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输煤系统跨煤场直接上煤方式研究

2020-06-29郝润生张国增

机电信息 2020年12期
关键词:输煤系统

郝润生 张国增

摘要:针对漳泽发电厂2×1 000 MW“上大压小”改扩建工程初步设计输煤系统的现状,通过对输煤系统跨煤场直接上煤方式进行分析,在对4号转运站进行优化设计后,实現了输煤系统跨圆形煤场直接上煤,上煤方式更加灵活,提高了输煤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节能及经济效益更为显著。

关键词:输煤系统;方案研究;分析优化

0    引言

漳泽发电厂2×1 000 MW“上大压小”改扩建工程为建设2台超超临界空冷燃煤发电机组。输煤系统中设有2台双车翻车机、2台圆形堆取料机、汽车卸煤沟、11段皮带机、6个转运站、2个直径90 m的圆形煤场,煤分堆存放,以便实现比例配煤。

本工程项目初步设计,输煤系统为翻车机或汽车卸煤沟→圆形煤场→煤仓间运行方式,运行方式较为单一,日运行小时数相对较长,生产运行调节方面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由于中间环节圆形煤场中的圆形堆取料机机构复杂,故障风险最大,又处于咽喉要道的位置,提高其安全可靠性对输煤系统来说是重中之重的任务。就目前发电公司地理位置情况及煤源来看,公路运输受到一定的限制,机组燃煤主要是依赖铁路运输,煤种相对稳定,到厂后可直接入炉燃烧,而不必经过在圆形煤场进行堆取这一环节,输煤系统上煤也不会受到圆形煤场等设施的影响。因此,能够使火车及汽车卸下的燃煤跨过圆形煤场直接入炉燃烧很有必要。

1    跨圆形煤场直接上煤方案研究

1.1    方案的设想

本着增加输煤系统上煤方式,进一步提高上煤系统抗风险能力,提高输煤系统管理水平的原则,有关技术人员突破思维常规,通过梳理初步设计的输煤系统,提议对4号转运站进行优化设计,增加输煤系统跨圆形煤场直接上煤方式,以便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最大限度地节约4号转运站改造成本,降低工程造价。

1.2    方案的研究分析

本工程输煤系统共有6个转运站。其中,4号转运站作为输煤系统的咽喉转运站,既承担着往圆形煤场存储煤中转的任务,也承担圆形煤场往锅炉煤仓间上煤中转的任务,为此,增加输煤系统的运行方式,实现跨圆形煤场直接上煤,4号转运站优化是关键。

由于受整体布局及生产厂房场地限制,实现跨圆形煤场直接上煤,不能在5号甲、乙两路带式输送机上同时进行改造,仅能在5号乙带式输送机实现优化,故提出以下两套改造方案,并进行了相关分析。

1.2.1    方案一

在保留原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在5号乙带式输送机上加一个犁煤器,通过曲线落煤管将煤直接送至#8带式输送机,上煤跨过圆形煤场。

此方案的特点:布置简单,独立于现有系统,仅需要增加方案中的犁煤器、落煤管、缓冲床等设备,但由于火车来煤时,煤场前皮带机上煤出力为2 400 t/h,而圆形煤场后的出力为1 500 t/h,这种上煤方式前后系统不一致,会影响火车卸车时间。

另外,国内通常设计在煤仓间使用犁式卸料器,一般要求带速不大于2.8 m/s,采用双侧卸料;而本方案5号乙带速设计为3.15 m/s,采用单侧卸料,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带速高使用犁煤器卸料对胶带的磨损严重。

(2)单侧卸料,运行时容易出现撒料和卸料不完全等问题,卸不干净的料会被送到下一级6号乙皮带上;而6号乙皮带是不运行的,会造成压带的严重后果。

1.2.2    方案二

在5号乙带式输送机头部(到6号乙皮带机)增设一个电动分流器(Y型三通),一路至圆形煤场,一路至8号皮带机,从而增加一条旁路,达到跨过圆形煤场直接上煤的目的。

此方案的特点:

(1)用电动分流器可保持两路输送系统独立运行,相比犁式卸料器具有不损伤胶带且物料分流彻底等优点。

(2)虽然煤场前后系统不一致,但通过电动分流器,可实现精确分流的功能,切换方便,不影响火车卸煤时间。

(3)因5号乙皮带机楼面到6号乙皮带机楼面高度大于10 m,中间增设一台三通对6B皮带机落煤不会造成影响,也不会增加堵料的风险。

1.3    方案的选取

通过对两套方案的比较分析,第二套方案更加安全可靠,最终技术人员采用了增设电动分流器跨圆形煤场直接上煤方案。

如图1所示,4号转运站优化前上煤工艺流程具体为:火车(汽车)卸煤后,前上煤设备→5号带式输送机(4号转运站内)→6号带式输送机(4号转运站内)→1号或2号圆形堆取料机(1号或2号圆形煤场);1号或2号圆形煤场→7号带式输送机(1号或2号圆形煤场内)→8号带式输送机(4号转运站内)→……→煤仓间。

在4号转运站优化后,可实现跨圆形煤场直接上煤。如图2所示,4号转运站优化后上煤工艺流程具体为:火车(汽车)卸煤后,前上煤设备→5号带式输送机→电动分流器→8号带式输送机→……→上煤至原煤仓。

2    应用及效益

2.1    应用情况

跨圆形煤场直接上煤方案确定后,目前,对4号转运站优化工作已开始展开,设计、采购工作已经完成,项目建设也将进入尾声。

2.2    经济效益

按输煤系统跨煤场直接上煤方式核算,预计运行时间为每年6个月、上煤12 h/日,上网电价为0.353 8元/kWh,可节约电能6×30×12×865.1=186.86万kWh,折合人民币66.11万元。以上只核算了节电费用,另外,减少人工及维护费预计约20万元,合计节省86.11万元/年。最终的年度经济效益视此上煤方式运行时间而定。

3    结语

本文通过对输煤系统跨煤场直接上煤方式进行分析,在对4号转运站进行优化设计后,实现了输煤系统跨圆形煤场直接上煤。在煤种相对稳定或煤质符合锅炉燃烧条件的情况下,燃煤到厂后可直接入炉燃烧,而不必经过在圆形煤场进行堆取这一环节,上煤方式更加灵活,还可实现边往圆形煤场储煤,边往锅炉原煤仓上煤。项目实施后,输煤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提高,节能及经济效益更为显著。

收稿日期:2020-03-10

作者简介:郝润生(1964—),男,河南林州人,工程师,研究方向:脱硫、除尘。

张国增(1968—),男,山西高平人,工程师,研究方向:输煤。

猜你喜欢

输煤系统
浅谈可编程序控制器在输煤系统中的应用
关于保障火电厂输煤系统职工人身安全的几点看法
浅谈输煤系统无组织排放粉尘的综合治理技术
电厂输煤系统中皮带机的常见故障分析研究
浅谈输煤系统在火电厂如何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PLC控制系统在火电厂输煤系统中的应用
CST在元宝山电厂输煤系统中的应用技术问题探讨
发电厂输煤系统运行故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