后又将导管插入混凝土继续浇筑,致使该处出现浮浆断层。处理方法:该桩基所处地质条件良好,桩顶至距桩顶断桩位置均为粘土层,经项目建设单位及设计同意,采用直径0.8m 的人工挖孔,开挖至断桩位置出现浮浆断面,继续下挖出现新鲜混凝土后半米为止,处理该处桩基平面,重新进行低应变检测,确定下部桩身完整性良好。清理好桩头,采用C35 水下混凝土进行接桩处理,待龄期达到检测天数复测,接桩效果良好。

图5 案例示意图

图5:设计桩长29.5m,设计桩径0.8m,冲击转成孔,端承桩,设计采用C25 水下混凝土浇筑。从实测图形来看该桩在距离桩顶7m 左右存在明显的同向反射,并伴有多次同向反射,桩底无反射信号。该桩基在距离桩基顶部7m 左右存在严重离析或断层,初步判定为Ⅳ类。原因分析:该桩在混凝土浇筑至距地面7m 的位置时出现堵管,导管拔出进行通管处理,后又将导管重下插入混凝土中再次浇筑。故在7m 左右存在夹层,类似断桩。处理方法:该桩地质条件较好,距离边坡及其他结构均较远,适合采取人工挖孔方式处理上部混凝土。通过设计验算并经建设方同意采用直径0.9m 的人工挖孔桩接续该桩基。当开挖至距桩顶7m 左右时,桩身出现砂浆层,继续下挖至新鲜混凝土面后磨平桩面,重新检测,下部桩身完整。清理好桩头接续钢筋笼后采用C30 水下混凝土进行浇筑,达到龄期后复测接桩效果良好。

图6 案例示意图

图6:设计桩长29.85m,桩径0.6m,冲击转成孔,采用C25 水下混凝土灌注,端承桩。该桩在1.5m 左右出现明显的同向反射,并伴有多次反射,桩底反射信号不明显。根据实测图形判断该桩基在1.5m 左右存在严重离析或断裂层,桩基完整性类别判定为Ⅲ类。原因分析:该桩基在浇筑过程中无任何异常,调取地质资料及转孔记录未发现明显异常,无法确定造成原因。处理方法:由于该缺陷或者断裂层距桩顶较浅,仅为1.5m 左右,商议后决定直接开挖缺陷位置,开挖至1.6m 时发现断裂层,该断裂层结构面较为整齐,又询问现场施工人员后初步判断是该桩基浇筑完成后第二天,施工方开挖临近桩基基础时对该桩基上部造成扰动,致使该桩基上部1.5m 出现断层,破除有缺陷的桩身混凝土清理干净桩面,重新进行低应变检测,下部桩身完整,桩底有明显反射信号。后按0.8m 桩径对该桩基进行接桩,采用C30 水下混凝土浇筑,按设计要求28d 龄期后复测低应变检测及静载试验,结果均满足设计要求。

图7 案例示意图

图7:设计桩长24.7m,桩径0.6m,冲击钻成孔,采取C30水下混凝土浇筑,端承桩。该桩基在距离桩顶9.3m 左右出现明显的同向反射并且波幅较宽,桩底反射信号无。根据实测数据进行分析,该桩基在9.3m 左右存在严重离析或断层,据此判为Ⅳ类。原因分析:经现场实地踏看及查看地质资料没有发现异常,询问浇筑过程有无异常,施工员报送无异常,但通过和浇筑工人交流,获悉该桩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导管脱落,在浇筑结束后才发现少了一节导管,施工单位刻意隐瞒该情况,想蒙混过关,在检测结果出来后感觉无法在隐瞒才说实情。处理方法:该桩基基础上部是个单柱的承台,只能采取补桩或者人工开挖的方式来处理。该桩基的土层条件好,经建设方及设计单位同意,采用桩径0.8m 的人工挖孔进行接桩。开挖至距桩顶8.5m左右时导管出现,挖到9.3m 左右时出现松散层(砂浆夹泥),继续下挖10.4m 左右才出现密实的混凝土,处理新鲜混凝土面,进行低应变检测,确定下部桩身完整。祛除缺陷位置接续钢筋笼,并采用C35 水下混凝土进行浇筑。

4 结语

(1)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快速、费用低,但其局限性也非常突出,在现场检测时一定要排除各种外界干扰因素,注意收集施工过程中的记录、地勘资料及桩孔信息、强度资料等帮助室内资料分析整理。

(2)桩基质量控制重在施工过程控制,注重工艺工法的落实,三检制的落实,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发现有缺陷,根据检测结果可以具体判定缺陷部位及成因,可以给施工单位提供处理意见。

(3)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结果判定不能仅依赖检测波形,要综合现场检测时收集的资料信息,有必要时再次对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为工程施工的质量提升提供意见,避免类似质量事故或事件再次发生。

(4)根据低应变反射波法的局限性,为更好的确定桩基质量,避免出现误判或者错判,给工程或者个人带来经济或名誉损失,可结合声波透射法,钻芯法辅助分析,必要时直接进行开挖至缺陷部位进行查看。

猜你喜欢

离析桩基资料
桩筏基础在处理桩基质量问题中的应用
桥梁桩基处理泥浆固化技术应用
采用桩基托换进行既有铁路桥加固分析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沥青混合料离析对高速公路路用性能影响与分析
离析模式对沥青混合料密度和构造深度的影响
让桥梁桩基病害“一览无余”
离合词“连”字句离析形式的特征、生成机制及语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