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5例严重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患儿补液方案分析

2020-06-28孙业祥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比容补液尿量

王 彪 孙业祥

作者单位:230022 安徽 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

严重烧伤早期若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液体复苏治疗,致使患者入院时已发生明显休克征象,此时进行的液体复苏治疗被称为烧伤休克延迟复苏[1-2]。临床研究证实,给予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患者及时有效的液体复苏治疗,对纠正血流动力学指标,减轻脏器缺血缺氧性损伤,降低烧伤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尤为重要。特别是小儿烧伤患者由于身体机能发育不完善,致使其对液体丢失的耐受性和调节性较差,故能否给予患儿科学合理的液体复苏治疗可直接影响患儿的预后。笔者为进一步探讨严重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患儿合理的液体复苏方案,保证其组织有效灌注,使其平稳度过休克期,于本研究中回顾性分析了55例严重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患儿的液体复苏方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至2017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收治的55例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2例、女性23例,年龄6个月~6岁 [(2.5±1.7) 岁],入院时间为烧伤后3.0~8.5 h;烧伤总面积为20% ~75%TBSA [(35.40±12.50)%TBSA], 其中26例患儿创面均为Ⅱ度烧伤,29例患儿合并Ⅲ度烧伤,Ⅲ度烧伤面积为1% ~18%TBSA [(5.53±5.01)%TBSA];致伤原因为热液烫伤50例、火焰烧伤5例;所有患儿入院前均未补液,入院时均出现不同程度休克症状。

1.2 液体复苏方法

患儿入院后,参照国内小儿烧伤休克延迟复苏补液公式计算补液量,即伤后第1个24 h予以2 mL·kg-1·%TBSA-1液体 +80 ~100 mL/kg基础需要量,第 2个 24 h予以 1 mL·kg-1·%TBSA-1液体+80~100 mL/kg基础需要量。计算出公式补液量后,再根据患儿症状、体征、血生化指标以及临床监测指标对补液量及补液成分做适当调整,补充液体以0.9%氯化钠溶液或乳酸钠林格氏液等晶体液为主,头面部肿胀患儿加用血浆或20%人血白蛋白等胶体液,水分补充采用0.9%氯化钠溶液或5%葡萄糖溶液,补液过程中根据患儿临床监测指标随时调整补液速度。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补液前后患儿尿量、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容变化情况,以及不同延迟复苏时间、年龄、烧伤面积、烧伤深度患儿第1个24 h的平均补液量及尿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频数或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补液情况及补液前后患儿尿量、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对比

根据患儿症状、体征、血生化指标以及临床监测指标对补液量及补液速度做出适当调整后,补液前8 h实际补液量为第1个24 h公式计算量的(94.8±37.1)%,第1个24 h实际补液量为第1个24 h公式计算量的 (112.6±34.8)%,第2个24 h实际补液量为第2个24 h公式计算量的(78.1±23.6)%。

补液8 h内休克改善者26例,补液8 h以上休克改善者29例,补液第1个24 h尿量维持满意者51例。补液前患儿尿量为 (0.40±0.10)mL·kg-1·h-1,补液后8、24、48、72 h患儿尿量分别为 (1.10 ±0.90) mL·kg-1·h-1、 (2.20 ±1.00)mL·kg-1·h-1、 (3.70 ±1.40) mL·kg-1·h-1、(3.70±1.70) mL·kg-1·h-1, 与补液前对比,t= 5.733、 13.283、 17.437、 14.371, P 均 =0.000,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补液前患儿血红蛋白为 (135.2±19.7) g/L、红细胞比容为 (40.4±6.9)%,补液后24 h患儿血红蛋白为 (120.0±21.4) g/L、 红细胞比容为 (35.0±5.9)%,与补液前对比,t=3.875、4.411,P均=0.000,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不同延迟复苏时间、年龄、烧伤面积、烧伤深度患儿第1个24 h平均补液量及尿量对比

不同年龄及烧伤面积患儿第1个24 h平均补液量差异较大,年龄<3岁及烧伤面积≤30%TBSA患儿的平均补液量明显多于年龄≥3岁、烧伤面积>30%TBSA者 (P均<0.05);年龄<3岁患儿的平均尿量明显多于年龄≥3岁者 (P<0.05),见表1。

表1 不同延迟复苏时间、年龄、烧伤面积、烧伤深度患儿第1个24 h平均补液量及尿量对比Table 1 Comparison of average fluid infusion volume and urine volume during the first 24 h for child patients at different age with different delayed resuscitation time,burn area and burn depth

3 讨论

目前,烧伤仍是我国儿童致伤乃至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3]。部分研究显示,患儿烧伤总面积超过10%TBSA即可引发休克,且烧伤总面积越大休克发生率越高、发生时间越早[4]。另外,由于患儿各器官发育不完善,机体调节能力较差,对体液大量丢失的代偿能力和耐受性较低,故严重烧伤后尤其是烧伤休克延迟复苏的情况下及时有效予以科学合理的液体复苏治疗尤为重要。笔者鉴于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早期补液量、补液成分、补液速度等对严重烧伤休克患儿的治疗效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5],遂于本研究中回顾性分析了55例严重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患儿的补液方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部分研究学者提出,液体复苏时除需纠正低血容量外,还应考虑组织间隙渗出、隐匿性休克等情况,特别是延迟复苏的严重烧伤休克患者体液丢失量远大于创面局部液体渗出量,故补液时应尽可能在短时间内恢复血容量,而不能机械性依赖传统补液公式进行补液[6]。如本研究中笔者根据患儿症状、体征、血生化指标以及临床监测指标对补液量及补液速度做出适当调整后,补液前8 h实际补液量为第1个24 h公式计算量的 (94.8±37.1)%,第1个24 h实际补液量为第1个24 h公式计算量的 (112.6±34.8)%,第2个24 h实际补液量为第2个24 h公式计算量的 (78.1±23.6)%,与谭嘉韬等[7-8]的研究结果一致。另外,鉴于尿量能够反映肾脏和其他内脏器官的血流灌注情况[9],血红蛋白含量及红细胞比容能够反映严重烧伤患者的血容量变化情况[10],遂于本研究中观察了患儿治疗前后尿量、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补液后患儿尿量较补液前明显增多 (P均<0.05),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较补液前明显降低 (P均<0.05)。由此可见,根据患儿具体病情予以个性化液体复苏明显改善了患儿的休克状态。此外,本研究分析了不同延迟复苏时间、年龄、烧伤面积、烧伤深度对患儿第1个24 h平均补液量及尿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年龄<3岁及烧伤面积≤30%TBSA患儿的平均补液量明显多于年龄≥3岁、烧伤面积 >30%TBSA者 (P均 <0.05);年龄 <3岁患儿的平均尿量明显多于年龄≥3岁者 (P<0.05),而延迟复苏时间与烧伤深度对平均补液量及尿量的影响较小。与张守忠等[11]研究提出的延迟复苏时间越晚所需液体量越多的结果不同,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且延迟补液时间都集中在烧伤后5 h左右有关;而年龄越小各器官发育越不完善,机体对体液丢失的调节能力和耐受性越差,故补液量越多的理念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另外,本研究中烧伤面积≤30%TBSA患儿的平均补液量明显多于烧伤面积>30%TBSA 者 (P <0.05), 与张宏等[12-13]研究显示的烧伤面积越大补液量越多的结果不同,可能与笔者考虑患儿机体调节能力较差,为避免出现过度补液适当控制了补液总量有关。

综上所述,严重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患儿液体复苏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年龄、烧伤面积等因素对补液量的影响,实施个体化液体复苏方案,而不能完全遵循补液公式。另外,本研究样本量较小且未监测血乳酸、氧摄取率等指标,影响了结果可信度,需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研究予以证实。

猜你喜欢

比容补液尿量
早期液体复苏不同补液速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如何用好口服补液盐
超声波在线表征MVQ/EVA复合材料的交联过程
孩子高热易脱水,备点口服补液盐
怎样用好口服补液盐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
社区体检人群血细胞比容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