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后中国重要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宏观管理政策演进

2020-06-22周丹杨晓玉

商业经济 2020年6期

周丹 杨晓玉

[摘 要] 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改革后经历了逐步放开统銷统派、双轨制、确立市场机制、持续深化改革四个阶段,期间存在更替变化的内在原因和历史必然性。改革始终是围绕着引入市场机制,强调逐步搞活流通,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关注民生这些中心内容展开的。

[关键词] 重要农产品;流通体系;政策演进

[中图分类号] F6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6043(2020)06-0105-02

Abstract: Agricultural product circulation system reform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China's rural economic system reform.After the reform, it went through four stages: gradually opening up the unification and marketing school, double-track system, establishing the market mechanism, and continuously deepening the reform.The reform has focu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market mechanisms, the gradual invigoration of circulation, the decisive role of the market in allocating resources, and the focus on people's livelihood.

Key words: important agricultural products,circulation system,evolution of policies

一、逐步放开统销统派阶段(1979-1984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与国家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与转换相适应,我国农产品流通管理政策主要是在计划管理体制下,有限度地引入市场机制,逐步搞活流通。

(一)流通渠道打破行政区划

国家以签订经济合同形式,来保证完成农产品的国家计划。当计划完成后,允许国营、集体、个体商业经营。农副产品流通打破了行政区划的限制,在农副产品集散中心的县或镇设置农副产品的批发机构,大中城市要逐步建立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优先供应城市农副产品,对于肉禽蛋、水产、水果等鲜活农产品组织采取直达供应。

(二)恢复基层供销社商业性

恢复基层供销社商业性质,把基层社和县联社逐步办成供销、加工、仓储、运输、技术等综合服务中心。农村供销社和其他合作社组织,如农工商联合公司、社队企业产品经销部、贸易货栈按照国家规定的购销政策、物价政策和各自的经营范围,灵活购销,搞活农村经济。

(三)缩小农产品统购统销范围

到1984年底,属于统购统销的农产品由180多种减至38种,统购统销的范围大大缩小。尤其是粮食、油料等完成交售任务后就可以上市。允许贩卖的其他农副产品,可以边交售、边上市。允许贩运的农副产品的价格,随行就市,有升有降。在经营方式上可以采用零售和批量销售方式。农贸市场逐渐成为农产品流通的主要载体和农产品批发与零售的重要场所。农民个体和合伙组织通过参与运输、简单加工进入农产品流通渠道,流通体系呈现出小规模、多渠道的特点。

二、双轨制阶段(1985-1992年)

从1985年开始,农产品流通体制发生根本性交化,取消统销统派制度,打破“一、二、三、零”批发层次和“三固定”(固定供应区域、固定供应对象、固定倒扣作价率),多种农产品逐步走向宏观调控下的自由流通体制;价格制度也采用计划和市场双轨调节,调放结合以放为主的形式。

(一)正式形成放管结合的政策

1985年以来,为解决原有农副产品购销体制和农村商品经济的矛盾,除粮食、棉花、蚕茧、食用油料、烟叶和部分中药材以外,国家逐步放开了绝大部分农副产品的购销政策和购销形式,可以说从根本上触动了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1]。农产品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其中采用市场调节的农产品品种超过90%,收购金额接近60%。1992年以后,农产品购销政策进行了更加深入地改革,市场调节的农产品收购金额进一步扩大到90%以上。

(二)城乡集市贸易发展迅速

重新肯定城乡集市贸易的合法性,允许农民在完成国家的收购任务后,将剩余产品到集贸市场上去交换。1985年以后干鲜蔬菜、禽类及其肉制品、果品、水产品等多个品种农产品都可以上市自销。以1980年和1990年数据为例,1990年全国集贸市场总数达72579个,比1980年增加77.9%,成交额2168.2亿元,比1980年增长8.2倍,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6.12%,比1980年增加了15.12个百分点。表明以城乡集市贸易为主要代表的农产品初级市场对搞活农产品流通的作用日益显现。

(三)农产品批发市场成为农产品流通重要渠道

从1985年开始国家大力建设水果、蔬菜等农产品批发市场。1989年以后,随着粮食连年丰收,政府针对出现“卖粮难”的情况开始有计划地推进粮食批发市场建设。经国务院批准,我国第一家全国性的粮食批发市场于1990年10月12日在郑州正式开业。此后吉林玉米批发市场、哈尔滨粮食批发市场、安徽芜湖大米批发市场、江西九江大米批发市场、湖北粮食批发市场和湖南长沙粮食批发市场也陆续建成。这些新建的批发市场不同于以往的批发市场,采取会员制,交易双方实行保证金制,公开竞价,采取现货交易和远期合同交易,并以期货交易为发展目标[2]。交易采取公开的竞买竞卖,通过竞争形成市场价格,买卖不仅可以采取现货交易,还可以签订远期合同,与在集贸市场的基础上自发形成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相比,规范化程度高,此类批发市场是经济体制转换的直接产物。

(四)培育多种形式农产品流通组织

1.农民商业组织迅速发展

在1985年中央1號文件颁布后,除少数品种外,绝大多数农产品都允许个体商业和私营商业从事长途贩运和批量销售。1991年10月以后,除定购部分的粮食、烟草、相花、蚕茧、食糖以及麝香、甘草、杜仲、厚朴四种中药材外的农产品放开经营,个体和私营商业均可经营批发零售及长途贩运业务。同年11月后,国家对食糖的经营政策放宽,允许私营及个体商业从事食糖零售业务。此后,参与农产品流通主体涉及个体商贩、专业运输户及其联合体、农工商公司、专业合作社等。据统计,1978年全国乡镇商业组织12.4万个,从业人员144.3万人。1990年达到639.2万个,从业人员1398.8万人,比1978年增长50倍和8.7倍。另据农业部合作经济指导司和经营管理总站对全国27个省、自治区、市的统计结果显示,1990年全国有经营性、商业饮食业专业合作、联合组织120186个,服务性购销专业合作社、联合组织42379个,专业协会76759个。

2.创新一体化经营组织

创新一体化经营组织,全国各地都出现了一批跨部门、跨所有制形式、跨地区、跨行业的,或紧密、或松散的产销一体化或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组织。如从1979年开始全国农星系统开始兴办农工商联合公司。到1990年农垦系统有商业组织(包括饮服业)1.72万个,从业人员15.94万人,个体面业网点5.26万个,从业人员7.46万人,销售总额和营业收入(不含个体)为119.58亿元,比1989年增长了15.91%;创利税4.33亿元,占农垦系统利税总和的15.28%;出口商品总额32.26亿元,比1989年增长12.21%。到1987年底,全国已有县一级以上牧工商公司700多家,省一级公司26家。这些公司从组织种畜、种禽、饲料及添加剂、兽药、器械等生产资料到畜禽产品及其加工制品的购销活动,经营范围涉及到产品的各个领域。随着农产品市场的逐步放开,农民自己也通过自愿联合组建起一些产加销等组织。这些组织对于打破条块对农产品市场的分割,密切产销关系、减少流通环节,减少市场价格波动,节省交易费用,显示出非同寻常的作用。

三、市场机制确立阶段(1993-2000年)

这一时期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农产品流通体系市场机制得以确立。

(一)农产品生产布局更加明确

在1993-2000年间,菜篮子工程由以生产基地建设为主,转为生产基地建设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并重阶段。首先,为满足城乡消费者对重要农产品“鲜活、优质、营养、方便”消费需求,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区域布局更加清晰、明确。如在东北、内蒙古东南等地区建设奶牛和水奶牛生产基地;在辽宁半岛、山东半岛和渤海湾建设为海水产品养殖基地等。进一步加强重要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和销地批发市场建设,将“菜篮子工程”纳入各级政府量化考核指标中。积极探索产销直挂、连锁经营、配送中心等新的流通方式。

(二)农产品以市场购销为主

农产品形成以市场购销为主,合同定购为辅的格局。兼顾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三方利益,放开粮食价格,价格随行就市。继续实行和改进粮食定购“三挂钩”政策,将化肥、柴油由实物奖售改为平议差价补贴,付给出售定购粮食的农民。各地在制定粮食收购的最低保护价或销售的最高限价。通过供销合同和批发交易来完成省际间和地区间粮食交易。

(三)突出批发市场中心地位

明确“以地方为主,多渠道筹集”,坚持“谁投资谁受益”原则,明确批发市场建设投资和收益关系。扶植各类主体开办的生鲜产品批发市场,在农产品主产区建设大型的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加强了对生鲜批发市场管理规范化和法制化建设力度,截至2000年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达到4387个,自此农产品批发市场已经成为我国农产品大流通的枢纽,其在农产品市场体系的中心地位基本确立。

(四)积极培育各类中介组织

国家积极培育各类农产品流通渠道成员,尤其积极引导和规范新兴零售业态形式(如直营连锁、自愿连锁及特许连锁),并要求零售业经营重要农产品(肉类、禽蛋、蔬菜、水果、水产品及粮油食品)的经营面积要达到30%以上。并大力支持农民加入专业合作,鼓励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逐步建立以农民及其合作经营组织为主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认可了农民经纪人队伍和各种形式的民间流通组织是活跃农产品流通的重要市场中介力量[3]。

(五)实行生鲜农产品绿色通道

一是生鲜农产品“绿色通道”制度,保障蔬菜运输绿色通道的畅通。二是全民食物和营养改善规划提上议程。推广使用危害分析关键点控制的方法(HACCP)对各类农产品生产经营过程检测分析。三是依据互联网技术规范农产品行业市场信息统计并对生鲜产品和副食品的批发零售市场信息进行了搜集、统计和发布。

四、持续深化改革阶段(2001年-至今)

(一)优化农产品区域规划

为应对WTO下国际比较效益差距的挑战,规划全国生鲜农产品优势区域。2002年5月农业部初步提出了生鲜农产品生产的三大分区指导,即长江三角洲出口创汇区、东南沿海地区优质高档“菜篮子”分区、环渤海湾地区劳动密集型生鲜产品区的沿海经济发达区三大优势分区。2003年,农业部发布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进一步明确规划11种优先发展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生鲜农产品向精、深加工的方向发展,对市场前景广阔和有出口竞争力的产品,积极推进“走出去”的出口贸易政策。

(二)强化批发市场内涵建设

批发市场建设进入内涵发展新阶段,从数量扩张改变为优化布局结构、提升质量档次。并通过发展经纪人代理、农产品拍卖、网上交易等方式,增强交易功能,强化基础设施和功能,农产品包装规格化、建设冷链物流系统等促进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内涵建设。

(三)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

2001年后,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关注重点。出台《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明确农产品质量标准,增加检测检验手段。进一步加大无公害蔬菜、水果等生产基地建设及推行GMP(良好操作规范),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ISO9000和ISO14000系列标准的认证和管理工作。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追溯制度,认证认可和产品标识制度。从技术和法规上强化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

(四)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应用

2000年以前,农产品流通行业对信息化工具的应用主要为内部管理方面的基本信息处理,如报表制作、财务管理等。由于当时我国农产品流通主体经济实力相对弱小、信息化人才匮乏,严重影响了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信息化建设。2000-2010年间,农产品流通领域结合本领域特点,广泛开展信息化阶段。在这一阶段的实质是业务管理电子化,通过应用软件实现企业固化业务流程的管理,提高各业务节点的工作效率和规范性。国家在《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年3月)中提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降低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在此期间,一些结合农产品流通業务流程,基于服务农产品流通企业设计、开发的应用软件开始被广泛使用于农产品流通企业的客户管理、物流管理、订单管理以及电子结算等方面。

2010年以来,是我国农产品流通与信息化密切融合阶段。计算机、互联网在我国各行业及居民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电子商务成为成熟的商业模式,也成为消费者重要的消费渠道。但是由于农产品不同于工业品的诸多特性,农产品电子商务初期面临着标准化程度低、农产品物流的保障程度差等困难,农产品电商的发展同样落后于家电等消费品、娱乐等电商发展。在工商资本介入、产加销一体化等推动下,农产品生产流通企业组织化程度提高、经济实力增强、从业人员信息化技能的提升,信息管理和电子商务活动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铁飞.我国蔬菜产业供需状况及其走向[J].重庆社会科学,2013(2):84-93.

[2]李骏阳.现阶段专业批发市场形成原因与发展趋势研究[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1994(3):59-65+69.

[3]胡华平.农产品营销渠道演变与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1.

[4]彭志强.两型引领四化协同创新驱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屈原模式”探讨[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5):29-32.

[责任编辑:高萌]

[作者简介]  周丹(1974-),辽宁本溪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农产品流通、产业经济与市场理论;杨晓玉(1974-),女,河南许昌人,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会计理论。

[基金项目]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黑龙江省构建绿色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对策研究(18JYB135);大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大庆市绿色食品产业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DSGB20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