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辅导员进行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有效途径

2020-06-28陈淑钦

新一代 2020年13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陈淑钦

摘 要: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愈加严峻,辅导员是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中坚力量,对辅导员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有效途径进行深入探讨,有利于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

关键词:就业指导服务;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2020年上半年,大学毕业生就业供求矛盾愈加突出,一方面,毕业生的数量持续增加;另一方面,企业的招聘需求不断下降。2020年全国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数量达到历史新高874万。然而,2020年上半年线下招聘会数量紧缩、企业缩减或取消原定招聘岗位、企业延期开工、中小型企业倒闭、“云招聘”闪现……这种种不利因素和新挑战,对本就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有哪些有效途径?值得探讨。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学生理性内外分析,锁定求职目标

不确定的外部环境,使得面临毕业与就业双重考验的大学应届毕业生压力倍增,有学生戏谑“2020届毕业生为史上最难毕业生,开学就毕业,毕业就失业”。针对这种情况,辅导员应指导学生辩证、长远、全面地看待就业形势,充分认识目前大学生就业状况中的变与不变,引导学生主动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鼓励学生在缝隙中求生存,在危机中求转机!

应对新的复杂的就业形势,首先需要毕业生清醒地认识自己,辅导员可以借用生涯规划理论的诸多生涯测评工具,帮助学生从个人兴趣(霍兰德职业六边形理论)、性格(MBTI理论)、技能(技能分类:专业技能、通用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价值观(价值观拍卖活动)等方面做一个全方位的自我探索。学生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再客观、理性的分析当前的经济形势及行业发展状况,特别要掌握理解原有或新近出台的各类就业支持政策,做到知己知彼,才能有的放矢。辅导员应引导学生将个人实际与外部环境相结合来确定求职目标,求职目标的确定是求职系列工作的前提,这里可以建议学生做一个“SWOT”分析,梳理外部环境机遇、威胁与个人优势、劣势之间的关系,并找到应对的策略。学生也可以借用“决策平衡单”和“5what”方法来进一步明晰职业选择。

在指导学生确定求职目标的过程中,辅导员还要做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通过谈心谈话和学生探讨工作的意义、生命的价值,引导学生将个人择业与家国情怀相结合,倡导学生“饮水思源,回故乡做贡献”、“到农村基层服务”和“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从个人发展的长期目标着手,戒骄戒躁,制定了更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

二、密切关注学生动态,建立实时就业信息台账,掌握学生就业情况

辅导员可以充分利用微信、QQ等网络交流软件以及信息采集工具,如WPS线上调查问卷、金山表单等,对所带学生就业现状系统地摸底并建立实时就业信息台账,可启动就业信息动态周报制,对所带学生的就业情况做到了然于胸。应详细地了解学生的就业意向、需求,如希望找什么样的工作,帮助学生厘清对第一份工作的期望值?是否跨专业求职?是否异地求职等等。辅导员在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基础上,才能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及相关服务工作。辅导员还需注意区分考研失败、慢就业、边远地区、家庭困难、残疾等就业困难学生情况,可以以“建档立卡”形式制定“一人一策”的帮扶方案,对困难学生实行资助,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和就业压力,帮助有困难、有需求的学生更好实现就业。

三、积极搭建校企平台,扩宽就业渠道,促进学生多元化就业

辅导员可联合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等部门通过电话、邮件、微信等多渠道联系用人单位,掌握企业现况,调研单位人事招聘工作的现状,了解并最大限度地满足用人单位的招聘需求,做好线上供需对接,实行网上签约、推荐、报到等。

不断完善院校就业网站主页建设,通过网络新媒体及时向全体毕业生发布最新的岗位需求信息,提供切实有效的就业指导,多途径宣传国家、省、市就业政策,如国务院明确2020年将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国企、事业单位增加对应届生的招聘数量;各省市采取放宽落户、补贴社保、免收行政费用、提供创业贷款等多种举措,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教育部大学生就业网(新职业网)联合BOSS直聘举办“24365校园招聘服务”活动等。辅导员还可以通过线上主题班会、主题讨论、一对一谈话等形式增强学生对基层就业的荣誉感以及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鼓励学生应征入伍、报考基层公务员、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志愿服务欠发达地区、西部志愿者等项目,实现学生多元化就业。

四、开展线上就业指导课堂,增强学生就业能力,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

辅导员除了及时向学生发布就业招聘信息及介绍国家的就业政策外,还要通过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化被动为主动,主动出击,全力以赴,让学生自觉自律地将找工作安排上日事议程,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搜索职位信息,投递简历,主动用电话、微信或邮件等形式与HR交流。指导学生深入挖掘各种求职渠道,从网络渠道,如国家或地方政府人事部门主办的人才信息网站、学校就业网、专业招聘网站、人才市场网站、公司网站招聘专栏、企业微信公众号、微博、BBS等检索人才招聘信息;从人才中介代理机构获取招聘信息;从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大众媒体搜集就业信息;从亲戚、朋友、老师、校友、“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等各种人际资源获取职位信息、求职帮助,也可以通过企业员工的内推来获得就业机会等方多渠道提升就业信息的密度、广度及精度。

面对突如其来的線上“云招聘”活动,学生难免困惑,有疑问,辅导员可联合就业指导教研室的老师,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开展线上简历制作、网申、电话面试、视频面试等线上就业指导辅导,以课程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还可以邀请优秀校友或在朋辈之间开展线上就业经验交流会,将宝贵的经验相互分享,同学们相互学习,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以生为本,辅导员要联合学院、就业指导中心等部门,认真做好学生就业服务工作,如三方协议盖章、邮寄干部证明、学业成绩证明材料等,确保服务工作的及时通畅。

五、密切联系学生家长,做好心理个体咨询,纾解学生就业心理压力

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有焦虑、自卑、依赖、盲从、攀比、嫉妒、悲观、低就心理等等,不同的心理问题有不同的应对方法。现阶段,辅导员如何全面掌握学生心理情况,离不开学生家长的配合。辅导员可以通过学生家长微信群、QQ群、一对一联系等,请学生家长配合学校,及时反馈有异常情况的学生情绪动态,加强家校合作,才能更好地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调试。学生家长还需要理解支持自己的孩子,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及时疏导;正视孩子的需要,认真对待。辅导员可向学生讲解心理学上自我调适的常用方法,如遭受挫折后,可用注意力转移法、升华法、补偿法等来应对;宣泄、放松、自我安慰等来调解情绪。辅导员能力不足以解决的严重心理个体,可转介给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借由专业的力量,由心理咨询老师对学生展开一对一线上咨询,辅导员做好配合及辅助工作。

对于一般同学的心理疏导,辅导员可利用微博话题的形式举办网络留言活动,帮助学生释放情绪;向学生推荐好的MOOC、智慧树等视频学习资源,如清华大学的积极心理学课程,樊富珉老师的视频讲解:“压力纾解的有效方法:十指运动和动物操”等等,来帮助学生纾解就业压力;利用社会认同理论,建立班级“夸夸群”,辅导员和班级同学充当“夸友”,相互夸奖,在网络上建立一个心理支持系统,大家抱团取暖,进行心理解压。

参考文献:

[1]李小玲,王建新.重大疫情防控工作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J].思想理论教育,2020(04):98-102.

[2]http://www.gov.cn/xinwen/gwylflkjz35/index.htm

[3]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2002/t20200225_423991.html

[4]http://www.gov.cn/xinwen/gwylflkjz35/index.htm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