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蹈编导创作创新培养研究

2020-06-22邱菽

大观 2020年4期
关键词:舞蹈编导培养

邱菽

摘 要:当前,舞蹈编导作为高等院校编导专业常设基础课程之一,在文化发展创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时期下,舞蹈编导创作创新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要求,在培养上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文章旨在研究舞蹈编导创作创新培养,并提出优化其培养的对策。

关键词:舞蹈编导;创作创新;培养

一、舞蹈编导的含义及其创作创新作用

(一)舞蹈编导的含义

舞蹈编导,顾名思义,即是舞蹈作品创作、排练和演出过程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专业特点有两个,一是舞蹈的编排,二是舞蹈的导演,并强调编排与导演的紧密结合,强调两者的高度融合与有机统一。舞蹈编导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于通过舞蹈动作来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情节内容,塑造典型形象。在编导创作中,创作者深入生活捕捉舞蹈形象、创造和组织舞蹈语言、编排设计舞段,并将其艺术构思通过排练最终由演员体现于舞台之上,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的艺术创作过程。因此,在舞蹈作品的创作过程中,编排和导演也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

(二)舞蹈编导创作创新的作用

首先,创作创新是舞蹈编导的内在基本要求。舞蹈编导与舞蹈相关的方方面面有着紧密联系,但两者却有着不同的专业素质要求。二者的不同在于舞蹈编导需要对舞蹈相关的方方面面进行深度的融合并赋予作品生命感染力,而舞蹈着重培养舞蹈者通识专业素质的规范性。因此,从这一角度可以说,创作创新是舞蹈编导的内在要求。

其次,创作创新是专业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当今,专业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已将创作创新思维能力纳入其中,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树立,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舞蹈编导专业的素质教育也不例外,不仅要培养好学生的通识专业基础,更要加强学生的创作创新精神的启蒙与创作创新能力的强化训练。

最后,创作创新有助于改进和完善舞蹈艺术形式,推动其事业发展。舞蹈编导强调编和导的有效结合与高度协同,通过编导的创作创新,使舞蹈外在的艺术表现形式连接成一个完整的有内在生命的艺术作品,带给人们视觉的审美与心灵的共鸣。在编和导的创作创新的过程中,可以对原有舞蹈艺术基本形式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更好地推动舞蹈艺术事业的发展。

二、新时期的舞蹈编导创作创新

舞蹈编导创作也应顺应新时期的新要求新标准,以创新为新的创作基准,建立舞蹈编导创作创新的四个自信。

一是时代自信。舞蹈编导创作离不开时代大背景,因此,舞蹈编导创作的作品需要融入时代要素,在时代背景下表现出其作品的自信心。舞蹈编导需要不断地与时代要素结合,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作用,不断融入新的时代要素,展现其作品的时代自信。

二是文化自信。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舞蹈编导创作只是其中一部分,也是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的一种表达。人们经济基础的提高、审美需求的渴望等因素促使欣赏舞蹈成为一种重要的精神需求。因此,舞蹈编导创作必须立足于创新,将作品与文化深度融合,不仅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更给人以文化的浸润,展现其作品的文化自信。

三是专业自信。网络信息时代,全民参与到舞蹈的創作大潮中,舞蹈不再是艺术团、艺术学院的专属,而是全民共有共享的精神产物。爆红的舞蹈创作也越来越多,其专业性也在逐步淡化。因此,需要积极与网络信息时代建立有效的专业接轨,不断丰富舞蹈编导的专业内容,确保其创作的专业性,保障舞蹈作品的质量。

四是创新自信。当今是个体崛起的时代,也是容易迷茫的时代。由于信息爆炸,创作创新也难免会陷入多元选择的迷茫境地,因此,需要回归到舞蹈编导创作的本质,建立创作创新自信,立足于时代背景,深度融合文化自信与专业自信,敢创新,能创新,创好新。

三、当前舞蹈编导创作创新培养中的问题

(一)创作创新意识有待加强

舞蹈编导创作创新意识还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强。尽管一部分编导已经树立创作创新意识,部分艺术学院也将创新意识纳入专业培养的教学目标中,但是其力度还是不够的。一方面,舞蹈编导已普遍接受创作创新的认知,但很多编导并没有与自身创作建立连接,认知创新与体悟创新之间还有一个过程,需要进一步打通。另一方面,舞蹈编导创作创新多停留在新意识上,吐故纳新固然是创新,但是将传统与创新进行融合也是一种创新。因此,创新意识的认知范围还不够广泛。

(二)综合能力培养有待加强

舞蹈编导创作的综合能力还不够多元,需要进一步丰富。一是职业素养有待加强。职业素养往往体现着一个舞蹈编导其他方面的综合能力,因此职业素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很多编导更强调其专业素养,而不注重职业素养的提升,将职业素养简单地等同于人设,这是需要转变的。二是专业能力有待加强。专业是不断发展丰富的,其能力也需要不断与时俱进,但是学习能力随着年龄、时间、精力等限制,是在不断下降的。很多编导一旦专业能力遇到瓶颈,就很难再进行提升。

(三)创作灵感基础有待丰富

舞蹈编导创作灵感基础还不够,需要进一步夯实。艺术来源于生活,是社会生活的缩影。舞蹈编导创作,正是源于对社会生活的体悟,并由此产生创作灵感,以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加以表达。然而,很多年轻的编导社会生活阅历不够丰富,对社会的体悟不足,很难把握住创作灵感,加以创作转化。此外,个体的崛起,更加印证了舞蹈编导创作灵感的重要性。

(四)舞蹈编导的方法有待创新

舞蹈编导创作的方法有待创新,需要进一步丰富。舞蹈编导创作不是闭门造车,需要不断学习总结优秀舞蹈编导优秀作品,并结合创作背景、素材、主题等因素加以借鉴与发展,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和特色。当前,舞蹈编导创作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学院风和民间风两种,相对一分为二,但这还不够,需要舞蹈编导们一起努力,不断学习、借鉴、发展、完善。

四、优化舞蹈编导创作创新培养的对策

(一)加强创作创新意识

加强创作创新意识,需要进一步将创新认知转化为创新体悟,并拓宽创新意识的内涵。认知创作创新很简单,只需要了解何为舞蹈编导创作创新即可。但将创新意识内化到创作灵感上,还需要内心创作的体悟,转变为一种创作创新的本能。此外,创新体悟也离不开创新意识内涵的外延,不能将创新等同于吐故纳新,一味地标新立异。创新不能囿于形式,创新理应是开放的,有其内涵,也有其外延,能标新,也能融合传统。

(二)强化综合能力提升

强化综合能力提升,需要着重提升舞蹈编导的职业素养约束,需要强化舞蹈编导创作的专业拓展能力。舞蹈编导的职业素养要以新时期舞蹈编导创作创新的四个自信为基础,对舞蹈编导的职业道德加以约束,确保其作品的正能量,转变专业能力一维的评判标准。强化其专业拓展能力,需要树立终生创作学习意识与开放的创作心态,与时俱进,不断与新事物、新现象、新理念融合。专业能力的拓展不是多元曲径通幽,而是以自身专业所长为基准,不断拓宽康庄大道。

(三)丰富创作素材基础

丰富创作素材基础,就必须要多学习、多体验、多总结、多交流。素材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有舞蹈编导优秀作品,有舞蹈编导的技法,有民族文化名俗风情等,需要不断拓展自己的眼界和涉猎范围,多积累,来支撑创作创新。

(四)创新舞蹈编导方法

创新舞蹈编导方法,需要编导借助科技的力量,综合考虑整个舞台的设计、灯光的色彩、背景音乐的穿插等因素,让舞蹈编导搭上科技的顺风车,创新编导方法。充分挖掘舞蹈艺术表现形式本身的潜力,结合舞蹈的整体效果,进行编导方法上的创新,借助舞台升降、立体化灯光、杜比特音效等科技的力量,为作品增添色彩。当然,为了达到某种舞台效果,也可以运用科技资源开发新的科技产品来辅助编导创作。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舞蹈编导,编导创作中运用并融合了很多科技元素,最终给世界人民呈现了精彩绝伦的舞蹈视觉盛宴。

五、结语

舞蹈编导创作创新有利于促进舞蹈编导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坚持新时期对舞蹈编导创作的时代自信、文化自信、专业自信和创新自信,不断强化舞蹈编导的创新意识,不断提升其综合素养能力,不断丰富其创作创新素材基础,不断创新其创作方法,舞蹈编导创作一定会创作出更多優秀的舞蹈作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促进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严.新时期群众舞蹈编导工作的创新研究[J].艺术科技,2017(6).

作者单位:

山东省聊城市杂技团

猜你喜欢

舞蹈编导培养
舞蹈编导中的文学艺术表现技巧分析
新时期舞蹈编导素质的提升
浅谈如何提高舞蹈编导的创作能力
关于舞蹈编导创作出新颖独特的舞蹈分析
浅谈舞蹈编导应具备的创作技巧与思维能力
舞蹈编创中音乐的重要性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