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020-06-23王小平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3期
关键词:渗透策略心理健康教育小学语文

王小平

摘 要:在小学教学阶段加强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途径是丰富多样的,利用学科教学和教育教学活动挖掘资源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却不失为一个好途径。本文主要探究在语文教育教学诸多环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以期为其他教师提供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小学语文 心理健康教育 渗透策略

随着我国新课程教学改革中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在小学教学阶段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我国教育部出台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中也曾明确提出了有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即引导小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并提高自主教育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培养学生承受挫折、调控情绪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促进小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在小学教学过程中,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大特征即是语文是一座蕴含丰富人文教育资源的宝库,语文素材当中的名篇佳作、人生经验都可以成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取之不尽和用之不竭的丰富资源,其民主化、艺术化以及多样化的活动形式也能够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提供不朽的动力。由此可见,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引起广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1]

一、结合语文教学工作,挖掘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处处都体现着心理健康教育的要素,因此,语文教师要深入挖掘语文教材,在教材中寻找适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点,在实施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实现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无缝对接,在渗透心理健康内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两成良好的道德认知和心理品质。[2]

比如,教师可以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比如在主题为“学会鼓励”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小学生能够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在主题为“自我推荐”的情景中能够面的认知自我、反思自我,由此可见,每一节语文口语交际课都能够成为促进小学生心灵健康成长的契机。[3]

再如,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挖掘心理教育因素,适当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阅读《最佳路径》完这篇课文后,教师要带领学生挖掘课文主人公的精神品质,利用精神品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生能够学习到大师身上不只有精湛的艺术,同时还有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对待他人也要时刻保持尊重的态度,本着为人着想的思想。这样一来,小学生便能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健康的价值观,并且具备和发展自身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在接受心理健康与的同时形成个人的体验与发现。[4]

语文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握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从学情出发确定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目标,同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根据“以学定教”的教育思想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二、组织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通过组织一些积极、健康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小学语文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内容,还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多彩、健康的心理健康学习环境,对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例如组织课本剧表演,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教育活动形式。班级同学自发组织成多个排练小组,各司其职负责导演、编剧、制作服装道具,并在约定时间各小组公开演出,这个活动能够有效地培养小学生形成协作、互助的心理品质。

组织辩论赛,提高学生的认识自我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例如笔者就组织过“吃鸡游戏的利与弊”“学艺术兴趣班是否考级”“读《查理九世》是否有危害”等辩题强化心理健康和认知水平,促进学生了解自我了解他人逐步走向心智成熟。

除此之外,语文老师还可以结合本班和社会发生的热点事件组织“心灵书写”活动,有效的整理情绪和认知。

例如时下全国上下都在抗击新冠状病毒,学校停课,居家隔离。在这个事件中关于“危机干预”“心理调适”“缓解焦虑”的课题亟待开展研究,可以采取“正念”“绘画疗愈”“自由书写”等心理技术,带领学生进行身心灵疗愈,并写下来画下来说出来,写出来。促进班主任与学生的积极互动与交流,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三、加强教师及家长心理健康建设

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的过程,教师和家长是学生流动的教材。老师和家长的一言一行也会深刻地影响着小学生。因此,老师和家长一起不懈追求自我成长,以饱满的生命能量感染带动学生,促进小学生身心灵健康发展。

例如笔者带动本班家长阅读《了凡四训》《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路程》,并组织读书交流会;组织学生家长学习多元智能理论、感统训练、了解孩子的特质,给予孩子真正的帮助;组织塔罗家长沙龙,正面管教学习,使家长修正自己的家庭教育模式,更加懂得孩子懂得爱,拉近自己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获得学生情感上的信任。当学生的情绪不稳定、缺乏自控力时,为学生营造积极的情绪宣泄和转化的环境,引导小学生能够正确的总结和反思自身的行为和言语,促进小学生自我情绪的调节,强化小学生的心理素质。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素质教育的发展背景下,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越来越成为广大教育者关注的问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又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语文教师更应该责无旁贷地分担这个教学重任。为此,语文教师要积极的探索和研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在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思想,实现古诗当中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小学生的道德修养。[5]

参考文献

[1]张咏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当代语文教育,2016,(06):143-144.

[2]方小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初探[J].小学语文教育,2016,(12):43-44.

[3]陶美荣.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小学教学参考,2016,(33):32-33.

[4]王智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例谈[J].学周刊,2019,(07):23-24.

[5]曾珍.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04):132-133.

猜你喜欢

渗透策略心理健康教育小学语文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