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教育融入思政课堂的价值审视与实践路径

2020-06-21赵学瑶金小盟刘炎培

职业 2020年6期
关键词:思政课堂技工院校

赵学瑶 金小盟 刘炎培

摘 要:实践表明,红色教育融入思政课堂后作用显著。本文就构建“四个课堂”联动机制,完善红色教育进思政课堂的实践育人机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红色教育资源 思政课堂  技工院校  四个课堂

课 题:本文系广州市百个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题“红色教育融入技工院校思政课堂的价值与路径研究”(编号:087)研究成果。

随着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实施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推进,我国技工院校对学生进行红色教育的形式也在发生变化。在形式多样的方式方法中,红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课堂越来越被认为是一个创新之处。技工院校在开展红色教育时,都在不同程度地转化红色教学资源,掀起红色教育融入课堂的系列活动。本文对红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课堂的价值审视与实践路径进行初步探讨。

一、红色教育解析

红色教育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通常认为,红色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红色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学生发展和人格成长的社会实践活动。

狭义的红色教育是指党和国家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需求,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和人格发展规律,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等的一种育人活动,旨在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养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上述对红色教育的解释,又称为传统红色教育观,从描述性定义的学术话语角度定义了红色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传统红色教育观将社会需要和育人实践视为客观性事实,主要围绕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本质等问题进行解释和论证,却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学习动机、认知发展规律、人格发展规律、学习效果等要素上的“建构性”属性。

有鉴于此,本研究力求从实践话语体系来重新理解和解释红色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内在逻辑。研究重点是,关注作为途径表述媒介的“活动”是如何对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实质性影响的。

具体来说,本研究中的红色教育是狭义层面上的理解和认识,指党和国家运用红色资源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育人活动,具有重要的德育价值属性。它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所出现的先进人物、革命事迹、纪念物等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先进事迹和革命精神为本质属性,以培养较高思想政治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培养目标,主要涵盖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等内容,对提高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具有促进作用。

二、红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课堂的多维价值

步入新时代,红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课堂是技工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实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实效性的现实选择,理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办好思想政治课关注的前沿问题。

(一)增强学校立德树人的成效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技工院校作为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接班人的场所,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时代使命和社会责任。思想政治课堂是技工院校完成立德树人使命的载体形态,其育人成效的实现必须借助一定的教育实践活动形式。通常来说,这些教育实践活动被称为教育载体。它既可以承载、传承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又能够被各级各类学校所应用。

红色教育是这些教育载体中的一种重要存在形态,同思想政治课堂有着一定的必然关系。在思想政治课堂上进行红色教育的过程,就是学生传承文化、了解历史、认识国情、陶冶情操、品德养成的过程。事实上,红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课堂,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都为技工院校开展立德树人实践活动提供了物质载体和精神内涵支撑。红色教育有助于增强学生政治认同感,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修养和行为习惯,有益于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果与增强立德树人成效。

(二)丰富思想政治课的内涵和活力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红色教育的主阵地。红色教育凭借其丰富资源和独特优势,成为思想政治课教学资源的有效补充,扩展了学校文化的精神内涵。

红色教育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红色教育是由红色物质资源和红色精神资源构成的“红色资源”统一体。红色教育物质资源主要包括革命博物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纪念馆及历史文物等,红色教育精神资源指各物质资源所承載的奋斗精神、民族精神等内涵。红色教育资源所承载的精神内涵也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而被赋予特定的时代意义和德育价值。

作为红色教育资源重要组成要素的红色影片,如《伟大的转折》《建党伟业》等,以鲜活人物、历史事实为剧情线索,讲述了党和人民在革命、建设与改革伟大实践中所表现出的不怕牺牲、勤劳勇敢、艰苦奋斗、攻克艰难、敢于创新的道德情操,是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生动素材,为技工院校红色教育实践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资源。高品质红色影片进课堂,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革命历史,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更可以使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养成艰苦朴素、敢于创新的品行,从而实现深化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三)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知识的兴趣

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主要采用单向的讲授法进行授课,加之学习内容过于单调、枯燥无味,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导致学生接受教育被动、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不高等弊端。让红色教育进入思想政治课堂,有助于避免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枯燥无味的填鸭式教学、片面强调教师权威而忽视学生主体性、过于重视间接经验传授而忽视直接经验积累等问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创造性,进而提高学生在认识事物和掌握知识过程中的学习兴趣。

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红色教育的主窗口。红色资源作为教学资源的有效补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生动教材,其内容丰富多彩、精神内涵丰富、直观生动、感染力强、有趣味性,涵盖了与红色教育载体形态与精神内涵相关的方方面面。红色资源包括红色影视、红色旅游、红色歌曲、红色网络、红色标语、红色故事、红色诗词、党史馆、烈士纪念馆、革命教育基地等存在形态。

在各种红色资源中,尤其是根据革命历史故事及人物改编而成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歌舞剧等的次生红色资源,既是革命事迹和传奇经历直观生动的反映,也是爱国情怀与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次生红色资源一般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反映某一政治历史活动、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思想及其生平事迹,以形声并举的方式对在革命战争、社会建设、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的荣辱与共的民族精神、艰苦奋斗精神、拼搏创新精神作了精彩演绎。

次生红色资源具有内容吸引力强、可视化效果佳、情感冲击力大、德育价值高的鲜明特点。红色影视作品中故事情节的情境性和艺术性可以使得学生更乐意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真正做到有所思、有所得。通过观看可视化的高质量的红色影视作品,学生可以将新学习的知识与已有直接经验进行意义建构,并在有意义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增长知识技能,进一步提高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潜移默化地接受红色教育,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红色资源的德育效果。

(四)提高学习实效性的有效路径

当前技工院校以应届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为主要生源。这些学生总体上具有年龄较小(15~19岁)、活泼好动、乐于表现,纪律观念淡薄、自我管理能力差、好奇心强、个性张扬、接受新事物快等个性特点,兼有知识经验基础薄弱、学习能力不足、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差、思维活跃但深度不够、反应迅速但准确性欠缺等学习特征。这些特征促使技工院校学生在各类知识、技能及社会规范学习中更加注重自身情感体验和自我探究学习。

然而,技工院校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仍以纯政治理论灌输为主,过于注重间接经验(学科知识)的传授,忽视了直接经验的积累和思想品德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体验。这种偏重智力因素在认知事物和掌握知识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纯理论讲授行为,违背了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忽视了兴趣、情感、欲望等非智力因素在学生认知事物和掌握知识过程中的不可替代作用,割裂了品德培养与知识掌握之间的内在关系,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消极情感,使思想政治课难以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红色教育中的物质形态资源,如革命旧址、博物馆、纪念碑、纪念馆、烈士陵墓等,是红色文化的物质载体,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可视化教学资源,具有感染力强、直观生动的特点。

学生进入革命旧址等教育基地不仅可以直观感受红色教育带来的视觉冲击,在真实情景与情感体验中产生共鸣,也能够激发学生对所学思想政治理论的积极情感,促使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态度和价值追求发生变化,从而真正接受红色教育并深刻理解红色教育的精神内涵要义,增强学生对红色教育的价值认同、情感认同、理性认同,以实现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最大限度发挥好红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增强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三、红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课堂的实践路径

红色教育与思想政治课堂融合后具有显著的作用。但仅依托思想政治课教学难以有效完成技工院校立德树人的时代使命。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要,以立德树人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为出发点,构建“四个课堂”联动机制,完善红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课堂的实践育人体系,以增强其教育效果。

(一)创新红色教育形式,着力打造“第一课堂”

思想政治课堂是学生接受红色教育的主要场域。目前技工院校主要以“90后”“00后”学生群体为主,这一群体存在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等特点,不仅对晦涩难懂的纯理论知识的接受能力相对较弱,还对红色知识的学习表现出消极的情感抵触。但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多数教师仍以传统红色教育观为指导,以抽象空洞的红色知识为学习内容,采用讲授法对学生进行红色教育。这导致教师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供给难以满足学生的红色教育需求,学校对学生进行红色教育的实践也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依托思想政治课堂进行红色教育要注重做好 “创新”。

1.依据学生自身需求和兴趣爱好对红色历史知识进行二次创作

作为红色文化教学资源库中的重要内容,经创作之后的红色历史知识,应是学生乐于接受并能学习好的教学内容。例如,在课堂中学习党史知识时,教师可以借助Flash、Adobe等软件将其内容做成Flash视频或沙画视频,以形象生动的动漫形式展示给学生,实现党史内容从“可听”到“可视”的转变,教师适时进行讲述,及时为学生的党史学习答疑解惑。教师在讲述党史知识中,可以用简洁明了的口语化语言讲解党在革命战争中的光辉历程。

2.根据红色知识性质差异,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科学设计三个有层次的教学活动

层次一,给学生讲解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和情节要点,让学生对其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层次二,選取符合历史事实的红色经典影片,让学生在观看影片过程中感同身受,唤起他们对历史的深刻记忆,观有所感,感有所悟,悟有所行,从而最大程度发挥红色影片的育人实践效果,使得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红色教育;层次三,按教学目标要求,结合影片内容和理论知识讲授,组织学生开展红色爱国主义活动大讨论,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发展规律,以更好地传承红色文化。

(二)营造红色校园文化氛围,重点建设“第二课堂”

除了课堂教学在立德树人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外,红色校园文化的教学育人作用也同样重要。发挥其潜移默化的教育价值,要在健全“红色校园文化落实机制”上下功夫。技工院校要将“红色校园文化落实机制”落到实处,应做好以下两点。

1.营造红色校园文化育人“静态”环境

在塑造静态环境中,恰当地运用宣传栏、艺术展板、文化走廊等载体,围绕爱国主义、理想信念等红色教育题材开展艺术创作,如创作爱国主义主题动漫、手绘理想信念题材漫画等,将红色精神渗透到教学育人的全过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立德、立志、立行。

2.优化红色校园文化育人“动态”环境

动态环境的塑造,需要发挥专业协会、文体社团的作用,深入开展红色教育主题系列校园文化活动。例如,让3D打印协会的学生以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故事为题材,运用现代3D打印技术制作出能增强学生对英雄人物牺牲自我壮举的情感认同的狼牙山五壮士人物雕塑作品。参与制作人物雕塑是学生学习英雄的育人过程,它可以让学生深刻铭记英雄们的牺牲奉献和丰功伟绩,让英雄情怀在学生的心中发芽,让英雄主义价值观在学生群体中有效传播,从而引导学生见贤思齐,真正理解和掌握英雄文化的核心要义,同时成为红色校园文化的践行者与传承者。

再如,在建军节、国庆节等节日开展形式多样、学生参与广泛的红色教育主题活动。可以通过讲英雄故事、唱红色歌曲、播红色影片、听专题讲座、读红色经典、办征文比赛等实践活动,营造学习红色文化、关注红色文化的浓厚氛围,让红色文化在学生群体中扎根发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习得红色文化知识并培育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爱国情怀。

从实施效果看,红色教育主题活动目前在技工院校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整体上呈现出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学生对红色校园文化的关注度和参与度较高。但也有部分学校的红色校园文化建设浮于表面,文化氛围不浓厚,红色校园文化传播与学生红色知识学习错位,存在系列活动策划不科学、定位不准确、实施不作为等问题。

技工院校应以学生为红色文化输出对象,深入、持久、系统、生动地开展文化塑造与教育输入,使学生成为红色文化输出的受众,真正营造学习红色文化并践行红色文化精神的浓厚氛围,发挥红色教育主题实践活动的文化育人功效。

(三)强化“红色”实践教学,精心打造“第三课堂”

红色资源具有实践性和直观性特点,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与认知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考察中接受红色教育,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红色历史的理性认同。所以红色资源要实现育人功能,应深入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教学。

在强化红色教育实践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区域红色教育资源特色优势,建设红色教育实践教学基地,按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目标,结合学校教学计划,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红色教育,如组织学生学习考察或实地调研革命遗址、红色博物馆、烈士陵园等场所,让学生近距离体会中国革命道路的光辉历程和感人事迹,使学生在参观实践中习得红色文化知识,认同红色文化并成为红色文化的弘扬者与实践者。

在红色教育实践教学中,要防止只注重学生直接经验积累的倾向。近年来,红色实践教学在学校立德树人实践中的作用渐显,越来越受到重视,一定程度上发挥了较好的实践育人效果。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一些技工院校的红色实践教学存在忽视红色知识讲授的实践育人作用的倾向。这种倾向违背了红色教育实践教学的规律性,割裂了红色知识学习与学生参观体验之间的辩证关系。

因此,要让红色教育实践教学发挥出最大效果,应在参观学习中加入知识讲授的环节,寻找知识学习与情感体验的结合点,把教师讲授与学生体验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较完全的红色知识,以增强红色教育实践教学的实效性与现实意义。

另外,要避免红色教育实践教学的形式化倾向。红色教育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的初衷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强化学习红色知识所必需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去思考、去领悟红色教育资源折射出的精神意蕴,并把这些精神意蕴在习得知识、掌握技能、规范学习中。个别学校在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教学时出现了走过场、敷衍了事、不入脑、不入心等形式主義“新形态”,这违背了红色教育实践教学的规律,难以真正发挥其教学育人的作用。

因此,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教学要构建“知识讲授+情感体验+交流互动+历史场景+重要人物”的体验式教学模式。

(四)搭建红色教育网络平台,建设优质“第四课堂”

红色教育借助一定的网络学习空间和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表现形式可以更有效地发挥作用。“互联网+教育”时代,网络学习逐渐成为学生接受红色教育的主要渠道。所以红色教育要实现其立德树人价值,应利用好网络学习平台。但从红色教育网络学习平台看,红色资源类型不丰富,教育内容呈现形式较单一,红色教育主题特色不明显。在推进红色教育网络平台建设时,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发力。

首先,分析学生群体的网络媒介接触与使用行为。针对学生的媒介偏好,弄清学生对网络媒介的使用情况。如更倾向使用何种媒介获取信息、哪类媒介的信息更可靠度高、哪些媒介使用最方便、媒介使用行为对学生接受红色教育的影响等。

其次,盘点学校现有媒介信息传播工具。通常来说,技工院校都有校广播台、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工具。

最后,根据学生的媒介接触和使用行为,结合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实况,选取合适的网络平台来学习红色教育内容。

因为红色教育资源蕴含的教育内容具有相对稳定性,选择网络学习平台和创新红色教育内容呈现形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般而言,可选取传播速度快、用户规模最大、影响范围广的网络媒介,学校可借助抖音、快手等自媒体平台,融合图文、动漫、动态图等元素,直观形象地展示优质红色教育内容,以强化红色教育内容的传播成效。

参考文献:

[1]刘党英.红色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途径[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2]朱月铭.我国红色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成都:西南石油大学,2012.

[3]李军.区域红色教育资源进课堂的德育价值与实践逻辑[J].中国教育学刊,2019(12).

(作者单位:赵学瑶,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金小盟,华东师范大学;刘炎培,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思政课堂技工院校
大学生红色文化认知状况分析
基于信息权利视域的思政课堂慕课教学模式
技工院校英语思维创新型阅读教学的探讨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实地考察对思政课能力本位的项目化改革的意义思考