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舍身报国真勇士,忠魂依旧守凉山

2020-06-21

消防界 2020年11期
关键词:西昌队员英雄

3月30日下午,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经久乡发生森林大火,宁南县森林草原防火专业扑火队奉命支援,在向指定地点集结时,因瞬间风向突变、风力陡增,且现场情况复杂,扑火队避让不及,18名扑火队员和1名向导英勇牺牲。

4月4日清明节,经久乡森林火灾牺牲扑火人员追悼会在西昌市殡仪馆举行。灵车一路驶过市区时,群众自发聚集在道路两侧为英雄送行,“英雄,一路走好”的高呼声不绝于耳,“沉痛悼念,泪别英雄,向逆行者致敬”“你们用生命换来凉山人民安好,感谢”的悼念横幅随处可见,对英雄逝去的悲痛与哀思此刻凝聚在西昌上空,久久不去,昭示着凉山人民对家园守护者无限的感激与敬意。

带着小孩好好过吧。我被火围住了,可能出不去了

3月30日19时30分,宁南县专业扑火队接到宁南县林草局前往西昌市支援的命令,当日正逢一班、五班值守备勤。

扑火队驻地在宁南县平安路47号,距离西昌泸山火场130公里。

火情紧急,队长何贵银带领20位队友当即集合,准备长途奔赴泸山。县里最气派的建筑“南丝路大厦”前留下了他们集合的身影,那时天才刚暗下来。

20時20分,一班、五班共计21人从宁南县出发驰援西昌泸山火场。

抖音号“宁南发布”曾更新过一条扑火队员整装出发的视频,视频配文:“整装出发!宁南21名专业打火队员驰援西昌!逆行英雄,最美男儿。”队员黄元林也曾在朋友圈发布过一段15秒的视频,镜头里,一群身穿橙色扑火队服的人坐在大巴车上,彼此用方言说笑……同时配文:“宁南森林草原防火专业扑火队代表宁南人民,我们出发咯!西昌 西昌 出发了!”

两段视频记录了他们出发时的状态,于大多数人而言,这是第一次认识他们,也是他们留下的最后一丝记忆。或许离开时有对前路未知的紧张,有对扑火的兴奋,有对亲人的牵挂……但作为扑火队的一员,身着橙色戎装,等待一声令下,便能同样跟随队伍一往无前。

22时40分许,扑火队到达火场所在地西昌市经久乡蔡家沟水库。蔡家沟水库的规模不大,是将一条山沟拦截而成的,整个地形呈现一个倒U字形,水库两边就是连绵起伏的泸山山脉。他们要从这里上山前往集结地进行扑火作业。

这次泸山起火点大致在大营农场柳树桩,沿经久、马道、泸山后山猛烈扩散。3月的西昌晴热异常,已经20多天没有降雨,30日最高气温更是达到31.2℃,风力7~8级。大风作用下,火势扩散迅速,并伴随多处飞火,造成多处多线速燃态势。

泸山脚下是邛海湿地公园,周边更有一处存量约250吨的石油液化气储配站、2处加油站、4所学校和奴隶社会博物馆、州级文物保护单位光福寺,以及西昌最大的百货仓库等众多重要设施……火情紧急,火势必须尽快得到控制。

23时10分许,在当地一名向导的带领下,扑火队出发上山。宁南县扑火队内部微信群里有人发过一段视频,记录的正是他们上山时的情境。漆黑的夜里,树木影影绰绰,远处的火线清晰可见,半片天空已被火光熏成了红色,月亮还挂在夜空……

3月31日凌晨,一行22人抵达“柳树桩”,此时他们距蔡家沟水库约一公里。从下午起火到此刻,大火已烧了8个多小时,火借风势,把整个山坡从一条火线变成了一片火海。一段摄于彼时的视频显示,队员们身着消防服、手执铁锹等工具行进,远处火光冲天。

零点23分,黄元林匆忙中又发了视频,镜头里,他面前的树干被风吹得摇摆,脚下的野花也东倒西歪,不远处的山坡上冒着火光,笼着烟雾,他喘得厉害:“这火太大了,走了十公里路才爬到山上,看见火来了,加油跑。”

过了不到一个小时,张明福的妻子接到了丈夫打来的电话,据张明福的朋友转述,通话内容只有两句话:“带着小孩好好过吧。我被火围住了,可能出不去了。”

…………

凉山州政府31日发布官方通报,31日凌晨1时30分,西昌市“3·30”森林火灾联合指挥部接到火场灭火人员报告,宁南县组织的专业打火队21人在一名当地向导带领下,去往西昌泸山背侧火场指定地点集结途中失联。接到报告后,指挥部立即组织展开搜救。7时许,搜寻到3名打火队队员,送往医院救治,目前生命体征平稳。搜救队伍随后陆续发现有19名同志不幸遇难,其中18名为打火队员,1名为当地向导。

从民兵到成立专业扑火队

宁南县专业扑火队正式成立于2019年12月30日,这支队伍的全称是“宁南县森林草原防火专业扑火队”,其前身是川西山区半专业的打火民兵队。

队伍共有81人,队长1人,队员80人,按照每10人一班,共分为8个班。80名扑火队员中,80%的人具有5年以上的扑火经验,年纪都在30岁以上。也有一些“90后”,之前在外打工,在加入扑火队前并无扑火经验,要靠入队后紧锣密鼓的驻训学习并强化专业扑火技能。

加入扑火队其实并不是一份固定工作,半年“防火期”轮换驻训,半年“待命期”自由活动。防火期每个月有1500元的补贴,钱不多,却很“抢手”。

据悉,当初招募时宁南县报名的有200多人,最后根据年龄和身体条件等因素录用了80人。

“县城没有什么机会,参加扑火队相当于帮政府做点事,还有钱补贴家用。”此次牺牲的唯一一名“90”后队员刘勇的好友说,“如果我有机会也会参加,风险并不是要考虑的首要因素。”

有这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所以在当地人眼里,扑火队员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代表为政府、为国家做事。

“成立专业扑火队,设备更齐全,管理更统一。每两个班为一组集训两周,实行准军事化管理。集训期间,队员们的吃住都在营部,负责山林火情的巡防和突发火情的营救。”宁南县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田龙斌介绍。

宁南县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南部,地处横断山区边缘,是四川省森林火灾的高发区域,冬春季节气候干燥,且多伴随大风,极易发生火灾并引起大火蔓延,所以每年1到6月是当地重要防火季。宁南县专业扑火队的职责就是对全县境内所有森林草原区以及野外可能引起火灾的区域轮流执勤,消灭火患。

据当地之前参与过扑火的老队员说,在宁南,他们认识这里的每一座山和大火烧过的位置。队员们经常备好水和馒头在山上待一夜,有经验的队员打头阵,用风力灭火机扑打火苗,比较年轻的队员就用灭火扫把和灭火耙处理余火,每次从山上下来,脚上都起着泡。“以往十年,我们的队伍没出过差错,每次下山都挺高兴。”老队员说。他把那种完成任务的荣誉感叫做“神圣的感觉”。

在“被需要”中坚定选择

刘勇的女友曾问过他为什么要当扑火队员?这个还不到25岁的大男孩只是简单地说“因为喜欢,想为国家做点事情”。“我不曾阻止过他,因为我知道这是他想去做的事情,他想做,我就支持。”刘勇的女友说。

与刘勇一样有着这种初心的人不少。

“专业扑火队还没成立的时候,我们都加入民兵,有火灾、泥石流的时候,都上一线,每年补贴600块钱,后来涨到800,最后我临走的时候,涨到1400。”钟生文生前一位已经退休的老队友说,“做这个事,都不是为了钱。”

钟生文年纪比老队友小,干事利落,十多年前加入了民兵,有打火经验。“每次出任务,他是心理负担最大的,要为队员们负责,但从面上一点都看不出来,很稳重。”

樊桂伟也曾是民兵的一员。2017年5月,宁南县人民政府官网曾发布《关于表扬2016年度武装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通报》,(原)披砂镇民兵樊桂伟是获通报表扬的十名先进个人之一。通报称,这些先进单位和个人在加强民兵队伍建设、发展社会经济、开展精准扶贫、完成抢险救灾任务、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此次带队队长何贵银是一名退伍军人,曾在新疆森林部队服过役,有16年军龄。2017年退伍转业,何贵银到宁南县民族中学当了一名老师。2019年12月,又调到当地林草局,参与筹备组建宁南县森林草原防火专业扑火队,并担任队长。

“我曾经劝他留在中学,生活更加稳定。但我也明白,我们军人嘛,总想到最被需要的地方去。”何贵银曾经的战友说。

何贵银曾经在部队作为三中队班长代理排长工作,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所在班也获得过一次集体三等功。

何贵银从军营锻炼出的优良生活作风和高度的责任心让同事和战友印象非常深刻。“安排个会议,桌子板凳摆得整整齐齐”“电梯维保,一丁点残胶都要刮得干干净净”“半夜三更学生生病了,绝对第一个背去医院”“打火走前头,也总不忘回头提醒大家”……

黄元林也是一名退伍军人。牺牲前,他和妻子经营着一家农家乐和羊肉粉店。“两口子人很好,有时见我收拾桌子搞不赢(来不及)了,会主动来帮我。”在隔壁餐厅老板眼里,黄元林和妻子感情很好,进入扑火队后,他经常训练到很晚,妻子会在店里等着,然后一起回家。

曾经同为军人,或许更能理解彼此的选择。从战场到火场,变的是作战环境,不变的或许正如何贵银战友所说,是那份被需要的认同和满足。

逝者长已矣,生者如斯夫

此次牺牲的19人平均年龄38岁,年龄最长者是47岁的周全生,最小的是刘勇,只有25岁。18名扑火队员分别来自宁南县宁远镇披砂村、后山村、黑泥沟村和天鹤村,向导冯才勇是金阳县派来镇派来村人。在不幸发生前,他们和许多普通人一样,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为一家人的生活奔忙。

3月18日,饶朝银刚刚在营房过了33岁的生日,爱人曹贤杰给他微信发了红包。饶朝银家里还有一个7岁多的儿子,一家三口全靠饶朝银挣钱维持生计,他是家里的顶梁柱。

饒朝银在县上做了十多年民兵,每年收入一千多元,此外还包一些装修的活赚钱。在这之前,饶朝银曾经参加过抗震救灾,2019年泸山大火时,也去灭过火。“他走了家里的天都塌了”,曹贤杰说。

面对死亡,最痛苦的莫过于被迫承受这一切的生者。

3月31日凌晨5点,当村干部挨家挨户通知逝者家属时,张树伟的母亲因悲伤过度,导致晕厥住院。张树伟今年39岁,有3个孩子,最大的在读初中,最小的才七八个月大。主要劳动力的缺失,对这个家庭的打击是巨大的。往后,既要解决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困境,又要慢慢接受儿子、丈夫、父亲离世的现实,这于外人来说尚且不忍,何况身为当事人。

曾顺富夫妻离异,他有个儿子今年18岁,正在读高三。“他肯定是想证明给儿子看。”前妻刘玲得知曾顺富去世的消息时泣不成声,“他变成了英雄,但是人没了,儿子再也见不到父亲了。”

人生总充满许多变数,今天还触手可及的人或许明天就会阴阳两隔,由此演变出许多失怙者和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与不幸。当身边熟悉的身影不再,当往日的音容笑貌永远成为回忆,当时间慢慢湮灭一个人的印记,于活着的人来说,在漫漫时光中掩埋失去至亲之人的伤痛,才最是残忍和难挨。

“虽然很伤心,但是我也会撑起这个家。”曹贤杰后来强忍悲痛说出了这句话。

愿逝者安息,生者奋发。生活总会继续,坚强托起家庭的希望亦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

4月4日,在西昌市殡仪馆19名扑火英雄的追悼会上,四川省委常委、省直机关工委书记曲木史哈致悼词称,在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面前,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他们视灾情为命令,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用鲜血和生命彰显了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践行了恪尽职守的精神境界,他们用生命守护人民安全,用生命实现人生价值,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铸就了气壮山河的时代丰碑,不愧是新时代的英雄,不愧是四川人民、凉山人民的骄傲。

追悼会现场有许多西昌市民前来参加,“他们大部分都是宁南人,跑来帮我们西昌灭火,牺牲在了这里,我们必须要来送一送他们。”

对于许多西昌市民来说,这是连续第二年参加扑火英雄的追悼会,在一年前他们参加了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镇森林火灾扑火英雄的追悼会,时隔一年,大家心情一样沉重。

去年3月31日,31位勇士在木里大火中埋骨凉山,今年3月31日,凉山大火又吞噬了19位勇士的生命。冥冥中,死亡的轮回让人深感无力,又有种被宿命戏谑的悲壮和苍凉。去年今朝,写尽了无数生命的无常与脆弱,亦使人深感悲怆。

英雄长逝,举国悲痛。但英雄本色犹在,他们不畏艰险,倾力救火,把生命融入烈火之中,舍身报国的气概和忠诚守卫家园的精神无愧于“英雄”之名,值得我们永远感动和铭记!

猜你喜欢

西昌队员英雄
西昌:监督“硬”措施优化营商“软”环境
传接球跑位练习五则
边路进攻战术训练方法
提升传接球射门技术训练四则
英雄
西昌过年,吃李小肠烧烤
重走英雄路
绛红英雄谱
How might the individual personalities of employees affect the level of job satisfaction?
九年级英语期末测试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