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臣”纠错

2020-06-29刘秉军

检察风云 2020年10期
关键词:珠玑钟离酷吏

刘秉军

东汉初年,苦于国库不丰的汉明帝得到一笔“意外之财”,于是马上遍赏群臣。没想到,有一位官员竟然“拒受”,令皇帝和满朝文武颇为尴尬。

事情的起因是交趾太守张恢因犯贪赃千金之罪,被召回京伏法。其所贪之金银珠宝“簿入大司农”。汉明帝下诏将这些金银珠宝遍赏群臣。交趾是产珠玑之地,贪赃者自是近水楼台,贪得珠玑不可胜数。碰到这样的“好事”,文武官员皆喜不自胜,无不叩头跪拜。但在尚书钟离意的眼中,这些不是珠玑珍宝,而是“污秽之物”,他“悉以委地而不拜赐”。此举显然大煞风景。史书载“帝怪而问其故”。钟离意回答:“臣闻孔子忍渴于盗泉之水,曾参回车于胜母之闾,恶其名也。此臧秽之宝,诚不敢拜。”

钟离意在这件事上有三点值得称道:一是不贪财。这是送到手上的珠宝,并非巧取豪夺,也無权钱交易,但他仍坚辞不受;二是不从众。别的官员都叩头跪拜,他的“另类”将别人置于难堪境地;三是不唯上。钟离意用自己的行动给汉明帝纠错。惩处贪官固然是对的,且国库不丰,皇帝骤得财宝急于施赏在情理之中。但是,以赃物遍赏群臣不会收到良好的激励效果。先收归国库再论功行赏才是正途。

汉明帝是明智的,他懂得钟离意之意。于是,“上乃止”。后来,汉明帝以库钱三十万赏赐钟离意,并称他为“清平尚书”。钟离意的操守值得肯定。以史家之说,“一代直臣,明帝时独敢谏争者”。

像钟离意这样的“直臣”,行事建言能够坚持原则,从不认为多数人赞同的就是对的,也不认为上级认定的就是对的。

在武则天时期也有一位这样的“直臣”——徐有功。他长期在朝廷的司法系统中主事,屡次公然给武则天纠错。武则天令诸酷吏“捕将相,俾相钩逮”,致使“朝野震恐,莫敢正言”。徐有功则站在了酷吏的对立面。

武则天对“谋反”类案件特别敏感,凡是牵涉到谋反的,都必须深挖彻查。所以酷吏们往往把非谋反的案件往谋反上牵扯。博州刺史李冲起兵反对武则天,一个叫颜余庆的县令糊里糊涂被牵扯进来。李冲很快就被镇压,与其父李贞都被杀。事发时恰逢永昌改元,朝廷发布赦令,赦免主犯之外的人死刑。颜余庆正是在赦令发布后被人举报的。

武则天命来俊臣审理颜余庆案。来俊臣揣摩武则天心思,极力主张将颜余庆视为主谋处斩。在朝堂公议此案时,绝大多数大臣都支持来俊臣。只有徐有功力主将颜余庆流放,因为颜余庆是从犯,应按永昌赦令免死。他说:“永昌年间的赦令写着:魁首已处死刑,尚未直接参与行动的从犯给予赦免。颜余庆在颁发赦令之后被告发,是从犯。如果把从犯当作魁首,就是把不该判死刑的人推向死亡。”

武则天听后怒问:“什么叫作魁首?”徐有功挺直了腰板回答:“魁,就是主帅;首,就是主谋。”武则天问:“颜余庆怎么不算魁首?”徐有功反问:“魁首是李贞父子,已被处死。颜余庆现在才被追究,不是从犯是什么?”武则天冷静考虑后,听从了徐有功的意见,免去颜余庆死罪。

徐有功三次被罢官,最危险的一次被押到刑场,他对前来送行的朋友说:“不要哭,难道这世上只有我一个人会死吗?权不能大于法。我为执法、护法而死,死何足惜!”在最后一刻,武则天改变主意,赦免了他。《新唐书》载徐有功“将死,泰然不忧;赦之,亦不喜”。他一生卓然守法,时人赞之“听讼惟明,持法惟平”。唐中宗、唐玄宗都曾为其追授官职。唐武宗下诏追赠其谥号“忠正”。

编辑:姚志刚 winter-yao@163.com

猜你喜欢

珠玑钟离酷吏
王亚平
诗学会即兴(新韵)
青春的荆棘也能开成蔷薇
青春的荆棘也能开成蔷薇
钟离春“送”脑袋
古代酷吏“打黑”只是个传说
楚汉笔记之钟离昧之死
酷吏酷吏,都是酷毙的节奏
武则天的酷吏政治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