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典散文的三境读法

2020-06-29马经义

青年文学家 2020年17期
关键词:中国文学

马经义

摘  要:本文以散文的概念与形象性问题为切入点,将其分别与小说、诗词、戏剧进行比较从而梳理它的本质与特点。其次以古代散文的内容与形式为分类基础,从理论上提出了“读环境、读心境、读文境”的三境读法。最后以具体的作品分析进一步论证了“三境读法”对中国古典散文赏析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中国文学;古典散文;三境读法

在中国文学史上,散文是数量最多,发展历史最长,内容涉及面最广的一种文学体裁。它以自己“形散而神不散”的特有气质,记录着先贤的智慧,刻画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反映着历史的兴衰际遇,折射着大千世界与人生百态,编织着华夏文明的辉煌,延绵着中华文明的精神与脉动。正因为如此,它和诗词一道位列中国古代文学的“正宗”。中国古典散文如何读?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理清一个概念,什么是散文?

“散文”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但是散文这个概念的形成却比较晚。在中国古代,“散文”一词最早出现在北宋时期,它的提出虽然是从文学的角度,但是和现代散文的概念并不一样。散文的出现是相对于骈文而言的,骈文讲究字句对仗工整,声律铿锵,用典精准,而散文字句参差,以单行散句为主,不讲究对偶韵律。不难看出,在中国文学史上,散文的最早提出主要是针对文句的表达形式而言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散文开始流行,然而对它的定义依旧没有统一的说法。朱自清先生在《什么是“散文”》中就曾感慨道:“很難说得恰到好处,因为它实在太复杂,凭你怎么说,总难免顾此失彼,不实不尽。”[1]后来文学界有了一个约定俗成的看法,把不讲究字句对仗,不重排偶,不押韵的一切散体文章都纳入散文的范畴。这种划分当然是笼统而广义的,它对于我们认识散文依旧没有深入到核心层面。这样看来,从定义概念这条道路上诠释散文是不大行得通的,那么我们可以换一个方法,从文学体裁比较的角度切入,可能对散文的形象性认知更为直观明了。

按照体裁,我们可以把文学作品分为诗词、散文、小说、戏剧四个大类。首先我们需要把诗词与散文做一个区分。中国古典诗词是严格按照韵律来进行创作的文学作品,所以它的句式整齐,读起来声律节奏感强。散文显然不具备这样的文学特征,所以中国文学中的诗词曲赋等一切以韵律为基础写成的文学作品,都应该排除在散文之外。其次小说和散文的区别在哪里呢?从中国文学作品分类来看,小说历来都不和诗词、散文同集,无论是文言小说还是白话小说,都被列入子部,这是中国文学界最根深蒂固地认识。从实质上看,小说和散文之间的区别其实主要在内容的真实性上。小说是虚构的,无论我们怎么强调“艺术来源于生活”小说故事情节的虚构性是确定的。而散文的内容多是以实录为基础,以真实性为原则进行创作的。从形式上比较,小说的篇幅远远大于散文的篇幅。最后看一看戏剧与散文的区别。戏剧作为文学概念,主要是指为了戏剧表演而专门撰写的演出剧本,它包含着人物语言、舞台动作、环境描写、音乐配置等等要素,它的主要目的是叙事。戏剧最擅长的是活动的再现,场景的渲染以及情绪的表达,它最缺乏的是“发表议论”。然而散文在议论的发表上正是它的长项,只要作者心有所感,头有所思就能通过散文详细而顺畅地表述出来。

有了上述的一番对比,散文的轮廓应该可以勾画出来了,它是以实录为基础,力求在“实用基础上求审美,以审美促进实用”[2]宜于发表议论又不拘泥于韵律、对仗等表达形式,且文字精炼简洁,篇幅不大的文学作品。我们常说散文是“形散而神不散”,所谓“形散”就是指它不局限于固定的格式,表达自由活泼。所谓“神不散”是指它可以集中记叙、议论,指向明确,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了对散文形象性的认识,那么它该如何读呢?对此,笔者提出了中国古典散文的“三境读法”,即读环境、读心境、读文境。

中国古典散文从内容和形式上看,有记叙散文和游记散文之分。所谓记叙散文主要是针对人物、事件、社会活动以及生活百态等方面的描写,所以记人记事就成了记叙散文的主要内容。所谓游记散文,主要是针对自然山川、秀丽风景、园林建筑等方面的描写,所以写景状物就成了游记散文的主要内容。在“三境读法”中,所谓“读环境”就是读这两类散文中的自然环境、生活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所处的历史环境。中国古典散文除了记叙与游记两类之外,还有抒情散文与议论散文之分。所谓抒情散文是作者借助某一事或某一物抒发自己的情感。所谓议论散文是作者借助某一事物进行自我思想、理论、观点的阐述。不难看出,无论是抒情还是议论都发自于散文作者的内心感受与思考,所以在“三境读法”中“读心境”就是读懂并理解作者的心绪、情感与哲思。无论我们对散文如何归类划分,有一点是殊途共归的,那就是记人记事、写景状物、抒情言志、说理论道都要用“形散而神不散”的文字表达出来,编织成一篇篇散而有序的文章。所以“三境读法”中的“读文境”就是细品散文的字法、句法、文法,赏析作者如何将人、境、物、思、论等元素揉捻成一篇美文的。

“三境读法”的提出是基于散文内容与形式的分类,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对于散文的分类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也就是说,无论是记人记事还是状物写景,也不论是抒情言志还是阐发理论,在实际的散文作品中往往不是完全独立或单一存在的,而是相互渗透的。在记叙中有抒情,在言志中有议论。所以中国古典散文的“三境读法”往往会在一篇文章中同时运用读环境、读心境、读文境。

中国古典散文发展到唐宋时期达到了一个高峰,特别是北宋古文运动促使了散文的高度繁荣。其中欧阳修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的成就用苏轼的话说:“欧阳子,今之韩愈也。”从文学史的角度看,欧阳修的成就甚至超过了韩愈。欧阳修的散文从内容上看,记叙类、议论类、抒情类都有涉猎,他的《醉翁亭记》便是记叙类散文的典范之作。下面我们用“三境读法”对《醉翁亭记》作一个简单的赏析。

第一、读《醉翁亭记》的“环境”。在前文中就说过,读环境主要是指读散文中的自然环境,作者所处的生活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历史环境。《醉翁亭记》中所描写的自然环境是非常优美的,开篇“环滁皆山也”五个字极其简洁而清楚地将滁州群山介绍了出来。整篇游记描写的是作者带着众人游山玩水的情景,充满着与民同乐的情感,彰显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氛围。这一份自然环境体现着人与人,人与世间无物的亲和。那么这篇游记又是在怎样的社会与历史环境中写成的呢?欧阳修是在他40岁的时候创作了《醉翁亭记》,这个时间正是他被贬官到滁州的时候。从历史环境来看,虽然宋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不能和汉唐相比,但是对文人的重视程度却非常高,在国家的很多政策上都有“优待文士”的特点。比如说,文官获罪,一般都只是贬官而已,少有动辄杀头的事例。文人学子只要通过科举考试,在仕途上的升迁速度是很快的,而且工资俸禄十分优厚。所以在宋代文学史上,少有散文家在作品中表达生活困顿或怀才不遇的。而且宋代的文化思想也比较宽和,这个时候的儒、释、道等多家思想相互融会贯通。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种社会与历史的环境,使得像欧阳修这样的文人对政治、军事、国事的议论是非常大胆而直白的。所以在《醉翁亭记》中,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作者因为自然环境而引发的感叹,以及在抒发感叹中的议论。

第二、读《醉翁亭记》的“心境”。“心境”是作者通过散文表达出来的一种态度。我们知道,这个时候的欧阳修是被贬到滁州的,对于常人而言,此时的失落之感是在所难免的,然而在整篇文章中却看不到欧阳修人生失意的低落,反而彰显着他豁达、乐观、随遇而安的自然心境。这种“心境”与当时朝廷“优待文士”有关,也与欧阳修的文学个性有关。欧阳修历来主张“慎勿作戚戚之文”,所以你会看到欧阳修在滁州期间的其它几篇散文,如《丰乐亭记》《偃虹堤记》等都没有“戚戚之文”的表述。

第三、读《醉翁亭记》的“文境”。《醉翁亭记》在写作技法上,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境我交融”,作者把自己放到山水景物之中加以刻画与塑造。这种创作方式在历来的散文游记中是比较少见的,所以当文章最后的画面定格在太守与民同乐的时候,是以作者的真实身份来做文章的结束。在“文境”上,《醉翁亭记》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大量的用了“也”这个虚词,全文一共21个“也”。这种“字法”使得整篇文章读起来舒缓,富有“一唱三叹”的音乐感。多用虚词也就成了欧阳修散文的一大风格,这种风格从文脉传承上看,是他继承发扬了包括《孙子兵法》《易传》在内的古圣先贤的写作技法。

“三境读法”是针对中国古典散文而提出的一种阅读方式,也是赏析散文的层次与步骤。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一种读法的提出,它都是技巧性的,而方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更全面的赏析文学作品。

参考文献:

[1]转引自萧华荣著.中国散文史话[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

[2]谭家健著.中国散文史纲要[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走出去”与西方读者“走进来”
浅析汉语言文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中国文学“走出去”翻译出版的再思考
汉语言文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游仙窟》与《双女坟》的对比分析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中国文学“走出去”之翻译策略及方法
日本文学对五四时期中国文学的影响
现代文学作品海外译介研究
1951—1965年英文版《中国文学》诗歌选材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