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竹醋液与菌核净复配剂对烟株大田生长及烟草赤星病防治的影响

2020-07-01许灵杰曲振飞蔡翼杨

贵州农业科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烟株菌核残留量

许灵杰,曲振飞,韦 斌,蔡翼杨,张 继,柳 强

(1.黔东南州烟草公司,贵州 凯里 556000; 2.贵州省烟草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0)

烟草赤星病又称褐斑病、赤斑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主要发生在下部烟叶成熟阶段,具有潜育期短、传播速度快等特点[1]。当该病原菌处于适宜温湿度时,可在较短时间内造成大面积爆发,严重影响烟叶的产量和质量,给烟农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大多数烤烟产区主要采取施用菌核净等化学农药进行防治,李宏光等[2-3]研究表明,施用40%菌核净500倍和800倍液对烟草赤星病的平均防效分别达75.81%和70.85%,且药效相对稳定。虽然化学防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该病害的蔓延,但长期大量地施用单一药剂也存在烟叶农残超标、品种抗病性下降及破坏生态环境等风险[4]。当前随着卷烟工业对烟叶原料品质安全性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部分产区在烟叶采烤前15 d内禁止施用任何化学农药等方式进行控制,对感病的烟叶采取抢烤或弃烤,进一步加重了烟农的损失。方楷等[5-6]研究发现,竹醋液作为一种天然无公害制剂,不仅具有较强的杀菌效果,而且与其他农药进行复配后会产生一定的增效作用。巫厚长等[7]研究指出,在10%吡虫啉中添加400倍竹醋液,施用剂量减少至推荐剂量1/2的防效与推荐剂量的防效相当。同时,竹醋液还能调节植物的生长。王小东等[8]研究表明,喷施300倍竹醋液能明显促进椪柑的生长,改善果实品质,提高产量。姚远等[9]研究表明,喷施500倍竹醋液能够显著提高番茄产量和果实中的VC含量。目前,关于竹醋液与菌核净的复配剂对烟草赤星病田间防效、农药残留及对烟株生长发育影响尚未见报道,鉴于此,结合前期室内抑菌试验的结果[10],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进一步验证复配剂对烟株生长发育及烟草赤星病防治的影响,以期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竹醋液复配剂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9年4—10月在黔东南州施秉县城关镇上翁哨村(E108°07′05.5″,N27°00′25.5″)进行,烤烟品种为云烟87,试验地土壤肥力中等,黄壤土。

1.2 材料

竹醋液,浓度1.006 mg/mL,pH 2.62,醋酸含量4.54%,遂昌武太郎竹炭有限公司生产;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浙江斯佩斯植保有限公司生产;复配剂,V竹醋液∶V菌核净=1∶9进行配制,含10%竹醋液。

1.3 方法

1.3.1 试验设计 试验设6个处理,即将复配剂和菌核净分别稀释成400倍、600倍和800倍液,以清水作为对照(CK),3次重复,共计21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10 m2;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试验田四周设保护行。在打顶后,脚叶有零星病害发生时喷洒药液,每7 d喷洒1次,共喷洒2次。其他生产管理方式按当地特色优质烟叶管理措施进行。

1.3.2 指标测定

1) 农艺性状。参考行业标准YC/T142—2010,在第1次施药前1 d和第2次施药后7 d,随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烟株10株挂牌,测定烟株的茎高、茎围、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和有效叶片数。

2) 干物质含量。在第2次施药7 d后,随机选取具有代表性烟株10株,用清水将叶、茎、根洗净,放入105℃烘箱中杀青30 min后,将温度降至70℃烘干至恒重,用电子天平称取各部分的干重。

3) 烟叶化学成分。选取烤后C3F烟叶测定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氯和钾的含量,测定方法分别参照 YC/T 159—2002、YC/T 161—2002、YC/T160—2002、YC/T 162—2002和 YC/T 173—2003等标准执行。

4) 病情调查。在第1次施药当天调查1次,在第2次施药后7 d和14 d各调查1次。每个小区采用5点法取样,每点调查3株,以叶片为单位全株调查。参照GB/T 23222—2008标准[11]进行病害严重度分级并计算发病率、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0级,全叶无病;1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1%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2%~5%;5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6%~10%;7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11%~20%;9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21%以上。

发病率=(发病叶片数/调查叶片总数)×100%

病情指数=[∑(烟株级数×该级叶片数)÷(调查叶片总数×最严重的等级数)]×100

防治效果=[(对照病情指数-处理病情指数)÷对照病情指数]×100%

5) 农残检测。参照YQ/T 47—2014标准采用气相色谱法,选取烤后C3F烟叶进行测定。

1.4 数据处理

采用 SPSS 23.0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稀释倍数的复配剂与菌核净处理烟株的农艺性状

从表1可知,第1次喷药前各处理间植株的株高、茎围、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和有效叶片数等指标虽存在差异,但差异均不显著;第2次喷药7 d后,植株各指标均较喷药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差异均不显著。复配剂400~800倍液随处理浓度降低,烟株株高和最大叶宽呈先升后降趋势,以600倍液处理最高(宽),分别为108.33 cm和29.50 cm;茎围和最大叶长均呈下降趋势,均以400倍液处理最大,分别为9.43 cm和79.23 cm;有效叶片数呈上升趋势,以800倍液最多,为19.00片。菌核净400~800倍液随处理浓度降低,烟株株高呈上升趋势,以800倍液处理最高,为103.67 cm;茎围呈下降趋势,以400倍液处理最大,为9.47 cm;最大叶长和有效叶片数均呈先升后降趋势且均以600倍液处理最大,分别为76.33 cm和19.00片;最大叶宽呈先降后升趋势,以400倍液处理最大,为27.33 cm。各处理与清水处理(CK)相比,烟株株高、茎围、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和有效叶片数等指标均无显著差异。说明,施用不同稀释倍数的复配剂和菌核净对烟株大田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

表1 不同处理烟株的农艺性状

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下同。

Note: Different lowercase letters in the same column indicate significance of difference atP<0.05 level. The same below.

2.2 不同稀释倍数的复配剂与菌核净处理烟株的干物质含量

从表2可知,复配剂400~800倍液处理烟株叶片、茎杆和根系的干物质含量分别为132.37~133.90 g、81.20~85.87 g和50.47~53.17 g,随处理浓度降低叶片干物质含量呈先降后升趋势,茎杆和根系干物质均呈下降趋势,各部位分别以800倍液、400倍液和400倍液处理最高;菌核净400~800倍液处理烟株叶片、茎杆和根系的干物质含量分别为128.33~135.93 g、82.83~86.23 g和49.50~53.97 g,随处理浓度降低叶片的干物质含量呈下降趋势,茎杆呈先降后升趋势,根系呈上升趋势,叶片和茎杆均以400倍液处理最高,根系以800倍液处理最高。烟叶,施用复配剂和400倍菌核净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较清水处理高,600倍和800倍菌核净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较清水处理低,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茎杆,施用400倍、600倍复配剂和400倍、800倍菌核净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均较清水处理高,其余处理均较清水处理低,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根系,施用400倍、600倍复配剂和800倍菌核净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均较清水处理高,其余处理均较清水处理低,但各处理间差异亦不显著。说明,施用不同稀释倍数复配剂和菌核净药液对烟株叶片、茎杆和根系的干物质积累无明显影响。

表2 不同处理烟株的干物质含量

2.3 不同稀释倍数复配剂与菌核净处理烟叶的化学成分

从表3可知,复配剂400~800倍液处理烟株烟碱和钾含量分别为2.82%~2.97%和1.52%~1.84%,随处理浓度降低二者均呈先升后降趋势,且均以600倍液处理最高;总糖含量为28.05%~30.14%,还原糖含量为22.82%~24.94%,随处理浓度降低分别呈先降后升和上升趋势,二者均以800倍液处理最高;总氮含量为1.75%~1.91%,氯含量为0.43%~0.49%,随处理浓度降低分别呈下降和先降后升趋势,二者均以400倍液处理最高。菌核净400~800倍液处理烟株烟碱和氯含量分别为2.79%~2.94%和0.41%~0.52%,随处理浓度降低均呈先降后升趋势,二者分别以400倍液和800倍液处理最高;钾含量为1.38%~1.78%,随处理浓度降低呈先升后降趋势,总糖、还原糖和总氮含量分别为25.29%~32.96%、21.29%~27.01%和1.75%~1.88%,均随处理浓度降低呈下降趋势,三者均以400倍液处理最高。烟碱含量,施用600倍复配剂和400倍菌核净处理的较清水处理高,其余处理较清水处理低。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施用复配剂和400倍菌核净处理的较清水处理高,其余处理较清水处理低,其中复配剂处理平均总糖、还原糖含量分别较清水处理增加3.47%、4.28%。总氮含量,施用400倍、600倍复配剂和400倍、600倍菌核净处理的较清水处理高,其余处理较清水处理低。钾含量,施用复配剂和600倍、800倍菌核净处理的较清水处理高,其余处理较清水处理低,其中复配剂处理平均钾含量较清水处理增加15.96%。氯含量,施用800倍菌核净处理的较清水处理高,其余处理较清水处理低,其中复配剂处理平均氯含量较清水减少11.11%。说明,施用不同稀释倍数的复配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烟叶的内在化学成分,其中总糖、还原糖和钾的含量均高于清水处理,氯的含量均低于清水处理;但施用菌核净药液对烟叶内在质量的影响不明显。

表3 不同处理烟叶的化学成分

2.4 不同稀释倍数复配剂与菌核净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农药残留量

2.4.1 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 从表4可知,与清水处理(CK)相比,在第2次施药后7 d(8月2日),以400倍、600倍菌核净药液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分别为76.56%、70.00%,其次是复配剂600倍和400倍药液,分别为68.14%和66.67%。在第2次施药后14 d(8月9日),以400倍复配剂和菌核净药液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分别为68.89%和72.92%;复配剂和菌核净600倍、800倍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6.67%和68.00%、63.04%和59.52%。表明,随着稀释倍数增大,二者的防治效果呈下降趋势,但相同稀释倍数的防治效果差异均不明显。

2.4.2 农药残留量 从表5可知,复配剂的农药残留量为0.510~0.959 mg/kg,菌核净的农药残留量为2.296~4.624 mg/kg,均以400倍液处理最高。400~800倍复配剂的农药残留量均显著低于各稀释倍数菌核净的农药残留量,其中,复配剂400倍液、600倍液和800倍液的农药残留量分别较相同稀释倍数的菌核净显著降低3.82倍、4.31倍和3.51倍,平均达3.88倍;400倍复配剂的农药残留量最高,但与600倍液和800倍液间无显著差异。

表4 不同处理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

表5 不同处理烟叶的菌核净残留量

Table 5 Dimethachlon residues in tobacco leaves 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s

处理Treatment制剂名称稀释倍数农残含量/(mg/kg) Pesticide residue复配剂 4000.959±0.261 d Compounded agent6000.665±0.106 d8000.510±0.130 d菌核净 4004.624±0.279 a Dimethachlon6003.534±0.097 b8002.296±0.100 c

3 结论与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在第2次施用400倍菌核净后14 d的防效达72.92%,与曾超宁等[11-12]施用400~600倍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对烟草赤星病的平均防效达70%以上的结果一致。

调查发现,防治烟草赤星病的生物农药由于存在成本高、见效慢等问题,导致部分烟农更加倾向于选择施用化学农药进行统防统治,但是过度单一频繁的施用,容易造成农药残留超标,影响烟叶品质的安全性,难以达到卷烟工业企业对烟叶农残检测的要求,影响市场订单的稳定性。通过减少农药用量是降低农药残留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前提必须是防效不减弱。魏琦等[13-14]研究表明,在杀菌剂中添加竹醋液可以起到增效作用,从而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研究结果表明,竹醋液与菌核净按1∶9体积比进行配制的复配剂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效与相同稀释倍数菌核净的防效差异不大,未达到增效的作用,可能是由于菌核净的抑菌作用显著强于竹醋液。前期室内抑菌试验结果[10,15]表明,400倍菌核净抑菌率达82.05%,而400倍竹醋液仅为33.22%。但是复配剂中菌核净的农药残留量明显降低,其中400倍液、600倍液和800倍液的农残含量分别较相同稀释倍数的菌核净显著降低3.82倍、4.31倍、3.51倍,平均达3.88倍。与此同时,复配剂在不影响烟株生长发育的前提下,改善了烤后烟叶的内在化学成分,其总糖、还原糖和钾的含量增加,氯的含量减少,与潘玉蕊等[16]研究结果一致。研究主要以单一区域试验为主,下一步将在大面积生产上开展试点试验,进一步验证复配剂的效果。

猜你喜欢

烟株菌核残留量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明胶空心胶囊中EO和ECH的残留量
淡紫紫孢菌微菌核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病及土壤环境对其定殖的影响
云烟121健康与感黑胫病烟株根系及根际土壤丛枝菌根真菌差异研究
饲料和食品中磺胺增效剂残留量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有机态氮与无机态氮配施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研究
基肥施用方式对烤烟钾素累积及产质量的影响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猪心脏瓣膜假体中戊二醛残留量
向日葵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菌核菌丝型萌发特性
不同因素影响下棉田土壤中大丽轮枝菌微菌核的数量特征
不同营养条件对羊肚菌菌核形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