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改革创新研究

2020-06-21李亮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69期
关键词:服务模式高校图书馆信息化

李亮

【摘 要】信息化时代下,高校图书馆未来的发展趋势就是智慧型图书馆,高校图书馆要加强馆舍建设,丰富现有的馆藏资源,使图书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馆员的服务方式也需要进行创新,提高馆员的专业素养,优化工作服务模式,为用户提供大众化、个性化、多元化服务,为学科建设提供有价值的知识服务。只有高图书馆整体的服务水平提高了,才能推动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化;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

前言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服务、“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各行各业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和创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新型的服务模式也随之产生。图书馆也要紧跟时代脚步,积极发展创新,构建智慧图书馆,为图书馆用户提供更高效便利的智慧服务。当前也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把精力投入在开发智慧图书馆上,许多高校开始对纸质书籍的数字化转型,服务形式也从资源服务往学科服务转化,通过图书馆全方位的转化,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更方便、更快捷地进行资料搜索。此外,对于用户的需求,也需要通过大数据进行统计和整理分析,以此来判断用户的偏好需求,从而能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然而当前这些工作还处于发展之中,任何事物在发展变革中都会出现一些问题,高校智慧图书馆在服务创新方面也不例外,对此,要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解决策略,从而进一步推动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创新。

1信息化时代下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意义

1.1完善学科服务和文献功能

高校智慧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可以更好地为师生提供学科服务。学科服务主要是为教师、学生和研究人员提供相关的学科资源指引、学科前沿消息、学科社区等,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科研活动。当前高校图书馆都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但是由于管理不善,宣传不到位等原因,访问用户逐渐减少,访问量下降,甚至无人问津,因此建立高校智慧图书馆,可以更好地整合现有资源,完善学科服务,给师生和科研人员提供更方便的服务。学科信息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在科研环境和信息环境下出现的一种新型服务形式,也是高校图书馆在以后发展中重点开展的服务形式,而图书馆员在学科信息服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在许多高校图书馆都很重视学科信息服务,全部围绕着学校自身的专业设置,从资源构建和服务方式两个方面着手搭建智慧化学科信息服务平台,并根据用户的学科需求,全面收集学科信息资源,提供精准的资料查询和个性化信息服务。

1.2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

信息化时代下,高校图书馆传统的信息服务已无法有效掌握用户新的信息需求和信息行为,而服务创新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为此,要在内容和形式上提供多元化服务。要让用户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简单、最快捷的方式获取到所需要的资源,为用户提供“懒人式”资源服务。能够从用户的所属专业、知识结构、研究方向等方面提供个性化服务。根据用户的科研需求、学习需求,把信息资源经过加工处理进行整合,通过查询最新的学术动态和学术趋势分析来支持用户,提供专业化深层次的资源服务。

1.3契合智慧图书馆管理需求

随着高科技的日益精进,如果图书馆的管理还继续依赖传统的管理方式,那效率就会越来越低下,因此需要通过更加先进的现代化科学技术,来进行图书馆管理。这些先进的智能技术,在提升图书馆管理效率的同时,也能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可以节省图书馆的各种资源浪费,包括人力、物力等,还能让整体的管理系统更加规范,以此契合图书馆的管理需求。

2信息化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改革创新

2.1加强信息资源建设

大数据下,图书馆不仅拥有纸质藏书和电子藏书,还具备大量的用户信息资源。藏书数量在对图书馆的评价当中已经不再是唯一途径,针对各类资源进行采集、归纳、整理和运用体现出来的才是图书馆最关键性的竞争水平。图书馆要利用大数据针对以往的系统日志展开技术分析来得到更多的读者数据,用户信息则可以利用用户注册、登记以及线下调查得到。在获取了用户信息之后,可以在后台构建用户数据库,针对用户的兴趣爱好,读书喜好等多方面内容加强标签化管理,利用针对用户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元数据存储、大数据决策三种方式获取用户信息需求。

2.2建立学科服务专业导航库和特色数据库

高校图书馆进行信息检索可以依照学校的专业、年级和学科等多个方面进行类别划分,这样有利于信息利用程度的提升。这种特色数据库不仅能够使用户获取到基础服务信息,还有利于给用户带来专业化的线下指导。线下线上融合起来,一起构建学科服务的生态圈,使用户能够快速、全方位、精准地获取信息,处理用户遇到的具体问题。有了大数据技术的帮助,图书馆能够构建起更具个性的人性化的信息资源导航体系。例如,按照用户的需要,来发掘用户日后信息需要的预测导航、数据智能推送服务导航等多种导航系统。

2.3共建共享凝聚优势

高校图书馆信息会因为专业学科而受到影响,而高校当中的学科资源大部分相同,机械对学科资源进行重复构建会造成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浪费,如果将重点用于构建学科服务,多开展个性化服务项目则更为有利。针对专业学科资源可以构建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平台,不仅能够降低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重复使用,还能够进一步拓展专业学科资源,从而使用户得到更为丰富的信息资源。

2.4构建和健全学科服务平台

以大数据为背景,图书馆的资源架构以及获取数据的方式方法和以前存在明显的区别。图书馆急需通过现代网络技术来形成更为合理高效的信息检索系统和工具,促使本身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进一步提升。国内数量众多的高等院校图书馆构建起学科服务平台。笔者对学科服务平台这一关键词在网络上进行搜索了解到,很多高校图书馆都形成了体现本校特色学科的专业化的学科服务平台,内容十分丰富,不过也有大量的高等院校学科服务平台只是一种形式或者还是拘泥于原有学科服务方式,这也体现出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在构建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结束语

现阶段,要通过大数据来为读者推送有价值的信息内容,这属于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关键活动。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需要充分利用这种机会,更好地进行科学研究和教学服务工作,进一步拓展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形成全新的服务方式。

参考文献:

[1]李曉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8,(04):258-259.

[2]陈美家.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的发展策略[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0,(05).

(作者单位: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猜你喜欢

服务模式高校图书馆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模式研究
文化馆总分馆制服务模式的实施探索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